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援疆干部條件、深圳在援疆方面可以提供哪些支持

    首頁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深圳援疆干部條件、深圳在援疆方面可以提供哪些支持

    喀什,昆侖山下,絲綢之路上的明珠。

    深圳,南海之濱,正在建設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

    從帕米爾高原到南海之濱、從深喀大道到深南大道,深圳與喀什的情誼,連綿不斷。

    記者近日隨深圳市新聞工作者協會采訪團赴新疆喀什采訪,行車駛入深喀大道,深圳援疆印記隨處可見:比亞迪純電動新能源公交車奔跑在路上、布滿現代化樓宇的喀什深圳城內人來人往、充滿深圳元素的喀什大學里學子勇于創新……

    深圳援疆干部條件、深圳在援疆方面可以提供哪些支持

    印有深圳援疆字樣的比亞迪純電動公交車行走在喀什的大街小巷,讓出行更方便。

    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部署,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開展以來,深圳市作為19個援疆省市中唯一的計劃單列市,對口支援新疆喀什市和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以下簡稱“塔縣”)。自2010年首批對口支援新疆干部抵疆后,13年來,深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治疆方略,先后派出援疆干部人才1629人次,累計投入援疆資金126.56億元,組織實施和帶動各類援疆項目894個,帶動各類投資310多億元,社會捐贈6.37億元。

    深圳從全國全省發展大局把握肩負的使命任務,充分發揮在經濟、貿易、技術、創新、人才、開放等方面的優勢,以“深圳所能”服務“喀什所需”,使受援地經濟和社會面貌發生了巨變,助昆侖山下的“絲路明珠”綻放璀璨華光。

    深圳援建的一批標桿項目和精品工程,融入了受援地的生產生活中,像躍動在喀什市和塔縣大地上的音符,匯聚成波瀾壯闊的援疆華章。

    萬里援疆 民生為重

    塔縣“深塔友誼大橋”,這座深圳援建的橋像一道美麗的彩虹橫跨在塔什庫爾干河兩岸,連接起從鄉到縣城的路,承托起近萬人便利通行的期盼。

    深塔友誼大橋成為當地群眾的致富橋。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張國防 攝

    曾經,當地居民從班迪爾鄉到縣域需要繞行十多公里,多走兩個小時;如今,走一趟只需十多分鐘。

    曾經,班迪爾鄉默默無聞。如今,她搖身一變為一二三產融合特色產業小城鎮——坎兒洋村作為國家級“4A”級景區迎來了疆內外更多的游客;巴扎達什特村的雪菊開得更加鮮艷,銷售供不應求;波斯特班迪爾村和新迭村的沙棘碩果累累;新建的沙棘果加工廠讓村民看到了更多希望……

    “在深圳援疆前方指揮部的幫扶下,我們的家鄉就像塔吉克新娘一樣美麗漂亮。”當地村民這樣形容道。

    “深圳援疆資金具有雙‘80’的要求,80%以上的援疆資金用于改善民生,80%以上的援疆資金用于基層基礎項目建設,從而推動資金向邊遠地區和鄉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傾斜。”塔縣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師林剛向記者表示。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一組數字映射出民生優先的援疆理念,一項項事關各族群眾福祉的民生工程建成投用,一個個群眾關心的問題得到解決,深圳對口援疆精準發力,產生了接地氣、強基礎、暖人心的效果。

    走進喀什地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的康復治療室,眼前是一桌子的玩具、教具、收納盒、文具。很難想象,這里在一個月之前是工具尚不齊全的房間。如今在喀什婦幼治療師張雅潔的布置下,室內的陳設變得有模有樣。

    2023年6月4日,深圳援疆“十四五”規劃重點幫扶項目——喀什地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東城新院全面落成開診,圖為剪彩儀式合影。

    張雅潔是一名來自深圳市寶安中醫院的醫師,7月初抵達喀什。“東城院區是今年6月初正式投入使用的,我還記得最初來到醫院報到的那天,這個科室的物品寥寥無幾”,她當即決定自費購置一批物品,想著無論如何也要將工作開展起來。

    來自深圳市兒童醫院的黎紅平醫師,剛來喀什不久,便接診了僅28周、體重只有1.45公斤的早產兒,在援疆產科專家和當地醫護人員的治療和看護下,嬰兒體重增加到2.1公斤,達到了出院標準。

    這個早產兒救治案例,刷新了喀什地區婦幼保健院低體重兒成功救治的紀錄。

    位于帕米爾高原的塔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自然條件惡劣。在這里,深圳按現代醫院理念援建塔縣人民醫院,并幫扶其創建二級甲等醫院,守護居民生命健康,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深圳醫院”。

    塔縣唯一一所二級綜合甲等醫院——塔縣人民醫院。

    采訪團9月2日上午走入塔縣人民醫院,“深圳援疆”四個大字就刻在醫院門前,與深圳援疆支醫隊的醫生們進行交流時,當他們回憶起克服高原反應、依舊堅守崗位的經歷時,淚水浸潤了很多醫生的眼眶。

    深圳援疆支醫隊副隊長、塔縣人民醫院院長陶水英說:“我們來了之后,在努力提高診療水平、規范管理的同時,開展醫療帶教18次,培訓人數達到了280人,我們希望能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2010年以來,深圳先后選派48批共494名醫療援疆干部人才赴受援地開展援疆工作,累計投入醫療援疆資金5.3億元。

    2017年起,深圳創新發起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打破援疆省市、受援地州界限限制,改變了過去醫療援疆短期分散的格局。通過援疆干部們的接續努力,受援地的醫療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喀什大學新泉校區,矗立著一塊紀念銘文,這是為感謝深圳的幫助而設立。2013年6月,深圳出資10億元,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簽署了《共建喀什大學備忘錄》,引進深圳設計研究院對喀什大學新泉校區進行總體規劃設計。

    喀什大學新泉校區。

    一所學校托起一個民族的希望。塔縣教育事業師資力量短缺,基礎設施簡陋,加之邊民居住分散,學生就學困難,異地辦學刻不容緩。

    深圳異地援建了深塔中學,選址疏附縣,2017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其效率被當地干部群眾稱作“深圳速度”。這里是塔吉克民族人才培養的搖籃,未來,塔縣絕大部分高中生將從這里走出來。

    這僅僅是深圳教育援疆的一個縮影。十余年來,深圳不斷為當地學校發展助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教育人才“組團式”援疆、深喀兩地學校結對共建,累計安排教育援疆項目125個,投入資金30余億元……受援地學校教育理念、課堂教學、管理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顯著提高。

    山水一程,民生百事。受益于大規模的深圳援疆投入,喀什市及塔縣的醫療、教育、社會保障水平實現跨越式提升。

    立足長遠 產業先行

    9月5日12時,一列裝有640噸伽師西梅的冷鏈專列從新疆喀什站駛出,開往深圳平湖火車站,中轉后銷往華南各地,這是由喀什發往粵港澳大灣區的首趟冷鏈專列。

    中集生鮮冷鏈貨車發車。

    9月15日,深圳至喀什的直飛航班開通,大幅縮短兩地通達時間,進一步加強深圳與喀什在經貿、旅游、文化等領域的合作交流。

    一趟是冷鏈專列,一趟是直飛航線,兩條線路的往來,既承載著“促進民族交流,助力一帶一路”之重任,又標志著深圳與喀什間的交流合作按下了“快進鍵”。

    乘坐深圳直飛喀什首航班機的旅客與航空公司工作人員在值機柜臺前合影。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羽潔 攝

    “喀什的區位優勢非常獨特!”深圳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黨委書記、總指揮謝海生表示,喀什是新疆與中亞、南亞、西亞經濟交流的樞紐地區,是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具有“五口(岸)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地緣優勢。越來越多的經貿合作往來,將有效聚集廣東沿海資源向中亞南亞輻射。

    由深圳支持喀什建成的南疆首個綜合保稅區——喀什綜合保稅區,是喀什作為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的重要支撐。據介紹,今年1至6月喀什綜合保稅區累計實現進出口貿易額182.9億元,同比增長201.6%,在全疆4個綜保區中排名第一,高出去年同期123.2億元。

    喀什綜合保稅區。

    據了解,2022年4月,深圳港集團正式進駐喀什綜保區主導運營;今年6月,深圳港集團與廣物集團在綜保區合作成立了新疆中吉烏多式聯運有限公司,在此主導下,被譽為“一帶一路”上“鐵公機戰隊”的“大灣區—中吉烏”中亞/南亞/歐洲多式聯運班列,迎來常態化、規模化運營,大灣區企業向西出口的陸路通道被全面打通。

    曾經的古城喀什被稱為站在東西方交融的“十字路口”,如今,“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的大背景下,從南海跨越、從喀什出發,一路向西,深喀合作也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

    一趟路途帶動一項產業的發展,一項產業又照亮一群人生活的路途。

    在塔縣縣城25公里外、喀喇昆侖山腳下的沖積平原上,77600塊光伏電池板組件形成一片龐大的方陣,吸收著太陽的能量。這便是深能福塔光伏發電站。

    大樓內,幾名身著工作服的工程師,正在仔細監控電腦屏幕上的數據,以保證電站的平穩運行。

    “我們的工作就是追著太陽走,只要有陽光,我們就在工作。”深能福塔光伏發電有限公司運維工程師劉安民告訴記者。

    “我們生產的電通過國家電網輸送到各地,產生的全部收益可分配利潤部分,全部反哺于塔縣的鄉村振興工作。”電站站長張欣說。

    他還補充道,深能福塔光伏發電站2022年完成年發電量3364萬千瓦時,這意味著一筆不小的電費收入將惠及塔縣的每家每戶,其中就包括在一旁來自塔縣的運維師。她很開心,能在家門口就業,身旁人都十分羨慕。

    疏勒縣深圳能源200萬千瓦光儲一體化項目施工現場

    當地民眾常被稱為“離太陽最近的人”,誠然,塔縣自然光照條件充足、光熱資源豐富,日照年平均2830小時以上,是建設大型太陽能光伏發電場的理想之地。但在海拔約3300米的高原上建設光伏發電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17年,深圳市福田區政府出資9000萬元專項補貼資金、深圳能源集團自籌8400萬元用于該項目建設,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推動新疆首個集中式扶貧光伏電站在塔縣落地。正如“深能福塔光伏發電站”名字一樣,這里鐫刻著深圳與塔縣的情誼。

    發電站建成后,喀什新能源產業發展大幕就此拉開。據了解,深能源塔縣120萬千瓦抽水蓄能和疏勒200萬千瓦光儲一體化項目已進入前期工作開展,深圳還招引比亞迪、兆恒能源、安德光電、嘉博電子、米鈉科技、拓日新能等新能源上下游企業,助力受援地構建全鏈條新能源產業矩陣。

    產業“輸血”更“造血”。

    初秋,走進喀什帕哈太克里鄉,放眼望去,上萬畝稻田,金黃與翠綠交相輝映。村民穆耶賽爾沒有見過大海,但他家種的“海水稻”,讓他的“錢袋子”鼓了不少。

    帕哈太克里鄉,水稻種植歷史悠久,但受鹽堿地限制和傳統農業種植模式的影響,水稻產量一直不高。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的海水稻,不僅在喀什市帕哈太克里鄉的鹽堿地里生根發芽,還成功實現大面積推廣種植。

    帕哈太克里鄉“中農海稻”長勢喜人

    未來,這里將建設以海水稻為主題的智慧農場、創新產業集聚區和帕哈太克里鄉特色文旅集散地。

    新疆中農海稻喀什帕鄉水稻種植基地負責人朱星表示,中農海稻公司為帕鄉貧困戶免費提供耐鹽堿稻種子,今年平均畝產有望達600公斤,實現全鄉農民增收近千萬元。基地所產“帕鄉水鳥”海水稻米更是走上深圳市民餐桌,廣銷全國各地。

    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開展以來,在援疆干部的引領下,“南雁北飛”和“引鳳筑巢”正變為現實。短短幾年間,南疆地區一批內地優勢產業和企業相繼涌入,當地經濟實現了前所未見的飛躍。

    謝海生介紹,2010年以來,深圳共投入產業援疆資金39.4億元,安排產業援疆項目294個,與十余年前相比,如今喀什市與塔縣的GDP總量雙雙實現超三倍增長。

    深圳攜手喀什堅定不移聚焦深喀產業合作,推動產業互促共興、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助力深喀兩地開辟國際國內市場新領域、拓展國際國內資源新賽道。

    潤物無聲 文化浸潤

    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就不算到喀什。

    喀什古城是坐落在古絲綢之路、歷經千年風霜雨雪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國內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建筑群。這是一座城的巨變——深圳幫助喀什古城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還開通了“深新號”援疆旅游專列。

    喀什古城的迷人夜色。

    走在古城內,這里游人如織,街巷彎曲幽深,商鋪林立,各式民俗飾品琳瑯滿目。晚上10時,華燈初上,這里才剛開始熱鬧起來。

    步入“古麗的家”中,小院內被游客擠滿。80歲的司馬義·薩迪克唱起歌跳起舞,與游客們展開互動。這位“喀什老爺爺”每天都會在喀什古城門前跳舞,在網上具有很高的人氣。

    喀什古城景區開城儀式現場。

    “我是新疆艾尼,記著新疆‘愛你’。”這句讓許多本地人耳熟能詳的話,是網絡達人艾尼的抖音視頻開場介紹。當他回憶起今年的直播歷程,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在深圳援疆的幫助以及騰訊的流量扶持下,他的單場直播觀看人數破百萬,“現在我能夠更好地宣傳自己的家鄉,幫助喀什打造一個更響亮的名片。”艾尼笑著說。

    喀什古城直播中心負責人蘇潔說,不少主播都能夠通過銷售產品,增加自己的生活收入,古城內的小型直播間日均銷售額能達到1000多元。

    深喀數字經濟(電商)產業示范基地。

    從喀什出發,通過中巴友誼雪山路,來到與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三國接壤的塔縣,獨特的地理條件造就了塔縣獨有的風光。

    深圳援疆前方指揮部推動塔縣班迪爾鄉、“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冰川公園、達布達爾鄉鄉村等旅游文化基地等建設。尤其以華僑城為代表的文旅龍頭企業,正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小鎮,創新鄉村旅游形式和載體,引領受援地群眾增收致富。時間雕琢的痕跡,不斷見證了“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此處蓬勃的文旅發展。

    文旅融合全面推動的場景,正在這片土地上演。據了解,深圳支持推動文博會首次走出深圳,今年6月“文博會首屆新疆展”與第十三屆中國新疆喀什·中亞南亞商品交易會在喀什成功聯辦。此外,還持續加大在深旅游推廣力度,在深成功舉辦了“新疆是個好地方——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2023喀什旅行季專題推介會。

    源源不斷的文旅產業支持,不僅為南疆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更奏響了民族團結的強音。

    “深圳幫助塔縣建了學校、醫院、發電站,我一直夢想著去深圳看看,今天終于實現了這個夢想,來這里之后我見到了很多深圳的叔叔阿姨和小伙伴,他們都很熱情和善。”

    深塔中學深圳支教老師林妍坤在輔導學生。

    沙來克提·蘇里力凱提是一位來自塔縣塔干鄉瓦爾希迭村的孩子,也是深塔中學的一名初一學生。8月25日,他來深圳參加“手拉手”夏令營交流活動,這是他第一次坐飛機,也是他第一次離開新疆。在深圳,來自塔縣的少年們,在西涌海灘與大海深擁,于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感受自然。

    兩地群眾心連心,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據了解,深圳援疆前指積極推動深喀兩地各類學校、醫院結對,開展線上“云結對”,線下書信“手拉手”活動。目前已有21萬名喀什各族青少年學生通過書信與深圳學生建立永久結對,每月不定期線上視頻、線下書信溝通,深圳與喀什青少年之間搭起一道互幫互助的“連心橋”。

    深圳對口援疆正成為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實的重要載體,也正匯聚建設幸福新疆、共圓偉大夢想的合力。

    久久為功 共繪未來

    喀什市與塔縣,一市一縣,一直寄托著深圳的牽掛。

    2010年,中央召開的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掀開了深圳對口援疆的帷幕。同年5月16日,深圳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成立,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喀什市協調對口援疆各項工作。

    銜命而動的深圳,在援疆中一往情深。一批批深圳的干部從南海之濱奔赴喀什,做規劃,談項目,用“深圳精神”一次次刷新著“深喀速度”。

    成績有目共睹。對口支援工作開展以來,受援地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喀什市和塔縣實現脫貧摘帽,喀什古城和塔縣帕米爾旅游區雙雙成功創建5A級景區,深圳為當地新建安居富民房近七萬套,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60多所、大中小學校(含喀什大學)17所……

    賡續精神,續寫新篇。

    在與深圳援疆干部座談交流中,從深圳大鵬新區來此任職塔縣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的師林剛,正繪聲繪色地講述著塔縣的產業發展狀況,他對這片土地的熟悉程度,一點也不像是剛來幾個月的外地人。

    從深圳市人民醫院來此任職塔縣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的曾姝麗,一次又一次克服各種高海拔帶來的困擾,在此完成對“生命的守護”。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柯宇星剛到喀什“崗前培訓”,恰逢一旅游女孩嚴重高反緊急求助,他用一部手機在線上對女孩進行問診,將她從生死邊緣拽回。

    深圳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代明軍來到喀什大學任職后,不遺余力地將深圳的教育資源引進來,為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盡心盡力。

    一批接一批,一代接一代。黨的二十大以來,深圳市委、市政府推進對口援疆工作更上一個臺階。一批批深圳的援疆干部人才,同新疆各族兒女一道奮斗、砥礪前行,在昆侖山脈和雪域高原寫下動人的詩篇。

    站在新起點,矢志新奮斗。

    如今,深圳援疆力量沒有停步歇息,正馬不停蹄地推動新疆實現高質量發展。

    音樂劇《帕米爾雄鷹——拉齊尼·巴依卡》舞臺情景。

    ——招商引資迎來突破。2023年1至8月,累計組織219家企業先后參加喀交會、廣博會等大型展會,共洽談對接商協會、企業600余家,舉辦參辦中大型招商推介會11次,對接項目97個,計劃投資224.79億元;推動落地項目57個,區外到位資金額 129.81億元。

    ——打造優良營商環境。今年上半年,深圳援疆前指支持喀什率先在全疆14個地州中完成地區平臺與自治區“跨省通辦”中樞系統對接,完成地縣兩級307個政務服務部門電子印章申領,讓群眾“最多跑一次”“最快送一次”。

    ——聚焦民生福祉。深圳社會工作援疆以深喀社工站為抓手,聚焦公益力量培育,截至目前,已培育了一支280人的本土社工專業隊伍,發展了一支2000余名喀什志愿者隊伍,先后培育孵化了喀什市社會工作協會、喀什市殘疾兒童服務中心等19家社會組織,為喀什打造一支帶不走的社工人才隊伍。

    ——推動旅游興疆。今年1至7月,喀什市累計接待游客1189.95萬人次,同比增長65.50%;實現旅游收入81.39億元,同比增長96.93%;塔縣累計接待游客54.05萬人次、同比增長48.28%,實現旅游收入38950萬元,同比增長100%。

    據統計,當前深圳市在疆干部人才共231人,全年安排援疆資金11.3億元,援疆項目70個。截至目前,資金到疆率100%,項目開工率100%。

    滾滾江水,見證著雪域高原的滄桑巨變;巍巍群山,鐫刻著援疆干部人才的無悔誓言。

    十余年來,深圳援疆力量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勇于擔當,在推動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積極作為,在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上苦干實干,在促進交往交流交融上用心用情,努力同全國人民一同邁向全面小康,闊步奔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深喀同心譜寫萬里山海情。

    記者手記

    喀什的一道道靚麗風景線

    時光荏苒,深圳對新疆喀什市、塔縣的援疆合作已有十余載。在傍晚的余暉下,我站在喀什大地,凝望著這片土地上深圳援疆工作的壯麗畫卷,心中涌動著無盡的敬意和感慨。

    南疆最寬闊的深喀大道,南疆規模最大的深圳產業園,已將“深圳援疆”四個大字寫在昆侖山下的這片土地上;穿梭城內的新能源大巴,車身“深圳援疆”四個大字變成了一道流動風景線。

    深圳的援疆工作聚焦于多個領域。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旅游業發展,深圳都發揮出強大的引領作用。喀什古城成功創建5A級景區,打造獨特的古城風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深圳援建的深能福塔光伏發電站,為當地提供了可持續的能源供應;通過招商引資,深圳為喀什帶來了新的經濟活力,讓當地民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我走進喀什古城、喀什綜合保稅區、喀什市人民醫院東城分院等地,目睹了深圳援疆力量為當地居民帶來的生活巨變。

    從幫助喀什建設學校、醫院,到推動旅游業發展,深圳的大量投入讓當地百姓深感溫暖和關愛。喀什人的笑容是對深圳援疆工作最好的回饋。他們將深圳人視為朋友、親人,大家共同努力繪就了一幅民族團結的畫卷。

    在和援疆干部的交流座談會上,我有幸與深圳援疆干部們進行了深入交談。當談論起深圳與喀什的合作,他們滿懷激情和使命感。“來了就是深圳人”,是深圳最有名的口號。深圳援疆干部則說,“來了就是喀什人”。在他們身上,“深圳援疆”成為了一種精神,“舍家報國、忠誠擔當、團結奉獻、創新奮進”的精神。

    深圳與喀什相隔數千公里,在援疆的征程中,相互依托、相互支持,譜寫了一段深喀攜手同行的“山海情”。

    (除署名外,本文其他圖片來源:深圳援疆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深喀同心譜寫萬里山海情——深圳對口援疆工作綜述》)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羅雅麗)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www489tv.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韩国免费毛片在线看| 成人av电影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 aaaaaa级特色特黄的毛片| 日本全套xxxx按摩|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粉色视频成年免费人15次|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182tv午夜线路一线路二| 女人战争之肮脏的交易|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xxxx做受性欧美88|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美妇班主任浑圆硕大| 国产嫖妓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8x视频在线观看| 奶大灬舒服灬太大了一进一出|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高清va在线播放|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精品免费人成视频APP| 国产主播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天堂在线观看视频|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日本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yellow字幕网在线zmzz91| 日本xxxx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99在线a视频| 韩国三级最新理论电影| 国产无套在线观看视频|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