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文化和有文化的區別;沒有文化和有文化人的區別
歐美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區別
曾經看到一則報道,一位美國記者對著中東地區成堆的尸體說,雖然他們死了,但是他們得到了自由。這句話在我們看來那是多么的荒謬,多么的可笑,很難相信這是一位正常人說出來的。但是,這應該就是歐美人的文化使然,在他們看來這是正常的,當然,也說明他們文化的自私與排他性。
圖片來自百度
1. 英文里的豬肉是pork而不是pig meet.這有什么說法嗎? Pork到了英美人那里就是他們的戰利品,和豬沒有關系,肉是上帝賞給他們的,豬是什么:骯臟的、卑微的、不值一提的。如果將pork改成pig meet可以嗎?當然可以,但是這樣的話,這份戰利品就有了豬的功勞,顯然人的功勞被豬分走了一些,這怎么可以。所以豬肉只能是pork而不能是pig meet。也就是,我拿了你的東西卻與你無關,拿你的是我的本事。這樣您在回頭理解下這位西方記者對于死人獲得自由的說法,是不是很合理。再看英文中的,“因為”“所以”只能出現一個,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2. 你在看西方的神,你去看他們的教義,都是排他的。在他們的思想里神是唯一的,其余的神都是需要消滅的,信其它神的人都是異教徒,需要殺掉。而東方的神,無不是博愛的、寬厚的、心胸寬廣的、睿智的,很難想象一個小心眼的神在中國怎么活下去。所以我們不理解,西方的拿走別人的性命,然后給與別人自由的這一套說辭,這根本是不對等的,這樣的自由也是我們不需要的。在西方人看來,他們的目的達到就行(幫助他認為需要的人獲得自由),不管他人付出了什么代價(他人的死亡)。
圖片來源百度
3. 西方的零和博弈與東方的雙贏。西方文化講的是:你多了我就少了,你少了我就多了。所以,他們不允許你大力發展經濟、不允許你制造芯片、不允許你發展高科技、甚至不允許你獲得長久的和平。在他們看來你有了,他們就沒了。而我們講的是雙贏,大家有才是真的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我給你修鐵路,你給我你用不上的資源,我們雙贏,這很合理。但是西方人會說,你得到了,那就是不合理,那就是財務陷阱。在他們的思想里,整個過程,只要有人得到他們就輸了,不管這個過程和他們有沒有關系。這在我們看來是典型的自私與排他。但是西方的價值觀、文化就是這樣的,在他們看來這是合理的。
關羽(圖片來源百度)
4. 曾經在非洲的剛果金、尼日利亞、南蘇丹等地生活過一段時間,我發現凡是信仰、的國家,其人民不懂得感恩。例如:我們的保安,生活很苦:能吃飽、凍不死;離吃得好、穿得好還差十萬八千里。我們吃飯的時候會給保安一些米飯、菜。有一天我們做的飯菜剛好夠吃,沒給保安,然后保安就過來,理直氣壯的說,今天為什么沒給我飯,氣的我們以后再也沒給過他們。還有一個商場的停車場,每次去的時候都會給保安帶點吃的、喝的,他也很高興,但是有一天我們沒給保安帶吃的,然后我們進不去停車場了,他認為我們理所應當的該給他,你說氣人嗎。后來我才知道,他們不是不感恩,他們只是感恩的不是你,他們感恩的是上帝,上帝派人給他們送吃的、喝的,如果你不送,那當然是你的不對。他們當然可以理直氣壯的找你要。這些是普遍存在的,可不是個例。你看這就是東西方文化的截然不同之處。
圖片來源百度
現在您在理解一下巴以沖突。我們常說以色列四面樹敵,不懂感激巴勒斯坦的收留之恩卻想鳩占鵲巢把巴勒斯坦消滅掉。在我們看來采用懷柔政策,融合巴勒斯坦與以色列才是獲得長久和平的正確方法,也符合以色列的利益。畢竟過幾年打一仗死一批人,破壞一些城市和基礎設施,這顯然是最不符合“活著”“平安活著”的目的。畢竟打仗也是為了活著。但是我們忽略了猶太教也是排他的,在他們看來巴勒斯坦人不能生活在他們周圍,他們不能活著,那是異教徒,屬于必須清除的對象,懷柔從來不是他們的選項。他們的文化基因是排他的,畢竟他們的神那么小心眼,怎么能夠指望他的人大度起來。在中國,你能想象關公說:你拜了觀世音菩薩,所以你的事情我不管。中國的神不管你拜不拜他都會管你,因為我們的文化是博愛的,我們的神不具有排他性,所以我們可以懷柔,我們可以接納不同的人、不同的神、不同的文化。
所以,歐美文化里的“唯一性”與“排他性”造就了與中國文化的格格不入,造就了如今世界的動蕩,也造就了您的諸多不理解與困擾。
綜上,要理解西方的行為,需要從他們的文化出發,理解了他們的文化,當然也就知道他們的驚世駭俗的行為、語言并不是嘩眾取寵,而是真正的一本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