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知道兩區點贊數排名,怎樣查看百度點贊
齊魯網威海12月4日訊12月3日,同濟大學發展研究院發布了2018中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100強榜單。山東11區入選產業園區百強榜,其中,威海市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2區上榜。
此次發布會充分分析了2017年中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指數,總結了新時代百強榜產業園區發展的態勢。同濟大學這份產業園區百強榜在國內頗具影響力,是觀察產業園區發展的重要參考。
2018中國產業園區持續發展100強榜
各省入選百強榜產業園區情況
6年來,百強榜產業園區總體情況穩定,前三甲仍未變動。2017年,76家產業園區連續6年入選百強榜,15家產業園區連續6年入選百強榜前20強,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蘇州工業園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6家產業園區連續6年入選百強榜前10強。百強榜前3強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蘇州工業園區連續6年未變。
截至2017年底,375家國家級經開區和高新區在經濟發展中繼續扮演著重要角色。2017年,375家兩類國家級產業園區合計GDP為18.6萬億元,超過同期全國GDP的1/5(22.5%);兩類國家級產業園區合計稅收收入為3.3萬億元,接近同期全國稅收收入的1/4(22.9%);國家級經開區進出口總額為5.6萬億元,占同期全國進出口總額的20.1%,國家級高新區出口創匯4781億美元,占同期全國出口創匯的總額14.5%。
兩類國家級產業園區經濟發展繼續呈現回穩態勢。2017年,兩類國家級產業園區的GDP同比增加8.8%,高于全國GDP增速近2個百分點,其中經開區增速為9.9%,高新區增速為8.3%;兩類國家級產業園區的稅收收入同比增加12.6%,高于全國上繳稅收增速近2個百分點。
百強榜產業園區綜合平均得分繼續上揚,略高于2015年和2016年水平。2017年,百強榜綜合排名得分均值為0.319,比2016年上升2.2%。其中,經濟發展、創新發展兩項指標平均得分上升較快,是綜合平均得分反彈回升的主要原因。園區作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創新集聚區的作用繼續顯現。
百強榜東中西部園區入選數量分布基本穩定,東部領先局面不變,中部增長緩慢,西部增速喜人。從入選數量來看,2017年百強榜園區東部擁有64家、中部21家、西部15家,與2015、2016年區域數量分布基本相同。從平均得分及增速來看,2017年百強榜東部產業園區平均得分(0.327)均高于中部(0.311)和西部產業園區(0.297),但西部園區的平均得分增速(3.1%)均高于東部(2.5%)和中部產業園區(0.46%)。
百強榜中發達省市區的入選數量占據絕對優勢,6年來百強榜省域分布前三甲持續保持不變,江蘇省是入選百強榜園區數量最多的省份且發展強勁。按各省市區入選百強榜園區數量來看,2017年排名前4的省份為江蘇(20家)、山東(11家)、廣東(9家)、浙江(7家),安徽和湖南并列第五名(均為4家);按平均得分來看,排名前5的省市為北京(0.6729)、上海(0.4600)、湖北(0.4158)、天津(0.3588)和陜西(0.3413)。江蘇省園區數量發展勢頭最強,擁有百強榜園區的數量從2012年的13家持續上升到2017年的20家,連續6年占百強榜園區的數量最多,同時,也可以看出其園區發展質量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百強榜高新區和經開區入選數量相當,但高新區平均得分高于經開區。2012至2017年,百強榜高新區與經開區數量基本平分秋色。但2017年,高新區在平均得分高于經開區近3個百分點,平均得分增速領先于經開區近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