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第八批援藏干部名單-株洲援藏干部尹朝暉
株洲日報全媒體記者/廖喜張 通訊員/夏宋平
扎囊,一個既遙遠又親切的地方。
遙遠,是因為相距株洲3000多公里;親切,是因為從1995年開始“結緣”,株洲連續29年對口支援,將兩地緊緊相連。
2022年7月,格桑花盛開的季節,株洲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隊(簡稱株洲援藏隊)從湘江之畔來到雪山之巔,接力開展對口支援。
一年來,他們與當地融為一體,把智慧和汗水奉獻在扎囊大地。
株洲援藏隊掠影。本組圖片由通訊員供圖
下苦功扶持產業
小縣投資多了
驕陽之下,位于扎囊縣的戈壁灘上,一個個溫室大棚整齊排列,有機蔬果現代化農業基地頗具規模。眼下,正在建設的“綠之源”二期近1萬平方米溫室大棚里,來自湖南的辣椒品種“湘贏”長勢良好。
產業是發展之匙、致富之源。過去這一年,株洲援藏隊立足扎囊縣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堅持把推動產業發展作為援藏工作的突破口和主戰場,著力打造產業援藏“株洲模式”,切實增強受援地區的“造血”功能。
株洲援藏隊援建的綠之源項目。
主動“走出去”,深入華聯集團、素白服飾、唐人神等企業調研,探討在生活陶瓷、藏式服裝、農產品等深加工研發、合作模式的可能性;來到醴陵經開區,圍繞產業深度合作、區域協同發展,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趕赴江蘇常州,深入西太湖工業園等園區,加強交流合作,開展招商對接。
精準“請進來”,廣泛發動援藏干部人才資源優勢,邀請湖南、安徽、內蒙古等地企業到扎囊考察。目前,已有內蒙古粵電集團、安徽金晟達科技、德達醫療等50家企業進藏考察,其中,8家正深度洽談,中車株機、納蘭生態、小滿集團等7家企業簽訂投資合作框架協議,總投資近5億元。
為加大援藏項目推進力度,株洲援藏隊5次召集相關部門集中會商,一起想法子、出點子,合力推進項目建設。扎囊援藏工作組組長、常務副書記、常務副縣長覃志名說:“我們采取清單化管理,明確每一項工作的具體責任人、責任部門、責任領導,推動項目落地落實。”
目前,桑耶片區垃圾中轉站、扎唐鎮村級雙語幼兒園、吉汝鄉村級衛生室等5個項目有序推進,將于10月底全部完工。
以真心完善保障
來才留了
人才聚,則事業興。受制于地域、社會發展等因素,扎囊引才聚才存在先天短板。株洲援藏隊“對癥下藥”,在兩地探索干部人才“三交”工作,大力推行人才“引進來”“走出去”政策,幫助扎囊破解人才瓶頸。
今年4月,我市選派了第二批“小短援”干部人才9人。到達扎囊后,“小短援”們完善了縱向貫通、橫向覆蓋的縣鎮兩級醫保服務系統,同步建立了村級醫保微信聯絡群,全面提升了當地老百姓醫保業務辦理效率。
扎囊縣的參保人員,在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即可辦理城鄉居民信息查詢、參保登記、出具參保憑證等7項業務,省時省力又高效。株洲“小短援”們帶來的這一便民服務新變化,讓扎囊群眾樂在心頭。
援才“引進來”,通過“小短援”“小組團”、短期援藏、考察團入扎等方式,株洲援藏隊充分發揮大家在醫療、教育、鄉村振興等領域優勢,不斷謀新策、出實招;扎囊人才“走出去”,選派扎囊縣優秀干部人才前往株洲交流學習,協助培養一支帶不走、有戰斗力的本地人才隊伍。
在廣泛調研基礎上,株洲援藏隊與扎囊縣委會商達成一致,重點開展“紅色教育一批、掛職鍛煉一批、跟崗學習一批”等“十個一批”工作,推動群眾、學生、干部等多元主體交往交流。目前,已完成11批次共235人。
扎囊縣人民醫院方長青是選派往株洲交流學習的醫療骨干之一。“在專業培訓中,我接觸到很多以前沒有接觸到的學習內容,對重癥監護室的護理工作也有了更全面、更系統地掌握。”方長青表示,將把株洲醫院好的作風和先進經驗帶回扎囊,為扎囊老百姓帶來更好的醫療服務。
用腳步丈量事業
援藏干部強了
來藏為什么?在藏干什么?離藏留什么?這是株洲干部時刻思考的“援藏三問”。
帶著這三個問題,株洲援藏隊8位干部人才跨越3000多公里的距離,攀上雪域高原,撲進對口支援工作。
到達扎囊后第2天,他們就圍繞產業發展、項目建設、農牧民增收、醫療衛生、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深入全縣5個鄉(鎮)、62個村(居)開展考察調研,迅速確定2023年至2025年援藏規劃項目盤子。
“對口援藏工作,是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的重要方式。”覃志名說,株洲援藏干部應該不斷拓寬交往廣度,加大交流力度,提升交融溫度,把民族團結的大旗扛得更牢,把兩地一家親的接力棒傳得更好。
王曉靜加入援藏隊伍時,正在和老婆備孕二胎。得到老婆支持后,他又欣慰又心疼。來到扎囊后,這位從事交通工作20年的“老技術”,學產業、學項目、學招商,短短1年時間,就轉變成一名符合扎囊長治久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綜合性高素質人才。
第一次長時間、長距離離開孩子們,唯一的女隊員毛莎莎離開株洲時,抹著眼淚和2個孩子告別。她在給孩子們的信中說:“雖然缺氧讓我的腦袋反應緩慢,雖然高原季風吹白了我好多青絲,雖然想念你們的情愫常常讓我在夜里偷偷流淚,但胸前的告訴我,青春之花就應該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從湘江之畔到雪山之巔,株洲干部用忠誠和奉獻書寫新的援藏故事。
編輯:青琪
二審:戴萍、唐劍華
三審:葉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