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于小果案;昆明于小果怎么了
自2023年以來最勁爆的國產劇非《狂飆》莫屬,演員還原真實的精湛演繹,脫胎于真實案件的精彩劇情,都令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近些年基于真人真事的掃黑案件,頗為流行。除卻《狂飆》之外,2021年的《掃黑風暴》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而其中根據孫小果案改編的部分,成為民眾熱議的話題。究其原因在于,事件本身頗為魔幻,讓人們覺得不可思議。
那么在孫小果案中究竟有那些讓人們覺得比較魔幻的?
1994年10月28日,一隊公安干警來到云南昆明武警學校。他們來此并非是宣講課程,也不是協調工作,而是為逮捕犯罪嫌犯。
沒錯!在孕育未來武警干部的學校中竟然出現“害群之馬”。而當警員們拿出,押解嫌犯之時,眾人更為嫌犯的身份而驚心。孫小果,竟然是他!
要說孫小果在當時絕對是武警學校領導眼中的“好苗子”。當時孫小果17歲,身板結實,人高馬大,天生是干“行伍”的好材料。
更可貴的是孫小果出生于警官家庭,父母雙親都是民警。在場人眼里,孫小果堪稱“根正苗紅”的好青年!
可是在熟悉他的人看來,在陽光外表之下,孫小果是一個不學無術、性格偏激、崇尚暴力的“危險分子”。之所以會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均與孫幼年教育和管束的缺失有關。
孫小果,原名陳果,幼年出生在一個破碎的家庭。1982年孫的父親陳躍與母親孫鶴予離婚,年僅5歲的孫小果跟隨父親生活。
相對于溫柔的孫鶴予,陳躍在子女教育上較為野蠻。孫小果年幼時所為稍有違逆,就會招致陳躍不由分說的一陣痛打。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孫小果逐漸形成叛逆,自私,崇尚暴力的行事作風。后來母親孫鶴予實在是看不過眼,因此與陳躍協商,將孫小果接到自己的新家庭中撫育。
說起這個孫鶴予,也是個厲害的人物。
雖然她只是昆明官渡公安局的普通民警,但是沉浸“宦?!倍嗄甑膶O鶴予特別熟悉體制內部情況,為人熱情會來事,十分招人喜歡。
正因如此,經過三兩次接觸,恢復單身后的孫鶴予順利俘獲比自己小整整6歲,時任云南武警軍務處副處長李橋忠的歡心,最終兩人于1992年喜結連理。
孫鶴予本是寵愛子女的人,特別是看到兒子在前夫的教育之下身形消瘦,行為蠻橫,更是心痛不已。因此,在之后的生活中,孫鶴予格外溺愛孫小果,但這也為孫小果無窮無盡的“墮落”埋下伏筆。
盡管經過母親和繼父的悉心照顧,孫小果的身體已經恢復健康,但他心靈上的問題卻始終沒有得到修正。
上學期間,孫小果自由散漫,經常翹課,同社會上的“盲流”廝混。眼見兒子考學無望,孫母便讓李橋忠利用關系把孫小果送進武警學校,以求進入體制。
可學校的籬笆柵欄始終沒能管住孫小果的心。在校期間,孫小果與社會閑散人員鬼混的情況不減反增,終于在1994年10月闖下大禍!
當年10月16日,孫小果與一眾“狐朋狗友”正在昆明市內乘車“兜風”。一伙人偶然瞥見街邊有兩位少女身材高挑,容貌清麗,一時“精蟲上腦”,心生歹念。
孫小果一行人色急心切,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將兩名少女從街邊直接擄劫上車,并在市郊將二人。第二天,兩位受害人報警,這才有了前文中孫小果被捕的一幕。
進監獄的孫小果垂頭喪氣,其家中父母也急成熱鍋上的螞蟻。“小果是我的心頭肉,他小時候受那么多苦,都是我的罪,我一定要把他救出來,你必須要幫我!”面對著孫鶴予急切的請求,李橋忠認命般垂下了頭。
為了“撈”兒子,李孫兩人多方鉆營。其一,他們利用關系調低孫小果的年齡,令孫小果以“未成年人”的身份,得以輕判;其二,兩人又買通醫院大夫偽造病歷,以孫小果有乙肝為由,申請保外就醫,而這樣一系列漏洞百出的操作竟然在李橋忠的運作下順利過審。
就這樣,伙同他人少女的罪犯竟然堂而皇之躲避刑罰,一天牢都沒蹲便能繼續在昆明街頭“逍遙”。
而且自知背后有父母“撐腰”的孫小果行事作風愈發囂張跋扈,肆無忌憚。
因為曾在女孩身上“栽過跟頭”,“出獄”后的孫小果格外喜歡拿年輕女性撒氣。凌虐毆打女孩在孫小果一伙看來,已經不再是單純地發泄欲望,更多在于宣泄心中的狂暴與乖戾。
在短短2年間,光是在后來被披露出來,與孫小果有關的性犯罪案件就多達8起。其施虐對象多為年齡不到20歲的女性,甚至還有很多年齡不到14歲的。一時之間,昆明街頭風聲鶴唳,育有女孩的家庭都人心惶惶,生怕孩子出事。
要說孫小果常年為禍昆明,絲毫不夸張。但他的行為如此惡劣,為何沒遭到受害人的舉報?
由于當時社會觀念比較傳統,全社會對性犯罪事件態度的“諱莫如深”,廣大女性在遭遇性侵犯后往往視之為恥,不愿向他人傾訴,只能將其作為心中傷痛,獨自承受。
所以當我們將視角移回本案時,就不難想象在孫小果“縱橫”昆明地下世界期間,有多少女性被孫小果及其團伙玩弄、傷害。
另一方面,孫小果之所以敢在街頭胡作非為,主要還是因為當時昆明警方對其不敢管,也不敢辦。
因為“兵不血刃”地從案脫身,已經讓孫小果在昆明地下世界“混出名”,各個團伙都知道孫小果“上面有人”。
正當孫小果團伙為禍昆明之時,繼父李橋忠已升任昆明五華公安局副局長,就連自己的母親孫鶴予也以普通民警的身份被授予三級警督,比官渡公安局政治處主任還高一級。
任是誰遇到孫小果都要小心翼翼,不敢妄動。有背后大傘的保護,孫小果行為愈發乖張。
1997年11月,因為與汪某有仇怨,孫小果及其同伙將知情人張某和楊某擄劫到溫州KTV的夜總會包房內。為逼其說出汪某及戀人的下落,孫小果一伙人凌虐兩位女性。
在二人之余,他們拿煙頭狠狠地灼燒兩人身體,還用牙簽和竹簽刺穿兩位女受害人的胸部,最后還強迫兩人咬住茶幾并狠狠肘擊兩人頭部,致使兩人多顆牙齒脫落。
將兩人折磨的奄奄一息,孫小果還不滿足,他們將張楊二人拖到多個公共場合輪番毒打,直將二女打的不成人形,才恨恨作罷。
孫小果毆打張楊二女的行為在當時引發極大的負面影響。
在滔天眾怒之下,哪怕是李橋忠、孫鶴予二人拼命補救也無濟于事,最終犯罪分子一網成擒,主謀孫小果也數罪并罰,被判以極刑。
在現代社會中,死刑是最嚴厲的刑罰,所以司法機關對死刑罪的判處也較為嚴格。在
我國,死刑判決下達壺并不會立即執行,還有各省高級法院復核,提交全國最高人民法院審核的過程。一旦省高級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對死刑判決有異議,死刑都不會執行。
最初設計這一環節是為順應全球廢除死刑的大趨勢,在嚴格執法之余兼顧人情,“能不殺就不殺”。但卻有少數腐敗分子利用此德政大做文章,為非作歹,例如孫鶴予、李橋忠之流。
在上訴失敗后,李孫夫婦立即調整策略,不再追求駁回死刑,而是選擇利用政策漏洞讓死刑無法執行,達到“以拖待變”的效果,為“撈人升天”爭取時間。
孫鶴予和李橋忠利用自己多年混跡在司法系統的優勢,通過多方關系找到當時省高級法院立案庭的庭長田波。
以10萬元,等同于當時昆明人年平均工資12倍的高價將其收買,令其居中聯絡,陸續與省人大司法委主任馮家聰、省高級法院審判監督庭庭長梁子安搭上線。
經過一系列權錢交易,孫李二人已經打通除云南省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趙仕杰以外的全部關系。此時只需要趙仕杰點頭,孫小果的死刑就能被事實上中止。
為迫使趙仕杰屈服,李橋忠用3萬塊請當時省長秘書袁鵬對趙仕杰威脅施壓,令其對孫小果死刑案重審大開綠燈。
最終整個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體系在人情關系和精巧的設計下,竟成為李橋忠孫鶴予夫婦的“提線木偶”。
在其操縱下,在當時引起極大輿論風波的惡性案件,竟然從死刑“拖成”死緩,再由死緩改判為20年徒刑。
而李孫夫婦對此還不滿足,日日思兒念兒的孫鶴予想“寶貝兒子”馬上出獄,她再度使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招式,令已被牽連貶職的李橋忠身心俱疲。
一方面,李橋忠再度動用人脈,利用戰友關系找到省監獄管理局政委與云南第一監獄政委劉思源,讓好吃懶做的孫小果在鐵窗中連續七年獲得“勞改積極分子”,刑期一減再減。
另一方面,孫鶴予以高價從旁人手里買來許可,并替不學無術的兒子申報“防盜窖井蓋”的發明專利。要知道囚犯在獄中有立功表現是可以減刑的,一旦該專利在司法系統中通過,孫小果就能再度減刑。
最后又是一波“拉關系”、“賣人情”的“騷操作”,專利過審。連年“表現良好”,在獄中堅持“學習”,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孫小果在服刑12年多后悄然出獄,人間惡魔再度出籠。
經過幾番鐵窗蹉跎,已更名為李林宸的孫小果低調沉穩很多。雖然他還是改不了拉幫結派搞組織的惡習,但也萌生出自立門戶,創一番事業的決心。
于是孫小果請求母親,為其投資創業提供啟動資金。而一生溺愛孩子無度的孫鶴予竟然大方地拿出一座價值千萬的別墅,一輛勞斯萊斯轎車,還專門成立所謂的“創業基金”,幫助兒子建立事業。
一個被解職的基層民警光是把兒子撈出來便已揮金如土,現如今竟出手如此闊綽?
原來孫鶴予在2003年出獄后先后開設多家公司,利用當年在體制內的關系,多番承接省內的園林綠化、市政工程,在短短7年間積累億萬家產。
而在這個過程中,2004年被貶職留觀的李橋忠的五華區城管執法局局長發揮了關鍵作用。
就這樣獲得父母“黑白兩道”幫助的孫小果陸續在昆明投資產業,創立經營包括銀河俱樂部、云紡space、M2酒吧在內的多家所。
為打壓競爭對手,孫小果多次派手下馬仔騷擾臨近的店鋪,致使多家夜店被迫遠遷。
孫小果也因此得以“壟斷”當地娛樂市場。在當時昆明坊間有句話叫“白天政府管,晚上小果管”,足見孫小果團伙的囂張,及其娛樂產業的發達。
可正當孫小果通吃“黑白兩道”,志得意滿之時,遲來的正義卻悄無聲息地降臨。
2019年,因為女友與他人產生爭執,孫小果伙同他人將對方毆打至重傷。接到報警后,昆明警方將孫小果逮捕,卻沒想到他們在登記嫌疑人信息之時偶然發現,眼前這位滿臉橫肉的壯漢竟然是20年前就應該正法的死刑犯。
重犯“死而復生”,逍遙法外之事引起全國輿論的熱切討論,恰逢中央掃黑除惡督導組在云南巡視,對此案十分關注。高度重視此案的昆明警方頂住層層阻力,迅速剿滅以孫小果為首的犯罪團伙。
這一次,他的父母沒能救他,反而因他身陷囹圄,晚年以凄涼收場。
法庭上孫小果失魂落魄,神情呆滯。盡管事先已經料定自己罪無可赦,但聽到死刑判決的一剎那,孫小果還是雙目泛紅,眼含熱淚。人們沒想到,視他人性命于無物的一代惡霸,也如此怕死!
雖說“正義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但當我們回顧此案時,卻發現是生活中千萬個“小惡”勾連匯聚,才造就震驚全國的孫小果案。
孫小果逍遙法外,“死而復生”,縱橫黑白兩道的背后,既沒有手眼通天的“大老虎”,也不存在什么玄妙無常的“陰謀論”,反而是十幾位身居體制內部,手握些許權力,普普通通的腐敗官僚。
當我們回顧整起案件,會發現如田波、馮家聰、梁子安、羅正云等人更多是在權限范圍內“與人方便”,但最終均因徇私舞弊和受賄罪遺憾終生。
相信如果重新給他們重新選擇的機會,如果告訴他們自己的行為會給昆明民眾帶來怎樣的苦難,面對誘惑他們一定會拒絕。
但正是因為自己被央求的只是工作中的“小事”,本著“都是體制內,低頭不見抬頭見,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的錯誤思想,竟一時心軟,“手下留情”,沒能守住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