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射的字打一成語-射箭的箭四字成語
漢字是綿延千年的古老文字,今天“蔡講成語”繼續(xù)解字專欄,講解漢字背后的故事。
上期說到“牛與魚”,這期來講“矮與射“。
有人講,“矮”“射”二字寫反了。“委”似蹲,“矢”是箭,矮就是射箭的意思。身高不到一寸,“射”就是矮的意思。
◆ ◆
【講解】
“矮”字篆文
“射”字金文
◆ ◆ ◆
【探源】
◆ ◆ ◆
比如“矮”“短”“矬”,這三個字都是用“矢”做偏旁,因為在古代“矢”也曾是一種長度單位,“矮”字最早造字于篆文,“矢”和“委”組成,“委”指女子彎腰背負莊稼,所以“矢”和“委”造字本意,矮:會意字,矢作為長度單位,形容身高比箭矢還要短小。
甲骨文的“射”是一把弓和箭,金文感覺甲骨文表達不夠準(zhǔn)確,又在箭后面加了個手的符號,到了篆文,演化為“身體”和“箭矢”組合,到了隸書,把“箭矢”改成“寸”,這個“寸”是指手部的分寸,也說明射箭需要講究分寸的。射:會意字,前期字形為拉弓射箭姿態(tài),后期字形脫離了弓,更注重體力分寸。
「蔡說」
對照一下甲骨文、篆文、隸書的演變,可以發(fā)現(xiàn)這兩個字并沒有弄反,只是演變的過程中有簡化或者偏差而已。
漢字中還有其他類似的漢字,比如“出”與“重”,就不一一講解了,感興趣的可以自己了解下。漢字經(jīng)過千年的演變,后人不探究具體源流,卻妄加猜測。真是辜負了倉頡造字的一番心意。
◆ ◆ ◆
【回?見】一段典故背后有一段故事,中華文化博大而精深,下期再見!
◆ ◆ ◆
【留言?互動】
下節(jié)預(yù)告:三人成虎
下期同一時間,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