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論文范文2000字(大學論文范文2000字需要標題嗎)
我的金融學科,期末畢業論文哦~要求2000字,知網上查重率<15%,我的重復率是0%,超級開心,分享給大家哈!
農村小額信用貸款的風險與防范
摘 要:農村經濟的大力發展,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主要地位并存在重要的價值。農村小額信用貸款具有提高農村信用合作社信貸服務水平,加大支持農信投入,支持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但是在具體應用中,還存在一定的風險及防范措施等問題。信貸金融機構應建立有效的貸款風險防范體系,需要提出相應防范策略,更好地應對農村小額信用貸款風險。
關鍵詞:信用貸款、風險防范
一、風險形成因素
1、 客觀因素
貸款本身就存在潛在的信用風險。借款人對貸款認識和還款認識的薄弱性,以及個人誠信度的高低、道德修養都是形成小額信用貸款的風險之一。信貸機構不可能準確了解掌握每個借款人的誠信程度。
一般來說,農民貸款主要用于發展種植和養殖業以及初級農產品,種植和養殖產業本身又是弱勢產業,而農民是弱勢經濟群體,農業很容易受到自然、市場經濟影響,有著較大的風險。不可抗力導致的自然災害會使農產品產量降低及后續銷售受阻,使農民減產、減收,降低還款能力。不可抗力導致的風險出現,農民貸款就會失去在還款期限內還款的能力,從而形成信款風險。
2、信貸調查表面化
信貸機構的人力相對薄弱,面對大量有信貸需求的農民,要對每一位都進行詳細的了解,工作量很大,基本很難完成。有些信貸機構甚至有其他崗位人員兼職信貸員。可見,建立和審核農民個人基本信息檔案,進行信用等級評定等,都需要大范圍且時間集中的進行專項工作。目前,信用機構大多都沒有這些前期的調查、收集工作,而是依賴于村委會,這些人員的參與,使得調查結果摻雜個人主觀和人情的因素,從而造成了信用等級評定不客觀,額度核定不準。
農村小額信用貸款隨用隨貸、額度控制、周轉使用等特點,柜臺人員對貸款的真實用途無法進行嚴格調查,部分農民就會亂報貸款的用途或頂名貸款,更有甚者,將貸款用于個人消費支出,不能按時還款,從而形成了信款風險。
3、 監管不完善
信貸機構存在“重發放,輕管理”的貸款管理理念,且農村小額信用貸款對象廣、額度小、分布散,信貸機構人員薄弱,從而減少對農民小額信貸的監管。有些信貸機構認為:貸款后的管理只對于大額貸款,農村信用貸款金額小,形成貸款風險損失小。由于這些錯誤的觀點、疏忽貸款后的監管,農民在貸款后,外出務工,多年不歸,無法與借款人取得聯系等,從而形成信款風險。
4、信貸員業務能力低
農村小額信用貸款的建檔、評級、放款等各項流程均由人員操作,且信貸機構人力不足,因此對部分信貸員任職能力審查不嚴,導致出現人情貸款、頂名貸款、一戶多證、一戶多貸等漏洞,從而形成信款風險。
二、防范信用風險的策略措施
1、 提升還款意識
對于防范農村小額信用貸款的風險,最為核心的內容就是注重強化農民本身的還款意識,從源頭上解決信用風險防范管理工作。可以加強金融知識的教育,拓展相應的知識普及范圍,要求農村小額信用貸款業務辦理的農民可以對信用還款有清醒的認知,充分了解及時還款的重要性,明確如果不能按時還款將會產生的限制以及對貸款人產生的各項不利影響,引起人們的注意。
2、創新還款機制
可以使用積極且靈活的激勵手段,更好地協調利率和額度,從而促進貸款人完成還款,并且對懲罰性條款予以明確。對于積極響應且按時按點還款的貸款人予以優惠扶持,降低利率計算標準等。反之,不能及時還款的農民將采取減少信貸額度的措施,或是收取違約費用。對信用評級較低又有貸款需求的貸款人,啟用貸款擔保機制,分散承擔貸款的潛在風險,加強監督,建立良好的誠信意識。
3、強化貸款前審查
加強對農民貸款人信息審查,多找農戶、多走農家、多想民事,不辭辛苦,充分理解農戶的思想意識。對自己所掌握的農戶情況信息及變化情況沒及時反應,并及時登記。信貸員要對貸款農民的各項基本信息進行調查并實時更新,形成一致的評定結論。對評定結果公示,防止纂改現象發生。
4、強化貸款后監管
信貸機構要建立科學完善、便于實施的貸款后管理體系,將貸款后的檢查管理責任具體落實到信貸員個人,制定考核機制,明確責任,加強對貸款人的管理,對貸款后惡意逃避還款義務的貸款人,及時發現、并利用法律武器合理解決,減少損失。
5、加強員工教育培訓
信貸機構要加強對信貸員業務能力、道德水平的教育,建立高素質作風良好的信貸服務團隊。實行“問責制”,用制度管理人員,用行為、紀律規范和約束人員,遵守行業操守。
三、結論
目前我國的農村小額信用貸款,主要面向從事與農村經濟發展有關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農民和個體工商戶發放。此項業務的實行,可以更有效的推動農村經濟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更好的推動資金運動的運轉。但在具體的操作環節,仍然存在較多的風險問題,本文深入地分析可能出現的信用風險原因,有效地規避信用風險所導致的不利影響,為創建科學合理的農村額信用貸款項目發展環境提供可行性建議,實現信貸機構與農村經濟發展的雙贏局面,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扶貧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