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工作的意義和作用;援疆工作有利于什么
2020年4月,我作為第十批援疆干部到和田縣人民醫院兒科開展為期一年的援助工作。援疆工作政治意義重大,我能參與其中感到肩上擔子很重,同時也感到榮幸和驕傲。這一年,我和同事們一起經歷了疫情防控保衛戰,一同見證了脫貧攻堅大決戰,這些親身經歷和感受,更加堅定了我做好援疆工作的信念,真正把工作做到“三個實”——多為當地衛生部門出實策,多為當地醫生教實法,多為當地百姓治實效。
01 發揮自身特長,提升和田縣人民醫院兒科及新生兒科救治水平和田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成立時間短、工作制度不完善,醫療救治不成熟。針對這些問題,我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幫助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和醫療臨床路徑,規范科室診療行為。雖然任職新生兒科主任,但工作上兼顧了新生兒科和兒科,勤出診、勤查房,耐心診治每位患兒,定期授課進行業務學習和急救技能演練,擴大住院病人收治病種類別和收治難度,使當地危重新生兒搶救技術得到了顯著提升,且無危重癥死亡病例發生。現在,兒科病房每月出院病人數達到160-200人次,門診量1000余人次,均無醫療差錯和糾紛發生。
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當地醫生開展教育培訓,起好"傳幫帶"的作用,補強當地新生兒科的短板,培養一批當地兒科骨干醫生,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在醫療教學工作中,手把手的指導,教授兒童和新生兒心肺復蘇、氣管插管、氣道管理、呼吸機使用、抗生素合理應用以及新生兒常見病、多發病和危重癥的診療,并制定了學習及考核計劃,保證教學質量。我深知"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特別重視醫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鍛煉其自學能力,如分析病例的思路、查閱文獻的工具等。真正讓當地醫生提高自學意識,從而提升工作能力。
03 捐儀器,教知識,細化幫扶顯實效考慮到病房收治的新生兒窒息、胎糞吸入綜合征、羊水吸入肺炎的患兒比例大,氣道管理是重要的治療措施,而科室現有的儀器設備不足,我購買了一臺醫用空氣壓縮霧化機捐贈給醫院,為危重新生兒提供更好的氣道管理措施,促進他們的病情恢復。
在臨床教學工作中,通過對科室醫生知識結構和臨床基礎的了解,結合醫生流動大等客觀情況,我利用業余時間匯編了《新生兒科診療常規》和《新生兒常用藥物手冊》,便于當地醫生快速開展臨床工作、提高工作效,杜絕發生醫療差錯。
04 制定措施、提高技能,降低新生兒死亡率以往和田地區新生兒死亡率相對較高,我作為和田地區新生兒死亡評審組組長,主持本年度和田地區新生兒死亡病例評審工作,在主持評審工作中,剖析每一個死亡病例,從當地社會風俗、居民生活習慣、衛生醫療觀念,到醫療物資配備、醫療技術現狀……認真解決暴露出的所有問題。與地區衛健委、婦幼中心領導和地區醫院、各縣鄉醫院兒科主任共同制定各級醫療方案,完善優化新生兒救治轉運的流程。在地區婦幼中心組織下,定期主持和田地區兒科主任例會,通過病例分享給予教學。主持《危重新生兒疾病診治新進展》學習班,同與會專家共同針對超早產兒、危重新生兒各方面診療進展進行了教學。協同地區婦幼中心進行各縣鄉新生兒救治技術督導工作。通過多種教學形式,不斷提高和田地區兒科醫生對危重患兒的救治能力,優化病人轉運流程和轉運技能,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2020年和田地區新生兒死亡率得到了顯著下降。
05 獻愛心,助力健康扶貧工作2020年是全國脫貧攻堅工作的大決戰,作為一名援疆醫生很榮幸能為新疆脫貧工作貢獻一份力量。我參加了地區醫院醫療隊、縣醫院醫療隊組織的下鄉義診活動,先后到吾宗肖鄉、巴格其鎮等貧困村義診,為村民送醫療、送藥品,解決兒童看病問題,幫扶貧困戶腦癱患兒制定康復計劃,為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貢獻力量。此外還參與了工作隊、醫療隊扶貧助困項目,為貧困兒童購置冬季棉服并積極捐款,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06 面對疫情,主動請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7月中旬,新疆再次暴發新冠疫情,我立即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在后期居家隔離期間,也與醫院保持24小時通訊聯絡暢通,為就醫患兒遠程指導診療,并對隔離家庭的患兒提供入戶診療,恪守醫德,不忘初心。
短短的一年時間,我看到了和田的美麗,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更感受了和田的快速發展。一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援疆工作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我愿意繼續為和田貢獻力量,參與和田的醫療建設,也將把"胡楊精神"帶回北京,在今后的工作中,牢記初心使命,恪守醫德,為首都的醫療事業發展貢獻自己更大的力量。
文 | 李穎
編輯 | 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