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蘇需要多久,經濟復蘇需要多久要錢嗎
中新網11月25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吳濤)24日,在中新論壇舉辦的“穩住經濟大盤 加力振作工業經濟”沙龍上,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劉興國表示,2023年應該是工業經濟復蘇振興充滿希望的一年。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聯合印發《關于鞏固回升向好趨勢加力振作工業經濟的通知》。劉興國指出,《通知》一個重點就是強調了工業經濟的重要性,工業經濟要保持一定的比重,如果沒有工業經濟的發展,服務業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展望明年,劉興國表示,2023年工業經濟發展的機會和動力可能更多是來自于國內市場。有兩方面因素支持這一觀點,一是明年國內投資肯定會有所增長,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其他企業一些固定資產投資應該都會有所增長;二是國內消費者可能會有一個釋放消費需求的趨勢,會推動對工業消費品的需求呈現一個增長態勢。
除了國內市場,劉興國認為,國際市場對中國工業品的需求總體上看也呈現增長態勢。《通知》指出的“穩定工業產品出口”,以及其他部門出臺的一些穩外貿政策落地實施以后,政策紅利釋放肯定會對2023年的中國工業品出口的平穩增長構成有力的支撐。
他說,今年以來歐洲能源價格大幅上漲,推動了歐洲制造業成本的上升,且大幅度上升。歐洲制造業成本的上升,對中國工業出口增長來說肯定是個利好,中國工業品更具有成本優勢。
11月24日,中新論壇舉辦“穩住經濟大盤 加力振作工業經濟”沙龍。右一為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劉興國。李霈韻 攝
另外,《通知》提出,充分發揮大型企業“頂梁柱”作用,加力支持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強化對外資企業的服務保障。為什么要強調分企施策?
對此,劉興國表示,不同類型的企業各自有不同的特點,在穩工業經濟的這一過程中可以發揮出不同的作用,強調分企施策正是考慮到這方面的因素。
“中央工業企業體量規模巨大,在這種優勢支撐下,它有很強的發展韌性,抗壓能力很強,在落實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如何應對全局性的重大風險挑戰方面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它們在任何時都具有很強的發展引領帶動作用,所以在加力振作工業經濟過程中要注重發揮好它們的作用。”劉興國稱。
劉興國認為,對于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則是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朝著“專精特新”發展,所以幫扶重點是引導它們向專業化、特色化、差異化的方向發展。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相對脆弱,作為施政者,更多考慮是解決它們面臨的資金困難,成本壓力等。
“外資企業跟中央工業企業和民營企業有很大的差異,它們更關注是能不能享受到中國本土企業所享有的待遇,對此,幫扶重點是做好服務保障,讓它們能夠安心、舒心地在中國市場進行投資和發展。”劉興國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