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對通脹的作用;加息對抗通脹
本報記者 郝亞娟 張榮旺 上海、北京報道
當地時間9月20日,美聯儲宣布維持當前5.25%~5.50%的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不變,符合市場此前預期。
自去年開啟加息周期以來,美聯儲至今已累計加息11次,累計加息幅度達525個基點。美聯儲激進加息已經深刻影響全球金融市場。
“美聯儲盡管短期在加息,但是美國金融市場條件甚至比疫情前還寬松,這就表明加息對通脹或者說核心通脹的抑制作用不能完全有效發揮出來,而其他經濟體隨著美元加息跟隨加息,它們的金融市場條件是收緊的,這種不對稱使得外溢效應還會持續。”9月22日,中國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在2023第五屆外灘金融峰會上表示。
王一鳴指出,美聯儲加息對新興市場的影響非常大,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第一,資本大量回流美國,回流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面臨資本流出的巨大壓力,從而帶來匯率貶值,這對基本面比較脆弱的國家的金融市場已經帶來了比較大的沖擊和影響。
第二,新興市場為了防范資本外流,也為了應對國內的通脹,會跟隨采取比較激進的加息政策,這樣在疫情沖擊之后,經濟還沒有完全恢復的情況下,又會增大這些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壓力。
第三,美元升值帶來了新興市場債務規模的膨脹和債務成本迅速上升,在孕育或者說已經導致了一些結構比較脆弱的新興市場的債務危機。
第四,美聯儲激進的加息也引發投資者的情緒或者是市場預期的變化,對新興市場的股市、債市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第五,美聯儲這種激進調整也造成了發達經濟體跟隨的貨幣政策調整,普遍造成了對需求的抑制,對新興市場的出口也會有直接或間接的消極影響。
(編輯:朱紫云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