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會經濟論壇主題標語—商會會長論壇
在國內外,凡是商人集聚的地方,都有商會。一些成立早的商會,規模大,實力強,社會輻射力與影響力極廣。
有困難,找商會
近年來,國內商會組織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日趨明顯,已成為市場經濟的“第三只手”。
溫州商會在業界來說算是非常成功的商會,對于出門在外的溫州人而言,“有困難,找商會”這句口號正變得像“有困難,找警察”一般實用。可見,加入商會組織對于商人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首先,商會給你擴充人脈網絡,只要您有心用心,很快就能組建起自己的圈子,參加商會等于為你打開一扇門,讓你走向廣闊的社會,融入集體的行列。這應是你組建人脈網絡的一大捷徑;其次,在商會中可以及時掌握政策信息、投資信息、項目信息、產銷信息、價格信息等,它是一個大的溝通渠道和信息的平臺,這對你豐富知識,開闊眼界,拓展思路,將會有很大的幫助;最后,正如:一個人在社會上必須有聲譽,一個企業在社會上必須有個信譽。如果加入商會,依托商會的網站、刊物和會議、活動場合的宣傳,那就會取得花錢少收效大的宣傳效果,商會將成為企業的宣傳窗口。
正是因為商會對于社會、經濟、商業、企業家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各商會發展迅速,一般按產業、職能、性質、區域范圍4個方面分類,可以看到我國現行的各種行業的商會:中國電子商務商會、河北石油業商會、河北金融與民間資本商會等,其次還有各種綜合性、專業性、"官辦"、"民辦"、"半官半民"、全國性、區域性、地方性等商會。
商會之“傷”,商人之“傷”
在對眾多商會的研究中,發現各種商會幾乎都遇到了發展瓶頸,那就是商會“平臺”如何拓展?
相信很多人都會問,商會本身就是“平臺”,我是一個商人,加入商會不就進入這個平臺了嗎?那么,我要說的就是:此“平臺”非彼“平臺”也。
一個商會是一個平臺,但是,第一:因為上面的劃分標準,讓這個商會“專一性”太強,商會之間溝通合作通道閉塞,溫州商會里面溫州商人居多,河南商人想加入就很難;第二:信息的“封閉性”,如石油業商會里面,幾乎都是石油業的上下游企業,企業缺錢需要融資的時候,你還得找金融行業專家來解決問題;第三:“盈利性”弱,任何一個商人,做任何事兒慣性思維都會想到盈利層面,但是你不能指望和一般搞紡織的企業家在一起,頭腦風暴,思想碰撞,打造出紡織界的“余額寶”吧?余額寶是信息產業與金融接軌,跨界整合的經典案例,將金融與互聯網對接,激起金融業千層波浪,正是走的資本運作的道路。
跨界整合,“大平臺”時代來臨
商會莫“傷”,商人莫“傷”,商會與商會,抱團發展,結盟聯姻,跨界整合時代已經來臨,常言道:趨勢就像一匹馬,如果在馬后面追,你永遠都追不上,你只有騎在馬上,才能和馬跑的一樣快,這就叫馬上成功。你登上這個“大平臺”,就能贏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