神舟16號的數學日記怎么寫(神舟12號數學小報)
神舟十六號3名航天員名單已經公布,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將乘坐神十六進入中國空間站,恭喜他們!
神舟十六號的發射,是整個華夏兒女都為之驕傲的一件事,我國臺灣省專家賴岳謙也非常關注中國空間站,也一直在關注神舟十六號的發射。
他對中國空間站的評價非常高,認為神舟十六號有載荷專家,也就是科學家,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中外科學家進入中國空間站,肯定會出很多重量級科研成果,在太空種子方面也是如此(他比較關注太空種子),有了更多優秀的種子后,再推廣到非洲區,就可以解決當地的糧食問題。因此,他認為,有了中國空間站,中國遲早會解決人類糧食安全的問題。
神舟十六號是我國空間站的一個重要節點。神十六之前,我國空間站還是處于建設階段,飛船要對接,艙段要對接,還要轉位,新技術要驗證,同時貨運飛船運輸設備和儀器,航天員在軌安裝和測試,所以上去的主要是職業航天員。
神舟十六號就不一樣了,之前空間站已經運上去很多科學儀器設備,所以這時候中國空間站就轉入了運營階段,就可以將科學家送上去了,神十六03航天員桂海潮是載荷專家。
而且中國空間站愿意同世界上所有以和平為目的,利用外層空間的國家和地區合作,也允許國外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所以接下來中國空間站上將會有外國航天員的身影,這些外國航天員也是優中選優選拔出來的,他們來到中國空間站之后,可以用中國空間站的設備儀器進行科學實驗,實驗成果共享。
對于外國來說,他們沒有自己的空間站,申請國際空間站很困難,而且國際空間站還很老化。中國空間站給了他一個平臺,他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大展身手,所以國外很多科研人員巴不得獲得一次進入中國空間站的機會;
對于我國來說,我國空間站其實就是太空實驗室,我們花大價錢搭建好了一個實驗平臺,歡迎國際上所有一流科研人員合作,達到了國外科研人員為我所用,屬于一舉兩得,實現雙贏。
還記得神舟十飛船返回地球時,3名航天員從空間站帶了什么回來嗎?
水稻!
要知道的是,返回艙空間有限,搭載3名航天員之后,就裝不了多少東西了,所以水稻能從空間站帶到地球,肯定不簡單。
事實也確實如此,這個水稻可不是普通的水稻,而是3名航天員在空間站種了一季水稻,從種子萌發到收獲,全程都被航天員記錄。神十四將它帶回地面之后,交給地面科學家,科學家通過研究太空水稻和地面水稻的區別,找到一些關鍵基因,將來就可以改造這種植物。
比如:科學家通過對比發現,太空水稻在天上分蘗株比較多,這個就會影響農業性狀,科學家通過進一步分析它的分子生物學機制能找到關鍵基因的話,就可以改造現有農作物。
還有,水稻在空間站開花時間比地面略有提前,但灌漿時間延長了10多天,大部分穎殼不能關閉。開花時間和穎殼閉合是影響水稻產量的重要性狀,后期科研人員可以利用樣品進行進一步分析。
我們能在中國空間站種水稻,就能在空間站種更多的農作物,種這些農作物的目的是啥?
除了對比植物在地球和太空環境的不同之外,還有一個目的是讓航天員在外星球上也能種糧食。
我國未來要進行載人登月和載人登火,這些都屬于行星探測。
載人行星探測,最關鍵的一環就是解決糧食問題。如果這些糧食全部從地球運輸的話,需要的火箭推力特別大不說,中途萬一出現什么不測,比如:著陸失敗等,航天員就要面臨斷糧危機。
另外,中國空間站進行農作物栽培,除了可以滿足自己的食用之外,還可以利用太空環境進行育種,中國空間站位于地球軌道400公里左右,高真空、微重力、空間射線等條件誘發其遺傳基因發生改變,回到地面后,育種科學家再利用這些種子進行育種,從而可以改良農作物性狀,得到更加高產,更加好吃,更抗病蟲害,更抗極端天氣等多種優秀性狀于一身的種子,我們生活中已經有很多太空種子了,空間站時代的來臨,將會為航天育種研究提供更多的資源保障。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有了好種子,就可以獲得更高的畝產量,到時候就可以解決人類糧食危機了。
既然空間站作為一個太空實驗室,可以培育出優秀的種子,為啥美國培育不出來,為啥美國不能解決人類糧食問題?
其實不是美國不能,而是美國不想。相反美國卻利用種子作惡!
其實美國有很多種子公司,這些種子公司擁有很多高產又抗病蟲害的種子,結果他們做了什么?
他們利用這些種子,來收割其他國家!
阿根廷你聽說過吧,阿根廷是重要的大豆出口國,美國的孟山都公司培育出了一款高產的轉基因大豆種子,為了開拓市場,他們提出免費向阿根廷提供轉基因大豆。
阿根廷很開心,接受了孟山都的種子,因為轉基因大豆確實高產,阿根廷逐漸擴大了大豆種植面積,并且到國際市場上換外匯。但也因此,導致阿根廷國產大豆種子公司倒閉,而且種植孟山都的種子,還需要配套的農藥和花費,就這樣阿根廷國產農藥和化肥種子公司倒閉。
等到孟山都的種子占據阿根廷大豆99%的種植面積時,孟山都露出了真實的面目,他們提出不再向阿根廷免費提供種子,而是要收費。
阿根廷不干了,但是孟山都公司在國際市場上表示,誰買阿根廷的大豆,誰就要付專利費,搞的阿根廷大豆賣不出去,沒辦法只好交費。
等到阿根廷想要種植本土大豆的時候,發現本土大豆種子公司已經成批倒閉了。阿根廷只能高價買孟山都的種子、農藥,農民變得更貧困了。
印度也深受其害,印度農民本來想通過孟山都的種子獲得更高的產量,剛開始還好,但隨著時間推移,農民發現,轉基因棉花種子的產量越來越低了,而他們必須要從孟山都這里購買更多的種子、化肥和配套的農藥,勉力維持產量。孟山都種子和農藥價格讓農民背上了債務,貧困非但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重,想要去種植其他種子,發現市面上已經沒有了,就這樣當地農民因為債務危機陷入重度貧困,最后被迫自殺,這就是紀錄片《苦澀的種子》講述的內容。
紀錄片中一名僧人說道:印度貧民從前很苦,但尚能活,孟山都來了,他們連活都活不了。
除此之外,美國政府也沒有意愿幫助世界解決糧食危機,甚至還制造糧食危機。
比如:敘利亞,美國還指揮軍隊從敘利亞偷小麥,又打著援助的旗號,表示要援助敘利亞小麥種子,結果敘利亞農業部監測發現,這些小麥種子都含粒線蟲病害麥種,這是一種小麥瘟疫,一旦感染就會在土壤中保存數年,還會擴散到其他地區,加重敘利亞的糧食危機。
和美國不一樣,我國則一直默默的幫助很多國家解決糧食問題,比如:非洲常年面臨糧食危機,還面臨營養不良的問題,我國就傳授給當地菌草種植技術,這是一種以草代木種植蘑菇的方案,不僅不會砍伐樹木,破壞環境,反而還有助于遏制非洲荒漠化,同時用菌草培育出的菌菇營養價值高,幫助當地消除貧困,減少饑餓等問題。
我國還在非洲地區傳授農業技術,從種子,農藥和化肥、灌溉系統、倉儲系統等一條龍式的傳授,是真真切切幫助當地農民,在努力消滅貧困,而不是像歐美的四大糧商那樣掠奪農民。
中美兩國,誰在認真解決人類糧食問題,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