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局干啥的工作-工信局的主要工作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縣工信局緊緊圍繞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在聚焦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強化普惠性財政支持力度、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上精準施策,不斷提升服務企業質量水平,并取得顯著成效。
企業發展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今年以來,縣工信局把為企業做好服務作為根本,主動承擔和發揮好橋梁紐帶和“娘家人”角色,以暖企行動為抓手,著力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助推企業釋放發展潛能。
聚焦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當好企業“服務員”
炎炎夏日,萬物豐茂。近日,記者在安城鎮豐科智能機械裝備有限公司的廠房內看到,機器隆隆作響,各條生產線快速運轉,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專注工作,車間內一派繁忙的景象。
說起這家企業,他的發展前景可不容小覷,該公司注冊于2020年4月,其主導產品為智能物流倉儲運輸系統及配套設施,短短3年的時間,現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家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和專注智能物流行業的高新技術企業、兩化融合企業,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型企業中小型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而這離不開工信局工作人員兢兢業業為企的“保姆”式服務。
豐科智能機械裝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縣工信局的工作人員非常負責任,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經常來和我們交流,問問企業有沒有材料申報、審批上的困難啊,還會給我們聘請一些專家指導、培訓,及時把一些政策傳達給我們,對我們企業做大做強起到很大作用。”
近年來,縣工信局聚焦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在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和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兩方面不斷發力。一方面,積極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評價工作,通過召開入庫動員培訓會,詳細向企業講解科小入庫流程及注意事項,幫助企業應入盡入,充分享受入庫后的科技政策與項目申報優惠。另一方面,認真組織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工作,針對企業申報難點開展政策解讀以及專題培訓,幫助企業充分了解申報流程,把握時間節點。同時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及高校專家教授,對申報企業進行全過程協助審核以及線下集中評審,努力提升企業認定通過率。截至目前,我縣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64家,高新技術企業72家。
優惠政策助企發展,貼心服務換來“好口碑”
俗話說“金碑銀碑不如群眾的口碑”,服務企業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
山東益遠藥業有限公司的生產部總監王樹偉告訴記者:“工信局這個部門和我們接觸是比較多的,他們服務很接地氣,實實在在做工作,讓我們覺得這個部門在服務企業上可親可敬,在我們遇到實際困難的時候能夠親自幫我們解決。”
近幾年來,在縣工信局、開發區及縣其它部門的支持幫助下,這家集獸藥、混合型飼料添加劑、添加劑預混合飼料及綠色天然植物飼料研發、生產、經營、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水平及科技創新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公司先后獲得了高新技術企業、濟南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省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濟南市“瞪羚”企業,取得AA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證證書,被認定為“濟南市綠色工廠”。公司擁有國家新獸藥注冊一項及多項發明專利。科技創新不但補齊了企業發展的短板,提升了公司的科技實力,增強了公司的競爭力,更是堅定了企業走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勇氣和責任擔當。
近年來,依據相關財政資金實施辦法,縣工信局組織我縣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山東省中小微企業升級高新技術企業補助、山東省企業研究開發財政補助等財政資金項目,同時積極推進濟南市科技創新發展資金等項目的落實工作。在資金申報過程中,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申報流程,加強與財政、稅務、安全、質量、環保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真正做到讓企業少跑腿,努力減輕企業的申報成本。2022年以來,對上爭取企業財政補助資金共計1364.325萬元,用真金白銀的政策優惠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長效支持。
精準服務企業創新發展,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
貫徹落實《山東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精神,組織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申報工作,共分三批向上推薦17家申報企業,其中,2022年,我縣4家企業省市級均獲批,1家獲市級審批,2023年,目前3家已獲市級審批。深入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引導科研人員精準服務企業創新發展,成功組織山東海麗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濟南萬瑞炭素有限責任公司2家企業進行濟南市企業科技特派員備案,積極協調山東海麗管道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大學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達成合作意向,為高校與企業協同創新搭建橋梁,不斷推動創新要素資源向企業集聚。
一次走訪,一疊清單,一份對策,一片真情。促進政策落實、破解融資難題、拓展產品市場、推進項目建設、減輕企業負擔、支持技術創新……下一步,縣工信局將以加快建設創新型縣為總攬,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為核心,進一步聚焦科技項目鏈、聚集科技人才鏈、聚力科技生態鏈,不斷加強科技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科技項目實施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增強創新發展內生動力,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