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產業十四五規劃;信息化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云柯
7月22日,全球未來科技創新生態大會在昌平區舉行。昌平區區長支現偉介紹,先進制造業是全區的支柱產業,去年實現產值1140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86%。目前,昌平正在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賽道,促進產業數字化,到“十四五”末將實現產值超2400億元。
會上,昌平區相關負責人分別解讀了《昌平區加快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發展支持辦法》《昌平區先進制造業躍升計劃(2022-2025年)及支持先進制造業發展政策》。其中,《支持辦法》提出“三大工程”19項支持措施,通過持續的企業培育、政策支持和精準服務,形成梯次接續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格局。到2025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將超過3000家,高水平人才持續匯聚,高質量創新產品大量涌現,全面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和中關村世界領先園區建設貢獻重要力量。
近年來,昌平不斷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實現市場主體加速增長,高水平高成長企業不斷涌現。目前,全區培育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2000家,共有專精特新企業462家、獨角獸和潛在獨角獸企業22家、上市企業39家,全市兩個“燈塔工廠”都在昌平。去年,全區新設市場主體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繼續保持全市第一。
接下來,昌平先進制造業一批重點項目將迎來新進展。其中,總投資46億元的小米智能工廠二期計劃年底投用,達產后每年可生產1000萬臺智能手機,年產值600億元。緊鄰小米智能工廠的紫光數字經濟科技園目前已經拿地,將建設新華三集團創新研發總部及智能工廠,達產后產值超200億元。此外,昌平還在規劃建設北京市數字化裝備與機器人產業園,建筑面積超30萬平方米,將打造全球機器人應用示范高地,今年年底前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