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精神指的是什么(三平精神內涵)
“亞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平靜之中的滿腔熱血;平常之中的極強責任。感”的“三平精神”是教師在理想信念、情操風范、思想境界方面應有的內在追求。我們每個教師都應該做到,在平凡的崗位上堅持無私奉獻的偉大追求;在平靜的教研中充滿對知識與真理的熱切渴望;在平常的教學中懷抱對學生和教育事業的極強責任感。爭做新時代的好老師。
選擇教師,選擇責任。“凡屬于我自己打主意要做的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的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這是梁啟超先生對于“責任”的理解。將自己的一生投身于祖國的教育事業,是我們從業之初的莊嚴承諾,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教師的工作品然平凡但卻不平唐,能做出什么樣的成績,達到什么樣的高度,全在于用什么樣的態度去對待教學、面對學生。心作沃土,就能開出鮮花,長出參天大樹。教師要始終把學生放在心上,把學生的事真正當作自己的責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人民教師的神圣使命與光榮職責。
選擇教師,選擇奉獻。陶行知先生曾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的一生是平淡的,相伴的只有一方黑板、三尺講臺;教師的一生又是極不平凡的,揮灑辛勤的汗水,傾注滿腔的赤誠,奉獻全部的愛心,用自己無怨無悔的執著書寫人民教師的無疆大愛。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教師的工作,就如那一片平凡的綠葉,雖然平凡,但卻無悔;雖然晉通,但卻無私。
選擇教師,選擇熱愛。高爾基曾經說過:"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一名合格的教師應該始終對學生、對教育事業充滿著愛心與熱
情,認認真真教學、勤勤懇懇研究,在不實平凡中實現自己的理想追求,
在淡泊寧靜中醞釀蓬勃向上的激情。只有持之以恒地熱愛學生、熱愛教
育,堅持對學生“嚴愛、善愛、真愛”,才能真正成長為一名學生、社會。
國家需要的人民教師。
我不是詩人,無法用詩的語言描繪教師;我也不是畫家,能夠潑墨
丹青,用藝術的手法勾勒教師;我更不是個作家,能夠以華麗的詞藻形容教師。但師者應該是有其魂魄的,師魂:如青松翠柏,經霜愈茂;如滾滾江河,蜿蜒綿長;又如芳竹寒梅,驁桀風霜。
一個個春秋冬夏。在這短暫的 XX 年中,用語言播種,用彩筆耕
耘,用汗水澆灌,用心田滋潤。做一只河蚌,把學生當作是蚌里的砂粒。
用愛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經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顆顆珍珠,光彩熠熠。百年人生,用人生的百分之一去做一項太陽底下最光輝、最偉大、對值得驕傲的事業,我終生不悔!
三尺講臺塑人生,躬行耕耘鑄師魂,無有驚天搖地事,潛心作育后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