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利霉素又叫什么-泰利霉素屬于什么抗生素
辛伐他丁結構式
使用辛伐他汀時,要避免同時應用CYP3A4抑制劑(如伊曲康唑,酮康唑、紅霉素、克拉霉素、Telithromycin(泰利霉素)、HIV蛋白酶抑制劑或奈法唑酮)。如果不可避免的與伊曲康唑、酮康唑、紅霉素、克拉霉素或Telithromycin(泰利霉素)同用,在這些藥物治療期間要暫停辛伐他汀的應用。如果與說明書上所列的對CYP3A4有抑制作用的其它藥物同用.要避免治療劑量的應用,除非聯合治療的益處大于增加的危險。
同時服用環孢菌素,達那唑,吉非貝齊、其它貝特類(非諾貝特除外)或降脂劑量(≥每天1克)的煙酸的病人,辛伐他汀的劑量不能超過每天10mg。應避免辛伐他汀與吉非貝齊聯合應用,除非聯合治療的益處超過增加的危險。接受其它貝特類(非諾貝特除外)、煙酸,環孢菌素或達那唑治療的病人,在服用辛伐他汀時,應仔細權衡降脂的益處和聯合應用帶來的危險。因非諾貝特和辛伐他汀單獨使用時都可能引起肌病,這兩種藥物的聯合治療應慎用。貝特類或煙酸與辛伐他汀相加通常不會進一步降低LDL-C.但可能會進一步降低TG和增加HDL-C。在小規模,短期的臨床研究中,經仔細監測,貝特類或煙酸與低劑量的辛伐他汀的聯合應用沒有肌病的發生。
同時服用胺碘酮或維拉帕米的病人,辛伐他汀的劑量不應超過每天20mg。聯合應用時,除非帶來的臨床益處超過肌病增加的危險,應該避免辛伐他汀的劑量超過每天20mg。
同時服用夫西地酸和辛伐他汀的病人應該密切監測,可能要考慮暫時中止辛伐他汀治療。
所有病人在開始辛伐他汀治療或增加辛伐他汀劑量時,要告知病人肌病的危險。若有任何不能解釋的肌肉痛,觸痛或乏力時,要及時報告。如果診斷或可疑為肌病,要立即中止辛伐他汀治療。存在這些癥狀.和/或CK水平大于正常上限的10倍提示為肌病。在多數病例中,當病人及時中止治療后,肌肉癥狀和CK增加會恢復。開始用辛伐他汀治療或增加劑量的病人,要定期測定CK水平,但這樣的監測不能保證防止肌病的發生。
許多用辛伐他汀治療發展為橫紋肌溶解的病人病史復雜,包括腎功能不全,通常是長期糖尿病的后果。這樣的病人應密切監測。用辛伐他汀治療的病人在進行擇期大手術之前和任何其它比較嚴重的內科或外科情況變化下應暫時停用幾天。肝臟作用臨床研究中,少數接受辛伐他汀治療的成年患者出現血清轉氨酶持續升高(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這些患者間斷或終止用藥后,轉氨酶水平通常緩慢地降低到治療前水平。這種轉氨酶升高不伴有黃疸或其它的癥狀或體征,沒有過敏的表現,這些患者中的一部分人在辛伐他汀治療前肝功能檢查異常和/或飲用過大量的酒精。
在北歐辛伐他汀生存研究中,整個研究期間有一種以上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值上限3倍的患者數.在辛伐他汀組和安慰劑組之間沒有顯著差[14(0.7%):12(0.6%)]。辛伐他汀組SGPT(ALT)單項升高達到正常值上限3倍的出現頻率在研究的第一年中明顯較高(20:8,P=0.023),但此后就不再明顯。轉氨酶的升高導致辛伐他汀治療組(n=2221)中8名患者及安慰劑組(n=2223)中5名患者停藥。4S研究中,用辛伐他汀治療的1986名患者在基線時肝功能檢查(LFTs)正常,僅有8人(0.4%)在5.4年(中位隨訪期)中轉氨酶連續超過正常值上限3倍和/或由于轉氨酶升高而停藥。此研究中所有患者辛伐他汀的起始劑量均為20mg,其中37%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調整到40mg。
在包括1105名患者的2項對照臨床研究中,認為與藥物有關的肝轉氨酶持續升高6個月的發生率,在40mg和80mg劑量組分別為0.7%和1.8%。在HPS研究中,20536名患者被隨機分配服用辛伐他汀每日40mg或安慰劑,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值上限3倍的發生率在辛伐他汀組和安慰劑組分別為0.21%和0.09%。建議在治療開始前和隨后的有臨床指征時進行肝功能檢查。對劑量調整到80mg的患者應在增量開始前,增量至80mg后的3個月以及隨后的第一年治療中定期(比如半年)增加一次檢查。對劑量調整到80mg的患者在3個月時應增加一次檢查。應特別注意出現血清轉氨酶升高的患者,對這些患者應及時重復測定并于此后增加肝功能檢查的頻率。如果轉氮酶水平表現為上升趨勢,尤其是轉氨酶值上升到正常值上限3倍并持續不降時,應停藥。
對飲用大量酒精和/或有既往肝臟病史的患者,應謹慎使用該藥。辛伐他汀禁用于活動性肝臟疾病或原因不明的轉氨酶升高的患者。
與其它降脂藥一樣,辛伐他汀治療后有血清轉氨酶中度(低于正常上限的3倍)升高的報道。這些變化在辛伐他汀治療開始后很快出現,但往往是暫時的,不伴有任何癥狀并且不需要中斷治療。
眼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