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霉素消炎快還是頭孢快(羅紅霉素比頭孢厲害嗎)
頭孢菌素、羅紅霉素、阿奇霉素是生活中對抗細菌感染的三種常用抗生素,而且由于這三種抗生素也適用兒童,所以頭孢、羅紅、阿奇霉素可以說是百姓家庭用藥中的網紅藥品。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這三種不同抗生素普遍存在使用選擇傻傻分不清,隨意用、挑貴的用、甚至是看別人用啥跟著用啥的情況,那么這三種抗生素的藥理性質、適應癥、毒副作用,各有什么優缺點呢?這里藥師大魚為大家白話說說。
先說說這頭孢菌素,如果說這些抗生素都是士兵的話,頭孢菌素應該屬于攻城拔寨的尖兵,直接跟病菌對著干,專門在細菌的生長繁殖期破壞細菌細胞壁的結構,細菌的細胞壁結構中有種叫“粘肽”的物質,就好比細菌建造外殼用的磚頭,頭孢菌素競爭性的讓磚頭的質量不達標,最后細菌由于外殼的支離破碎,細胞內外壓力不平衡而破裂死亡。頭孢菌素屬于典型的生長繁殖期快速殺菌劑。快速控制細菌大軍的擴軍泛濫,快速控制局面,但是對已經形成完整細胞壁的細菌無效。頭孢菌素還有一個優勢,由于人體細胞壁并沒有粘肽這種物質,所以頭孢菌素對正常人體的細胞基本不會造成傷害,對人體毒性很小。對細菌的選擇性強,作用迅速,毒副作用小這些都是頭孢菌素的優點。但是由于頭孢菌素與青霉素的結構及藥理特性類似,所以頭孢菌素同樣容易發生過敏反應。注射頭孢菌素需要做過敏試驗,合格方可使用。口服頭孢菌素對于有青霉素過敏史者慎用及本類過敏史者也是禁止使用。
再說說羅紅霉素與阿奇霉素,這兩種抗生素同屬于大環內脂類抗生素,羅紅霉素是14元環分子結構、阿奇霉素是15元環分子結構。如果說頭孢菌素是對抗細菌部隊的攻城尖兵的話,那么大環內酯類的羅紅霉素和阿奇霉素就是戰術型的圍城部隊,讓細菌“斷吃”、“斷電”、“斷網線”活活困死餓死細菌。羅紅霉素、阿奇霉素的抗菌作用機制是在細菌蛋白質合成的過程中,通過競爭性的阻礙細菌轉肽過程,阻止肽鏈增長,從而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阻止了蛋白質合成,細菌自然就被慢慢困死餓死了,所以這類抗生素又被稱作靜止期抑菌劑。羅紅霉素和阿奇霉素還有個獨門絕技就是對各種支原體衣原體也有殺滅作用,在這一點上頭孢菌素是無能為力的,臨床上常見用這類藥物治療一些相應的感染,比如很常見的支原體呼吸道感染等。
大環內脂類類抗生素的不良反應、副作用較頭孢菌素要多,尤其是胃腸道的不良反應比較大,惡心、嘔吐腹部痙攣不適等等為主要癥狀,所以這類藥物一般建議在餐后服用,以減低對胃腸道的刺激。阿奇霉素與羅紅霉素相比,阿奇霉素的藥物組織濃度更高,副作用更小,對支原體和衣原體的作用也增強了,由于阿奇霉素半衰期比較長,在用法上與羅紅霉素也有區別。阿奇霉素有用三天停四天的三日用法,還有首日加倍用量的五日療法,用藥前一定詳細閱讀說明書,或向藥師請教。
?辯證選擇、合理用藥是抗生素使用的前提,頭孢菌素與羅紅霉素、阿奇霉素的藥理特性及優缺點為大家簡述如上,頭孢菌素快速的繁殖期殺菌與毒副作用小是他的優點,同時存在的過敏問題也是他使用的弊端。還有由于頭孢菌素長期大量的使用(包括濫用),細菌對多種頭孢菌素的耐藥也是一個問題。大環內脂類抗菌素的優勢是過敏反應少,抗菌譜廣,尤其對支原體及衣原體感染有治療作用,但是相對頭孢菌素的毒副作用要高。所以基于適應癥及藥理特性,合理辯證的選擇用藥是保證獲得良好療效的基礎,希望這些講解能給大家合理用藥帶來幫助。需要提示的是,以上抗生素皆為處方藥品,請嚴格在醫師及藥師的指導下,確診病情之后使用,切不可隨意濫用抗生素。筆者為國家執業藥師,副主任藥劑師,常年從事健康科普推廣,希望在互聯網平臺與大家分享更多健康心得。(文章原創,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