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蘆鹽場曬鹽的最佳季節—長蘆鹽場可以曬鹽嗎
人類因循自然,在陸地播種籽粒,收獲糧食,同時,在海邊利用潮汐收集海水,蒸發結晶成鹽。不同于各地春耕播種,此時,天津市濱海新區的萬畝鹽田迎來了海鹽收獲季。近日,天津長蘆漢沽鹽場春扒工作全面展開,大型扒鹽機和收鹽車在鹽田中往來穿梭,兩塊結晶區實行不間斷收鹽。據天津長蘆漢沽鹽場有關負責人介紹,“受疫情影響,今年春扒工作較往年晚了20天左右,搶時收鹽是為曬制下一輪鹵水爭取時間。”
視頻加載中...
萬畝鹽田迎來了海鹽收獲季。睦栩 拍攝 王紀辛 制作
不同季節 鹽田色彩迥異
在鹽農眼中,看似平靜的鹵水其實是“活的”。
通常,制鹽的海水被稱為鹵水。引入鹽田的鹵水要經過整整一年的蒸發,逐漸濃縮,在氣溫、嗜鹽菌等海水生物的共同作用下,鹽分子逐漸聚集結晶。
有意思的是,春秋兩季的鹽田色彩迥異。
去年9月,新京報鄉村頻道曾拍攝報道過天津長蘆漢沽鹽場秋扒。從空中俯瞰連片的鹵水池,秋季鹽田呈現出深淺不一的暗紅色,而此時,鹵水則偏向棕黃色或草綠色。
鹽池從空中看呈現出深淺不一的紅色,資料圖。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據天津長蘆漢沽鹽場有關負責人介紹,鹵水中富含嗜鹽菌、海藻、貝類等多種生物。受氣溫影響,海水生物顯示出不同的顏色,另外,濃度不同的鹵水,顏色也不同,最終會在春秋兩季呈現不同的色彩。
近似農耕 制鹽過程仰賴天時
和農作物生長一樣,鹽的結晶過程也需要仰賴天時。曾經有一首描寫漢沽鹽場的詩是這樣寫的,“莫謂鹽灘土質差,不生五谷不生花。須知貴與藍田等,種水能收白玉砂。”就是說,“種”出一顆洗白如沙的鹽,中間大致還要經歷五個階段。
從最初的修整制鹵池開始,后續步驟包括收納潮水;將海水逐級曬制至氯化鈉飽和度達到波美25度;耕犁鹽田,以便充分結晶;原鹽采集。這一系列過程用時一年。
不管春秋哪個季節,收鹽時,都會排干鹽田鹵水,露出白色鹽層。
結晶鹽。天津長蘆漢沽鹽場供圖
和日常見到的鹽不同,結晶鹽表面承壓強度極高,這些氯化鈉立方體足以承載起重型機械。白色鹽田上,大型挖掘機“抓起”棱角分明的鹽粒,田地里運輸車輛往返穿梭。
為了充分利用光照蒸發,近日,天津長蘆漢沽鹽場正在全力搶收。據有關負責人介紹,受疫情影響,今年春扒工作是在4月3日正式開始的,較往年晚了20天左右。不同于以往,今年收鹽工區對進場司機進行登記,對車輛進行消毒,實現可追溯。
據介紹,目前兩塊結晶區實行不間斷收鹽,預計春扒工作將在5月底完成,采收量在14萬噸左右。搶時收鹽也是為曬制下一輪的鹵水爭取時間。
王紀辛(媒體人)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