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蕭條對普通人的影響-大蕭條對普通人的影響有多大
未來幾年,大多數人將收緊錢包過“苦日子”,早做準備不吃虧
推薦語:自2020年全球范圍內出現新冠疫情以來,全球經濟發展就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資料顯示,從2021年開始,全球范圍內的能源、糧油等就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對于這一點,相信國內的車主朋友們是“深受其害”。
畢竟在過去的3月份里,國內汽油價格就經歷了罕見的三連漲,一個月時間汽油每升價格上漲了約9毛錢,以前大家都在討論汽油突破5元大關,現在則一下子到了每升8、9元的關口,上漲幅度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經濟專家預計,由于世界經濟動能的普遍缺乏,科技創新的滯后,發達經濟體的老齡化程度嚴重等等原因,在可預見的將來,2023、2024年或許更長時間,世界經濟都會處于令人擔心的低迷期。
然而,經濟不景氣,受影響最大的當然是絕大多數的普通打工人,因為這個群體是市場上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
據標普全球公司3月份的調查顯示:盡管大多數國家放松對疫情的限制措施,幫助整體商業活動抵御了入侵最初帶來的沖擊,但消費者對經濟增長的信心下降正威脅著未來幾個月的經濟增長。
比如說,按照今年2月的最新數據顯示,英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印度等上百個國家的通脹率都在5%以上,通脹率創下了歷史新高。
要知道,經濟滯脹相比于經濟衰退更加讓普通人生活艱難,大部分人的生活成本會快速增加。比如在全球的經濟發展歷史中,最出名的經濟滯脹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彼時由于中東的戰爭導致石油危機爆發,石油價格大幅上漲,直接帶動其他大宗商品價格飆升。
對于普通人的直接影響,簡單來說就是“錢變得不值錢了”。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疫情很可能會持續幾年的時間。而長達幾年時間的漫長影響,對于普通打工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災難”。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背景之下,各行各業都不太景氣,反映到大眾普通人身上,就是收入下降甚至于遭遇失業。
不難發現,最近就連國內的互聯網龍頭企業都被曝出了大幅裁員的消息,這足以說明了情況的嚴峻。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現如今絕大多數的普通人,都背負著數額巨大的房貸、車貸或者其他的貸款,失業或者收入的減少,勢必就會增加普通人貸款逾期的風險。
一位智者曾說:所有企業的本質都是時代的產物,所有的企業都是大勢所趨、應運而生、順勢而為的結果。事實也是如此,自古以來,時勢造英雄是鐵打的規律,從來沒有聽說有哪個成功人士是逆勢而上取得成就的。
因此,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我們普通人最后不要盲目創業,因為現在創業風險會更大,失敗的概率也最大。
我們建議,作為普通人來說,最關鍵的還是要想辦法安穩度過經濟低迷期,盡量不做高風險的投資。比如大家從現在開始,就要有意識地多存一些積蓄,特別是那些身上有貸款的家庭,以備不時之需。
不知道大家對此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