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5.5g發布時間;華為5g手機
科技競爭從來不是溫和浪漫的,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指責、打壓、制裁,最終一方占據了絕對話語權,而另一方只能望洋興嘆。
老美對華為的打壓就很好的詮釋了這點,由于華為擁有全球最多的5G申請專利、最多的5G有效專利,并且打造了全球首款5G手機華為mate20X……
面對華為在5G領域取得的卓越的成績,老美不淡定了。于是老美聯合一眾小伙伴打壓華為,限制小伙伴給華為代工麒麟芯片。
沒有麒麟芯片,華為的5G技術就沒有媒介呈現出來,這導致華為5G技術無用武之地,被高通追趕上來。
在2023年的MWC全球移動大會上,高通發布了全球首款5.5G芯片驍龍X75。根據高通公司的介紹,驍龍X75具有低延遲、大范圍、更智能、高速率的優勢,對比常規的5G芯片,驍龍X75優勢明顯。
5G時代,華為一馬當先,高通只能望其項背。而到了5.5G時代,高通卻后來居上,率先推出了5.5G芯片。面對這樣的局面,國內很多用戶都義憤填膺,因為華為遭受打壓才讓高通快人一步,因此這些用戶認為高通是勝之不武。
近日,國內主流媒體報道華為發布了全球首個5.5G產品解決方案的消息。據悉,華為發布的這個5.5G產品解決方案可以讓網速在5G的基礎上提升10倍,達到驚人的1.25GB/秒。按照這個下載速度,一部高清電影也就1秒中下載完畢,這聽起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呢。
按道理講,華為發布了全球第一款5.5G解決方案是華為在通信技術上的又一步探索,值得國人稱贊、驕傲。令人遺憾的是這個方案發布后,一個奇怪的現象還是出現了。
據悉,很多用戶對華為這款5.5G方案并不感冒,有不少用戶對華為的5.5G方案不感冒,甚至是調侃。有的用戶表示:馬斯克的6G都上線了。也有用戶不滿:都是吹的,我看5G也不咋地。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可講。
首先是5G并沒有改變廣大用戶的生活,再來一個5.5G,這并不能讓人信服。2019年,華為5G橫空出世,彼時,網絡和現實生活都充斥著對華為5G的贊美之情。
有人稱贊:華為5G將是未來發展的動力。
也有人表示:華為5G必然能改變我們的生活。
也有人說:華為5G能實現萬物互聯,能讓人們的網絡體驗從互聯網升級至物聯網。
更有人表示:華為5G是未來競爭的法寶,如果華為不把5G技術給老美用,老美將會衰落。
……
4年過去了,上面所講到的5G功能都未實現。除了手機網速快點快點,套餐資費貴點、流量不夠用外,5G對普通用戶的影響微乎其微。
5G尚且對用戶的影響微乎其微,華為現在發布5.5G產品解決方案,這很難讓用戶對5.5G方案有多大期待。
其次是華為遭受打壓,無法獲取5G芯片只能生產4G手機。在這個背景下,華為發布5.5G產品解決方案,這多少有些尷尬。由于老美的打壓,華為無法生產5G手機。因此在5G產品應用領域,華為并沒有太大影響力。
華為的5G產品尚且如此,更不要說還未商用的5.5G產品了。在這個背景下,華為發布5.5G產品解決方案,這就好像是地基沒做好,開始做第一層了。
當然了,華為無法生產5G手機,這不是華為的錯。畢竟換成任何一家手機廠商遭遇華為弱所受的打壓,估計連手機都無法生產了。因此華為無法生產5G手機,我們要予以理解。
最后是5.5G還在摸索階段,離正式商用還有較長一段路程,現在為5.5G喝彩還為時尚早。全球范圍內,還有很多國家還未普及4G網絡,而只有少數發達國家才建造了小規模的5G網絡。即便是我國也未完全實現5G基站全覆蓋,實現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上5G網。
在這個全球大背景下,5.5G距離商用、普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由此可見,此時此刻給華為5G產品解決方案點贊,這還為時尚早。
寫在最后
5G、5.5G,亦或是6G,對于普通用戶而言其本質就是網速的提高。而現在的4G網絡、5G網絡在正常運行下,其網速能夠滿足用戶,因此我們現在沒必要太癡迷5.5G。
一個新技術,從出現到商用普及,需要十幾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在此,希望華為早日打破老美等國的技術限制,實現5G技術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