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吃多西環素會影響長高嗎,多西環素對兒童的副作用

    首頁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兒童吃多西環素會影響長高嗎,多西環素對兒童的副作用

    分享一、母乳喂養的10個建議,月嫂一定要看

    1、親喂,奶越吃才越多

    親喂就是媽媽直接哺乳,在寶寶吮吸的過程中是能夠幫助母乳分泌的,因此媽媽最好是親自給寶寶喂奶:

    ★喂奶次數越多,媽媽的奶水也會變多;

    ★當一側排空后,再換另一側;

    ★喂奶不用每天都在同一時間,尤其是開始產奶的前幾周,在寶寶覺得餓的時候就可以給他喂奶

    2、喝水,哺乳期飲水兩升

    3、母乳里面有非常多的水分,要是新媽媽喝水喝得少了,乳汁分泌量也肯定會減少。因此除了喝一些下奶湯之外,平時也要多喝一點水

    推薦飲水量:對于哺乳期的新媽媽,需要在1500毫升的基礎上,再額外多喝600毫升。就是說,在日常飲食以外,還應每天單獨飲水2100毫升。現在到夏天了出汗比較多,最好是可以再多喝一點!

    3、睡覺,能瞇就多瞇會兒

    睡眠不足會影響母乳的分泌,但是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總是會讓媽媽覺得很累,因此,媽媽可以休個“哺乳假”。但是很多人都沒有這個假期,所以在孩子睡著的時候自己也要趕緊睡

    4、吃飯,吃的多很正常

    在母乳喂養時,為了維持媽媽的產乳量和身體健康,每天要額外攝入300 到500卡路里熱量的食物。因此,在哺乳期的時候新媽媽應該要多吃一點才行

    5、清潔,溫水毛巾擦拭就好

    有這樣的說法:每次喂奶前先擠幾滴奶水,然后再讓寶寶吮吸,這樣子有消毒的作用。這種說法毫無科學道理。在給寶寶喂奶前用溫水毛巾擦拭就可以了。生理母乳喂養過程能促進寶寶腸道正常菌群建立

    6、月子酒,有些催奶秘方不靠譜

    有人說喝酒能夠幫助乳汁分泌,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根本不可能增加產乳量。所以新媽媽千萬不要隨意喝酒,有的新媽媽在喝了一些補湯后感覺發脹。這主要是由于湯中有非常多的水分,沒有催奶的效果

    一旦乳汁中含有酒精,不管酒精度高低,對寶寶來說都是不安全的。千萬不要僥幸地認為,度數低一些就沒事,因為只有0酒精度的乳汁對寶寶來講才是最佳食糧

    7、母乳保存,根據時長選擇冷凍溫度

    要是哺乳期媽媽的乳汁分泌過多,或者是要去工作沒有辦法及時喂寶寶的話,最好是用電動吸奶器吸出乳汁,然后放在專業的儲奶袋里,封閉保存。

    ★儲存在25℃左右常溫,保存4小時

    ★儲存15℃便攜冰盒,保存24小時

    ★儲存4℃冷藏(經常開關冰箱門),保存24小時

    ★儲存4℃冷藏,保存48小時

    ★冷凍室-5℃-15℃,保存1-3個月

    ★低溫冷凍-20℃,3-6個月

    8、母乳解凍和加熱須知

    母乳解凍:

    ★如果是使用冷水的話,差不多需要十分鐘。

    ★用40℃左右的熱水解凍。

    ★用溫奶器設在40℃解凍。

    解凍后的母乳一定要在24小時內吃掉,并且不能再次冷凍,最好不要給寶寶喂剩奶。

    母乳加熱:

    ★隔水燙熱法

    把盛母乳的器具放在溫水里面,在浸泡的時候要經常晃一下。

    ★溫奶器加熱

    把溫奶器的溫度設定在40℃,然后加熱。

    ★恒溫調奶器

    使用恒溫調奶器,溫度設定在40℃,加熱母乳

    9、接受奶瓶,提前讓寶寶適應

    在寶寶出生以后,最好是讓寶寶習慣吮吸來獲取母乳。

    如果媽媽要去工作的話,最好是能夠提前7-10天讓寶寶適應奶瓶,母乳喂養加上奶瓶喂養,可以讓寶寶更快適應奶瓶

    10、注意藥品,哺乳期吃藥先問醫生

    哺乳期這 4 種藥物要盡量避免使用:

    利巴韋林

    利巴韋林也叫病毒唑,這種藥物在孕期使用有明確的致畸作用,哺乳期使用的安全性也不確定,而且這種藥需要幾周的時間才能從身體完全清除,所以,媽媽們在哺乳期應該避免使用。

    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藥

    國內市場上常見的避孕藥通常包含兩種成分:孕激素和雌激素,比如優思明、媽富隆等。

    而在哺乳期,媽媽們應該盡量避免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藥。這是因為長期服用這種藥,會導致媽媽的產奶量減少……

    不過,只含有孕激素的避孕藥,倒是可以用。

    含有氨基比林的藥物

    這類藥物包括安乃近、去痛片、安痛定等,常常被用來退燒、止疼。

    但氨基比林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不良反應,在國際上普遍被禁止使用,所以不僅是媽媽,任何人群都不應該使用這類藥物退燒。

    四環素類抗生素

    除了四環素外,這類抗生素還包括金霉素、多西環素(又稱強力霉素)、米諾環素(又稱美滿霉素)等。

    這類藥物能進入乳汁,如果哺乳媽媽長期服用,寶寶就有可能會出現四環素牙(牙齒泛黃)。

    哺乳期的媽媽用藥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

    分享二、夏天出生的寶寶皮膚該怎么護理?

    夏天出生的寶寶,由于季節原因,在給一家人帶來喜悅的同時,嬌嫩皮膚又易生汗疹、痱子、濕疹。針對這一問題,芋艿媽媽建議做好以下幾點,希望對初為人父母的寶媽寶爸們有所幫助:

    1.居家環境:保持室內室外通風散熱,適當降溫,以減少出汗和利于汗液蒸發,開空調時經常開窗透氣,室內也可以開一下風扇,有助于空氣循環,但風扇不要對著寶寶吹

    2.寶寶洗澡護理:

    勤洗澡,可以在寶寶洗澡水中放入金銀花、菊花煮的水或十滴水等,幫助清熱瀉火,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洗完澡后適當涂抹些嬰幼兒專用含薄荷爽身粉等粉劑,涂抹于皮膚皺褶處,例如頭頸部和腋下等處,不要涂抹太厚而阻塞毛孔

    3.寶寶出汗護理:勤換枕巾、衣服,保持環境清潔干燥,出汗及時擦干。寶寶睡覺1~2小時后,非常容易出汗,可以在寶寶入睡時在后背和枕頭上放塊吸汗巾,2小時左右幫寶寶擦擦汗,取下吸汗巾

    4.寶寶衣物:

    衣服應全棉,宜寬大,便于汗蒸發及更換,出汗及時擦干

    5.避免搔抓:勤幫寶寶修剪指甲,避免抓撓,防止感染

    6.痱子護理:寶寶已經長痱子,家長可以在洗完澡后在出痱子的位置涂點祛痱止癢藥水,例如兒童專科醫院皮膚科使用的嬰幼兒痱子水或寶寶金水等

    分享三、別為孩子的“自私”行為喝彩寶寶天生就很“自私”爸媽教寶寶“自私”起來

    小明不知怎么變得自私起來。小朋友找他借玩具,他擺擺手說:“不借,借給你,我就沒得玩了。”他手里拿著好吃的東西,爸爸媽媽開口向他要,他也藏得緊緊的。”這樣的情況遇得多了,小明媽生氣地說:“小明,你怎么可以這樣自私?”小明聽了媽媽的話,委屈地掉下了眼淚:“上次你不就沒把家里的醬油借給鄰居阿姨嗎?你說,‘把自己的東西借給別人,自己就沒了’。”這下小明媽愕然了。原來是自己這個不經意的小舉動,讓小明變得自私了

    生活中,一些爸媽給寶寶買了較貴重的玩具,就叮囑寶寶不要給別人玩。有些爸媽甚至很得意自己的寶寶“獨占”某樣東西,認為寶寶這樣才不會吃虧。這些行為以及心理暗示無疑會使寶寶越來越不愿意分享

    如何讓你的寶寶大大方方分享?

    在游戲中告訴寶寶分享并不等于失去。第一階段,通過在家中和寶寶玩游戲,讓寶寶相信玩具分享后能夠重新回到自己手里。如:向他借走一樣玩具答應他5分鐘后還給他。第二階段,引導寶寶嘗試和小朋友們進行交換玩具的游戲。如大家交換玩具3分鐘后歸還,讓寶寶感受自己既能享用別人的玩具,也不會因此失去自己的玩具。最后,組織寶寶們做集體活動,游戲最好選擇需要團體協作的項目,如一起搭積木

    以身作則,把好的東西分享出去。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而父母便是涂抹這張白紙的畫筆,榜樣的作用往往比說教更容易被寶寶接受。做好孩子的生活榜樣,對每一個父母來說,都非常重要。在客人來時,媽媽可以把最好吃的食品和客人分享,熱情地招待客人;出門坐公車時主動讓位,鄰居有困難時熱心幫助。當你從對方那里獲得感謝時,作出滿足而高興的表現,以自身行為引導孩子去學會享受分享的快樂。

    創造集體相處的環境,上幼兒園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兩歲半了,建議可送他上幼兒園,這對培養他良好的禮貌行為有很大好處。因為家里的環境是“獨”,容易養成孩子自顧自,不尊重其他兒童的毛病,而幼兒園有很多小朋友,容易養成謙讓、共享、關心他人的好品德。

    強化寶寶的分享行為。你要善于發現寶寶表現出的分享行為,并及時給予正面強化和反饋,幫助他在各種情況下不斷地、自覺地產生分享的動機和行為。你引導的話語、贊許的目光、微笑的面容、親切的點頭等,能使寶寶受到極大的鼓舞,進一步強化分享行為,愿意更多地、自覺地做出分享的行為

    分享四、糾正孩子壞習慣,智慧父母只用了60秒

    哪位父母不想有一個別人口中的好孩子呢?可現實總事與愿違

    他們總喜歡在做作業時擺弄玩具、把家里的東西亂扔一地、或者是該吃飯的時候跑去看電視,做父母的,每天與孩子的壞行為斗智斗勇,而且經常敗下陣來

    對于成長階段特別是叛逆期的孩子們,如果父母放任自由,這些行為很可能會演變成壞習慣,對孩子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會有很大影響

    習慣一旦養成,要想糾正就沒那么容易了。因為人的習慣就是一種長期強化的結果,小的時候不及時糾正,很可能伴隨一生

    心理學中的“強化理論”提到,行為之所以形成和發生變化都是因為心理的強化作用。因此要善于利用心理強化作用控制壞的習慣,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

    強化分為積極強化和消極強化兩種。積極強化就是孩子做了對的事情,家長及時鼓勵和表揚,以使孩子獲得滿足和自信,促進孩子繼續努力做到更好

    消極強化就是通過消除厭惡刺激來增強反應概率,如免做家務或免除類似孩子不喜歡做的事情

    激勵是一種有效的積極強化手段。當你不滿意孩子做的事,認為孩子做得不對時,溝通方式就尤為重要,不能毫不留情地訓斥和責備,要先認可鼓勵,再委婉指出孩子有待加強的地方。

    強化理論中還有一種“普雷馬克原理”,即為高頻的活動強化低頻的活動。用孩子喜歡的活動去促進和強化他參加不喜歡的活動

    比如,孩子不愛吃蔬菜,愛吃肉,媽媽就要求孩子吃完蔬菜,才能吃肉。對待孩子的壞習慣,就要不厭其煩地糾正,持續強化刺激才能真正從根本上扭轉局面,改變孩子的壞習慣

    以上,是一些權威的理論。下面,再分享一個比較簡單可行的方法:美國權威教育雜志——《父母》雜志向家長們推薦了一個“60秒計劃”,家有“熊娃”的家長不妨試一試

    60秒計劃

    0-10秒迅速行動

    保持冷靜才能處理好問題。如果大發雷霆,甚至說他“你這個不懂事的孩子”等,會讓孩子只專注于你的激動情緒,卻不知道你要表達什么

    當你調整情緒后,不妨像往常一樣走到孩子身邊,輕描淡寫地問一句:“你在做什么?”盡可能用語氣和眼神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停止剛才做的舉動。不管你再怎么想發作,都一定要告訴自己:這是件小事,我不能太生氣

    10-20秒保持冷靜

    保持冷靜才能處理好問題。如果大發雷霆,甚至說他“你這個不懂事的孩子”等,會讓孩子只專注于你的激動情緒,卻不知道你要表達什么。

    當你調整情緒后,不妨像往常一樣走到孩子身邊,輕描淡寫地問一句:“你在做什么?”盡可能用語氣和眼神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停止剛才做的舉動。不管你再怎么想發作,都一定要告訴自己:這是件小事,我不能太生氣

    20-30秒了解狀況

    可以在孩子沉默或者回答的時候,想清楚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一個孩子平時不愛收拾,可能是因為他太依賴父母,認為父母肯定會包辦一切;如果一個孩子大半夜想要吃零食而哭鬧,那就要反思,是否平時會因為孩子哭鬧而遷就對方,導致孩子變本加厲。

    只有了解問題,找到源頭,才能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30-40秒聲明態度

    用簡短的語言告訴孩子為什么這個行為是錯的及其后果。注意,這個后果不是懲罰,是事情的直接后果

    比如孩子起床很磨蹭,家長可以說:“我們弄完就出發了。不然遲到了,讓老師批評就不好了。”然后趁機給孩子設置個“人工倒計時”(如兩分鐘倒計時要穿好衣服,兩分鐘倒計時要收拾好書包),慢慢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把握好時間,并且鼓勵他完成得好,讓孩子更有自信

    40-50秒承擔后果

    懲罰孩子是家教中的下下策,只有在多次教育和勸告后依然屢次犯錯時才可以適當為之。另外,讓孩子承擔做錯事的后果,如他打了其他小朋友,就要承擔沒人跟他玩的后果,切記不要縱容孩子的錯誤

    50-60秒強調規則

    教育孩子一定要堅持一致性,強調規則。如果父母無法履行諾言,會降低自己的權威,教育成效也會大打折扣

    當孩子有些猶豫,甚至試圖反抗時,一定要強調你的規則。比如孩子貪圖看電視不去寫作業,當孩子處于小學三年級以下時,當家長關掉電視后,孩子卻掙扎著重新打開電視,或者哭鬧時,一定要告訴他:“我現在再說一次,先把作業完成了,不可以看電視了。”

    家長們應當記住,教育孩子時,孩子越小,你講的話語就應當越少。只有他們記住了關鍵點,才能強化到記憶里

    如果你只會嘮叨和抱怨,孩子聽不懂,自然就變本加厲了。只有真正懂孩子,才能改正他們的壞習慣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60秒計劃”:對付孩子的問題,并不是一味采取強硬態度,用明文規定甚至是打罵來解決,而是在理解的前提下,用耐心和巧思陪孩子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直到幫助孩子徹底糾正壞習慣

    分享五、孕媽還在為尿頻而尷尬嗎?教你三招減輕孕期尿頻

    外陰清潔 孕期應每天用溫水清洗外陰,選擇棉質的、透氣性好的內褲

    分享0~18個月寶寶輔食計劃!育兒嫂們你們做對了嗎?

    寶寶輔食計劃時間表

    1、0到6個月

    寶寶完全不需要任何輔食,母乳和配方奶可以為寶寶提供完全足夠的營養。純母乳喂養的寶寶一定不要給寶寶加水或其它的飲料,母乳可以為寶寶提供所需要的一切,寶寶的胃很小,喝了水就會影響寶寶喝奶,影響寶寶的體重增加。喝配方奶的寶寶只有在夏天炎熱的時候需要為寶寶加一些白開水。

    0到6個月的寶寶只會吸吮,還不太會咀嚼和吞咽,有異物入嘴時為保護自己就會用舌頭把異物推出來,這個時候不適合添加任何固體的輔食。舌頭的這種反應會在寶寶4到6個月時消失,這以后才有可能添加食物

    2、6個月

    6個月開始給寶寶加輔食,寶寶這時已經可以直立坐立,可以接受輔食,但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增加。這個時候的寶寶也開始長牙了。

    最早可以從米粉加奶加起,開始時不要太稠,以后逐漸增加蘋果、梨、香蕉等水果泥和蔬菜泥。

    如果怕營養單一,可以考慮用配方奶來調配米粉,市場上有很多供寶寶食用的米粉,用60-90毫升配方奶加適量的米粉調成糊,開始時不要太稠,就像酸奶一樣,上下午各吃一頓。

    后來,逐漸增加了米粉+果泥和米粉+蔬菜泥,果泥最早用的是蘋果和梨,去皮去核,放在鍋中煮軟,用打汁機打成泥。蔬菜可以用菜花和一些根莖類的蔬菜,用水煮過后打成泥給寶寶吃

    3、7到9個月

    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開始可以用手指捏拿食物,8、9個月時就可以開始給寶寶一些用手拿著吃的煮熟的蔬菜和水果,最開始可以煮白薯、土豆、胡蘿卜、菜花、蘋果和梨等。寶寶的米粉、菜泥和果泥也可以吃更稠一些的,甚至可以有一些小果粒,品種也要盡量增加。

    這一階段寶寶可以增加胡蘿卜、鄂梨、南瓜、白薯、芋頭和土豆等蔬菜和更多的水果,包括可以生吃的水果香蕉、木瓜和桃兒,這個時候可以給寶寶開始增加雞肉和酸奶。酸奶是最容易消化和吸收的乳食品,但最好給寶寶選用白色的沒有色素的酸奶,可以加上家里自制的果泥就會更有營養了。

    土豆和白薯不能放到打碎機中打,只能用勺或叉子碾碎了給寶寶吃,否則會變得很黏稠,令寶寶不能順利吞咽,有時還會粘到上膛引起嘔吐。

    因為不用鹽,給寶寶做飯不妨在菜中加上一些水果調味兒,象蘋果和葡萄,豆豆這個時期一個最愛吃的菜是:雞肉和白薯,最后加上幾個去皮兒的甜葡萄一起打碎

    4、9到12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可以開始自己用手抓飯吃,增加用手吃的食物,可以吃一些帶小塊的食物,不再用全部打成泥。可以開始吃小吃米餅和一些專給寶寶提供的小吃,可以開始用杯子和吸管兒喝水。在上一階段的基礎上可以增加豬肉、羊肉、牛肉、雞蛋黃、奶酪、豆腐、豆類食品、菠菜、豌豆和燕麥等等食品。

    這一階段應注意讓寶寶盡量多地接觸各種食品,可以給寶寶更多的自己用手吃的煮熟的蔬菜和軟的、熟透了的水果

    5、一歲到一歲半

    經過半年的訓練,一歲是媽媽們鍛煉寶寶開始加入大家庭,吃家庭食品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寶寶就已經可以吃家里正常的飯菜,只是開始時還需要將飯菜切碎或壓碎,寶寶應該已經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飯,但開始會吃的少,撒的多。

    可以開始喝全脂牛奶吃整個的雞蛋,基本上能吃所有的食品:魚、海鮮、整塊的西蘭花和菜花、各種瓜、芒果、獼猴桃、杏兒、柚子、半個葡萄(整個的容易嗆著寶寶)、草莓、西紅柿、意大利面、白面、蜂蜜等等

    6、一歲半以上

    一歲半以后寶寶就基本上可以吃家里的所有的飯,但要注意少加鹽,我們是盡量一起做飯,但要先將寶寶吃的部分先取出來,在我們吃的那部分再加一些鹽和調料。

    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開始有自己的主意,會經常食物說“不“,有的開始變得挑食,而且也開始坐不住。

    寶寶這時開始長槽牙,長牙期有的寶寶會有不同程度的不適反應,有時候會不愛吃東西,但一般都會很快過去,寶寶不愛吃飯時一定要保證飲用足夠的奶和水

    分享一些育兒經驗送給新手爸媽

    一對父母,

    一個子女,

    養育孩子的經驗非一日形成。

    最近小編奮戰在母嬰護理一線,

    文章更新不及時的大部分原因,

    都是幫寶媽寶爸科普育兒知識,

    今天小編搜集一些育兒小知識,

    送給新手爸媽

    僅供參考喲!

    1.只要孩子的手腳是溫的,一般暫時不會生病。每晚給孩子洗腳或洗澡時,發現孩子的小腳涼了,就可能要生病了,這種情況多數是受涼了,趕緊給孩子煮生姜紅糖水:一歲前的孩子,紅糖水加一小片生姜煮就可以了,2-4歲的加2片姜,5歲以上加3片姜。喝過后,讓孩子趕緊上床睡覺,第二天再喝一次,一般就能及時控制住。

    2.穿衣“下厚上薄”:要對準寶寶的下部,尤其腿部的保暖,避免受到風寒,視氣溫高低及時加減衣服,待氣溫回升,也要注意“背暖、腳暖、腹暖”防止感冒。

    3.寶寶鼻腔的排泄物多而鼻孔小,即使不感冒,也容易鼻塞,影響寶寶吸吮和睡覺,使寶寶哭鬧。可用干凈的消毒棉簽蘸少量的水,輕輕卷入鼻腔,再輕輕卷出。

    4.少用濕紙巾給寶寶擦手,用濕紙巾給孩子擦手后,手上的細菌是沒有了,可濕紙巾上的消毒劑水分蒸發后,固體顆粒留在孩子手上,當孩子吸吮手指時,消毒劑顆粒就會溶于孩子的唾液內,進入腸胃道。所以要養成洗手的好習慣。

    5.寶寶愛放屁并由酸臭味,說明寶寶消化不良,應減少奶量,加喂開水減少脂肪和高蛋白食物的攝入。斷斷續續放屁,但無臭味,就是餓了,應及時喂食。

    6.小兒流口水是脾胃虛寒的的表現,治療方法很簡單,只要將山藥、適量的水一起放入粉碎機里打碎,再將泥狀的山藥糊倒入鍋中,用中火煮,一邊煮一邊攪和,煮開后就可以了。每天給孩子喂上小半碗,幾天后就不會流口水了。

    7.嬰兒期吸吮手指不僅無害,還是他們智力發育的信號,也是心里和生理的雙重需求,吮手指是一種學習和玩耍,也是穩定自身的情緒,家長需要做的是保持嬰兒小手干凈,保持嬰兒口唇周圍清潔干燥以免發生濕疹。

    8.千萬不要讓寶寶在車內的嬰兒汽車安全座椅上睡覺。即使開著窗戶,靜止的車內的溫度也會可怕地迅速上升。

    9.1歲以內的小寶寶平躺在床上睡覺時,會擺出像青蛙一樣的姿勢,這是寶寶最自然的休息姿勢。有媽媽擔心寶寶將來長成“羅圈腿”,總想把寶寶的胳膊腿拉直。于是把寶寶的腿、胳膊都拉直了包上。其實這樣做會使寶寶一直處于僵直狀態,渾身緊張疲勞,休息不好,反而影響生長發育。

    10.如果嬰幼兒大便又急又快,可讓孩子把大便解在尿布上,不要求他坐廁解便,這樣可防止直腸脫垂。每次大便后可用溫水洗凈孩子臀部,并用5%鞣酸軟膏涂于周圍的皮膚上。如有脫肛時,可用紗布或軟手紙涂上凡士林,托住脫垂的,一面輕輕按摩,一面往上推,即可復位

    11.寶寶的臥室要經常開窗,以保持空氣流通。在晴朗少風天氣時,應帶寶寶到綠化環境較好的戶外去活動,在陽光下暴露寶寶的大腿、雙臂和臀部,以減少佝僂病的發生。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疾病流行期間,應避免帶寶寶到公共場所活動。

    12.孩子如果嘔吐頻繁,可短期禁食,醫生可能給孩子靜脈補液。家長則可喂孩子少油膩的流質,如藕粉、豆漿等。待病情好轉,就可盡早進食。這時,可以喂孩子少渣、易消化的半流質,如麥片粥、蒸蛋、煮面條等,牛奶易引起腹瀉脹氣,所以暫時不要喂給孩子喝。

    13.只要孩子不舒服了,首先看舌苔。舌苔發白的就是受涼,在想想這一兩天里都給孩子吃什么了,如有寒涼的食物,趕快停掉,再給孩子喝點姜湯水;如果孩子舌苔是紅的,只要給孩子多喝水,或煮蘿卜水、梨水給孩子喝,晚上睡覺時再給孩子搓搓腳心,幾十下就可以了,孩子的內熱很快就會消了。

    14.姜糖水沖雞蛋是祛胃腸寒的方法,只需在舌苔發白、胃腸有寒的時候喝;舌苔不白了,就不需要喝了。胃腸不好的人,祛了寒后,可以長年只用開水沖雞蛋,而不加生姜,能夠滋養胃腸的黏膜。

    15.如果孩子沒有出滿月,最好不要讓太多的人接觸,尤其是年齡大的老人和小孩,未滿月的孩子生病百分之百是大人傳染的,有慢性病的老人和不講衛生的孩子是罪魁禍首。

    16.未滿月的孩子,不要怕見光,見光可以刺激寶寶的視神經的發育,同時還可以及時地發現寶寶有沒黃疸,即皮膚發黃,小孩黃疸一定要及時治療,不要聽老人的,以后就會自然好的,黃疸的后果很嚴重可以導致腦癱,兒童醫院每年都收治大量的因黃疸造成的腦癱兒。

    17.嬰兒只要條件允許,就要保持衛生及時洗澡,厚厚的油脂涂在身上會影響生長發育容易起濕疹。

    18.小孩到了五至六個月會拉肚子,只要沒有脫水,就不用輸液打針,打針也就是補充的糖和鹽,空腹吃上,一小時后在吃飯喝水同時吃利巴韋林和媽咪愛。家長不要覺得孩子不喝水就不給喝,這是很大的誤區,會讓你的寶寶越來越重,甚至因缺水導致腎衰。拉肚子都有五至七天的過程。不要心急。

    19.孩子感冒流鼻涕咳嗽,一般都是病毒性的感冒,開始的時候不要一味的打針,一定先多給喝水,吃抗病毒的藥和感冒要,普通感冒一般五天左右的時間。但是一定要多喝水。

    20.各種疾病會伴隨著發燒,首先不超過38度不要用藥,不要用瑞芝清,雖然退熱快但他會讓你孩子得白血病的概率加大,用安全的復方新不顆粒,一般4至6小時退燒,但是如果孩子不喝水,他就不會退燒,退燒主要靠出汗,一定要補充大量的水分,再用溫水擦身上。

    21.小孩發燒都有3天左右的過程不要一天不退燒就著急,主要先補充水分。

    22.咳嗽的孩子都會吐,因為腹壓增大,胃還沒有發育完善都會出現這種現象,只要別嗆咳就行。別大驚小怪,5歲后就會好。

    23.不建議7以下的孩子上小診所打針拿藥,打一針就好吃一頓藥就好了,或是灌兩次腸就好,百分之百是用的激素,而且很多過期的藥物都流入小診所,小診所的衛生又不能保障。

    24.如果你有時間盡量自己看孩子,有很多家張都讓老人看孩子,這就導致有的孩子脾氣很古怪不聽話,隔代親但是他親出來的很可能是未來的問題兒童。

    25.5歲以下的孩子隨身攜帶衣物和水,別穿的太多,很多都是因為出汗讓風一吹就感冒了.

    26.3歲以下小孩容易發生高熱抽風,家長一定不要認為體溫降下來了小孩能吃喝了就沒有事了,其實抽風對腦細胞的損傷很大,一定要做10天一個療程的高壓氧,經常抽風而又不當回事的孩子,到了青年或中年時候的精神分裂抑郁癥的概率遠遠大于正常的孩子。

    27.小孩的肺炎或是支氣管炎一般都要打十天左右的針,不要聽信小診所的,打一針就好的理論,而且全世界也沒有打一針就好的小兒肺炎,純屬無稽之談.

    28.小孩開始的病的時候不要覺得就一個孩子我有的是錢,大夫給我用最好的藥,其實小孩開始的時候只要不是很重的疾病,不建議用好藥,否則到了中年或是老年他會因為無抗生素可用而OVER。所以在國外不輕易用抗生素.

    29.孩子生病不要自作主張的給孩子吃藥,有很多是病毒性的不用吃抗生素,但是還天天抗生素吃著,一點用都沒有.

    30.在醫院看病的時候不要說別的醫院怎樣怎樣,孩子以前怎么治療的,這樣會干涉診斷的診斷,而且有的孩子病情變化的很快,一天一個樣,不要說一個大夫一個樣,例如,孩子血管不充盈,喝上500毫升的水,馬上就會變好,飲食差的孩子康復的就比飲食好的慢,不要比較,雖然同一種病,你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基礎在那里,怎么會恢復的快。

    31.小孩打頭皮針的一般打個5、6天就破壞了,就不好打了,這時候你

    就應該用生土豆切成片貼在打針處,促進血管恢復,一天三次每次半小時,不要很生氣的說,木木醫院一針就打上了,你們技術不行,只要打了5天以上的孩子能打上很多時候就是靠碰上的,沒有血管你再好的技術也白搭。而且發燒拉肚子水分丟失很多血管脆打到最后股針很正常,別跟個狗樣到處咬人,要記住真正的疼孩子是讓你孩子永遠的不踏進醫院一步。

    32.在醫院孩子打針的時候一定要配合護士,讓你怎么辦你就怎么辦,很多打針的孩子因為沒有聽從告誡,最后股針或是針眼出血,拔針后打頭和腳的按壓十分鐘,手的5分鐘,這樣不會有淤青

    分享寶寶的生長痛,你知道嗎?他老喊腿痛,你必須了解這

    小葡萄小時候天天晚上喊腿疼,甚至有時疼到睡不著覺。經檢查這才知道是生長痛在作怪。得知這不是疾病,我才放心,并聽從醫生的建議緩解疼痛

    生長痛現象早在1823年首次提出,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的雙下肢間歇性疼痛,尤以脛骨、膝關節及其周邊部位明顯。因為常常發生于兒童的生長發育期而得名

    一、多大的孩子會有生長痛?

    生長痛發病率比較高

    2~12歲生長痛的發病率從2.6%~49.4%的不等,其中4~6歲兒童中高達36.9%。

    據統計,小兒骨科門診病人數的1/3以上都是因為生長痛。

    二、什么原因引起的生長痛?

    至今生長痛的原因及機制目前尚不明了,但一般認為生長痛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由于骨骼生長迅速,而其周圍的神經、肌腱、肌肉生長相對較慢,因而產生牽拉痛。

    2、少數兒童因脛骨內彎和膝關節外翻沒能及時糾正,為保持關節穩定,腿部肌肉須腿部肌肉須保持緊張狀態,因此出現疼痛。

    3、白天兒童活動量大,各組織細胞代謝旺盛,造成組織中代謝產物堆積,刺激神經末梢引起肌肉疼痛。

    三、成長痛與與母乳喂養的關系?

    直到2007年,人們才逐漸開始重視并研究成長痛與與母乳喂養的關系。

    據調查,32.5%無母乳喂養患兒發生了生長痛,而19.6%的母乳喂養患兒發生了生長痛,且母乳喂養的時間(>40天)患兒的生長痛的發生率更低(僅為16.2%)。

    四、什么部位痛?啥時候痛?

    典型的生長痛為雙下肢疼痛。

    1、疼痛部位:膝關節周圍痛和小腿痛約占80%,大腿痛和上肢痛等約占20%。

    2、疼痛性質:多數為酸脹痛、針刺樣痛,少數為鈍痛、隱痛。

    3、發作時間:傍晚或夜間發作約占60%,白天發約占20%,白天、夜晚都發作約占20%。

    4、持續時間:每次持續為幾分鐘至半小時。在夜間發作的兒童,可導致夜驚等。

    5、發作周期:多數患者1周左右發生一次,嚴重者可能每天都會發生。

    五、如何判斷生長痛?

    一般情況下,不需要進行血鈣、血磷、風濕因子等檢查。生長痛具有以下典型的臨床特點:

    1、短暫間歇性肢體痛或關節痛,能自行緩解

    2、疼痛部位較固定無游走,不伴跛行,肢體活動不受限

    3、疼痛局部無紅、腫、熱等;

    4、無全身不適、發熱等表現。

    六、生長痛要不要補鈣?

    通常情況下,沒必要服用鈣制劑。原因有三:

    1、調查發現,下肢生長痛兒童的低血鈣發生率與健康兒童相仿。

    2、補鈣對生長痛的緩解并沒有幫助。生長痛的原因并不在骨頭,而是軟組織受牽拉造成的。

    3、食補效果遠遠優于藥補。生長痛患兒可通過牛奶、骨頭湯等補鈣,沒必要服用鈣制劑。服用過多的鈣制劑,兒童并不能很好地吸收,還可能產生一些不良反應。

    特別提醒,如果實驗室檢查發現缺鈣,就需要補充鈣制劑。

    七、要不要用止痛藥?

    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可以有效緩解生長痛。

    因為對乙酰氨基酚有一定的肝毒性,布洛芬可引起胃腸潰瘍和腎損害,所以作者不建議盲目使用鎮痛藥物。

    如果生長痛嚴重影響了正常活動、休息和學習,建議去醫院兒科就診,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合理使用鎮痛藥物。

    有幾種和生長痛狀況相類似的疾病:骨折、惡性骨癌、兒童白血病、青少年關節炎。因為寶寶年紀較小,難以表達自己的情感,這些疾病癥狀和生長痛也有類似之處。所以家長絕對不能忽略這種情況,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癥狀和體格狀況來進行診療。

    孩子生長痛怎么辦

    治療兒童生長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休息,除非孩子疼到不能忍受,醫生會開止痛藥。一般不需要特別治療。兒童生長痛屬于肌肉疼痛,伴隨孩子的成長也會慢慢遠離。大多數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后便不會再有生長痛,生長痛不會使關節變形,也不會留下任何后遺癥。孩子膝蓋或小腿有不舒適的感覺,就不要再勉強孩子進行運動,此時正確的做法應該讓肌肉舒展。接下來介紹幾種具體方法:

    兒童吃多西環素會影響長高嗎,多西環素對兒童的副作用

    1.對疼痛部位進行熱敷、按摩

    孩子活動一天下來,在晚上先給孩子進行足浴,熱水浸泡讓孩子腿部放松。隨后讓孩子處于一個舒服的環境,給孩子進行按摩,要注意按摩力度,緩解寶寶的不適感,可以給孩子緩緩唱搖籃曲,輕輕拍著孩子讓他入眠,孩子入睡后再離開。如果特別擔心,也可以和寶寶一起睡覺。

    2.轉移注意力

    孩子疼痛有時難以忍受,家長要將其注意力轉移,讓孩子忽略肉體上的疼痛。可以和孩子柔聲說話,或帶孩子一起做游戲,也可以給孩子講故事、玩玩具,做一些孩子喜歡讓他開心的事。

    3.避免劇烈運動

    小朋友往往活潑好動,不要制止孩子,可以讓孩子進行適量運動。但不能隨著孩子的性子來,要適時讓他休息,避免肌肉拉傷。

    4.補充維生素等營養素

    寶寶應該多攝取鋅、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素。孩子可以補充具有膠原蛋白的食物,像雞蛋、牛奶、骨頭湯等。補充維生素C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如青菜、柚子、蘋果等。有的孩子可能會挑食,寶寶媽媽可以把食物做的可愛一點,更能吸引孩子眼光,讓孩子產生食欲。孩子在此期間可能會缺鈣,但補鈣其實對生長痛沒有作用,因為孩子疼痛的部位并非骨頭,而是周圍軟組織。

    在孩子疼痛時,家長應在身旁陪伴,給予孩子精神支持,給孩子心靈上建筑愛的港灣

    分享治療寶寶腸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正確姿勢

    疳癥

    疳癥是由于小兒消化不良日久不愈發展而形成的,是一種因消化功能長期障礙、氣血耗傷、身體失養所形成的慢性慢性病癥。營養不良、佝僂病等病狀都屬于該癥的范圍

    其病的主要表現為:

    長期厭食、面色發青、身體消瘦、腹部脹大如鼓、或腹部凹陷如舟,頭發干枯發黃、皮膚干燥欠彈性、神疲乏力

    1補脾經400-600次

    穴位:脾經位于拇指外側緣或拇指螺旋面

    做法:順著拇指外側從拇指指尖推至指根

    作用:健脾胃、補氣血,多用于防止疳積、食欲不振、便秘等病癥

    2補腎經400-600次

    穴位:腎經位于小指末節螺紋面

    做法:由指根向指尖方向推為補腎經

    作用:補腎益腦、溫養下元(溫馨提示:腎經宜補不宜清)

    3揉板門30-50次

    穴位:位于手掌大魚際中部

    做法: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端揉孩子的大魚際,成為揉板門或運板門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多用于防治食積、腹脹、食欲不振

    4順運內八卦30-50次

    穴位:內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作畫圈狀

    做法:從乾宮起自兌宮止,順時針運,反復操作

    作用:形滯銷食,常用于食欲不振等病癥

    5推四橫紋3-5遍

    穴位:四橫紋即食、中、無名、小指第一指節關節橫紋處

    做法:將孩子左手四指并攏,以拇指端外側緣著力,從食指橫紋滑向小指橫紋

    適用:調中行氣、和氣血、消滯脹。多用于防治疳積、腹脹腹痛、消化不良

    6捏脊5-10遍

    做法:讓孩子俯臥、背部裸露,涂抹適量的潤膚介質(爽身粉),用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然后頂住孩子皮膚,拇、食前移,提拿皮肉、同時向上捻動,自尾椎兩旁(即脊柱兩側)雙手交替向前推自大椎(脖后突出部位)兩旁

    作用:調陰陽、理氣血,和肺腑、通經絡、強健身體。多用于防治疳積、嘔吐、便秘、泄瀉等病癥

    7摩涌泉30-50次

    穴位:涌泉穴位于足底,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足底第2、3跖趾縫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交點上

    做法: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指端揉30-50次

    作用:有滋陰退熱、降逆止嘔、理腸止瀉的作用

    小兒推拿3大好處

    1個好媽媽勝過10個家庭醫生

    給寶寶做推拿,最重要的作用其實就是未病先防。通過推拿,讓孩子氣血調和、經絡通暢、陰陽平衡,正氣充足,從而不生病、少生病,促進健康發育成長。

    親情療法,安慰孩子心神

    打針吃藥和媽媽溫柔的雙手按摩,這兩種感覺真是天差地別。這種精神上的安慰,對孩子康復的作用,其實是非常巨大的。小兒推拿不單是一種自然式的療法,更是一種親情式的療法。

    促進骨骼發育,快速長高

    中醫講“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對兒童來說也是生長增速的關鍵時期。世衛組織的調查也顯示,兒童在四季的生長是不同的,其中三四月份是生長發育的黃金月份,不讓孩子錯過一年中最寶貴的長個時機

    分享這樣喝奶粉很無知,你犯了幾條?

    本文旨在提醒大家注意,科學喂奶

    可以對照下,你犯了幾條?

    一、幾種奶粉長期混著吃

    家長過分擔憂奶粉的安全風險,或者太迷信營養互補的觀念,對單一奶粉缺乏信任,不敢堅持吃,擔心萬一該品牌出事了,寶寶容易受傷害,而同時吃幾款奶粉,都出事的可能性要小,所以同時給寶寶吃幾種奶粉,認為這樣能分擔風險,對寶寶好。這個邏輯好像投資一樣,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其實粉哥認為,這樣不對。此外,不同的奶粉營養有差異,確實存在一定的互補性,但長期混著吃也不對。

    畢竟,不同奶粉的營養成分略有不同,蛋白質、脂肪結構、礦物質含量等也有區別,寶寶腸道有個適應期,幾個奶粉混著吃,對寶寶腸道發育和消化不利,尤其是寶寶小的時候,腸道更加脆弱。如果家長確實不放心同一款奶粉,可以盡量選擇可靠的品牌,美譽度高的,然后食用五六個月后再考慮換另一款奶粉。

    最后,要特別說明一下,寶寶混合轉奶時間相對較短,1-2周即可完成,所以是可以的。

    二、不科學轉奶

    三、有一些家長給寶寶換奶粉,認為寶寶身體好,或覺得轉奶過程太麻煩,或者原有奶粉沒有了,就不科學轉奶。有些寶寶轉奶時正常,而有些寶寶會不適應,比如腹瀉、過敏、上火、不愛吃等。不管怎么說,因為奶粉的營養成分有別,兩種不同的奶粉不科學轉奶,都會造成寶寶腸胃不適,尤其是秋冬季節,天氣較冷,是寶寶腹瀉高發期,更加要注意科學轉奶,循序漸進,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四、三、奶粉里面加東西

    五、對于非母乳喂養的低齡寶寶,奶粉是主要的食物來源,沖調其實并不容易,準備涼白開、開水,溫水、按標準用量量取、沖調,測量水溫能否食用等,有些家長考慮到寶寶的口感喜好、或者為了方便省事,補充更多營養,索性在里面加東西,比如糖、巧克力、藥、米粉等,所以就會有奶粉里面能不能加糖,能不能加巧克力,喂藥時能不能加到奶粉里,奶粉和米粉能不能一起沖調等,但是考慮到寶寶味蕾發育,寶寶的消化吸收,以及對鈣的吸收等,不建議加糖和巧克力;此外,為了保障藥效,不破壞奶粉中的營養素,不給寶寶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建議用溫白開水給寶寶服藥,而不能加到奶粉;再則,關于奶粉和米粉沖調問題,之前已經說明過,不建議一起,除非米粉包裝上明確表示可以和奶粉一起沖調。

    喝奶就是喝奶,越簡單越好,不要弄復雜了

    四、寶寶不好,就怪奶粉

    寶寶比較脆弱,無論是否奶粉喂養,都存在生病或不好的可能,比如腹瀉、拉肚子(秋冬季節尤為常見)、感冒發燒、上火便秘、哭鬧不喝、頭發稀黃、牙齒晚長等,對于奶粉喂養的寶寶,家長會更加敏感和謹慎,在寶寶遇到問題時,更容易將矛頭對準奶粉,其實,這是不對的。需要家長理性和理解。

    同時作為奶粉銷售人員,自媒體人,也有責任和義務讓家長明白:不能神化奶粉,也不能妖魔化奶粉,奶粉就是一種食物,它遇水會溶解,受潮會變質,敞開會氧化,只是母乳不足或缺乏者的替代品,是寶寶的食物,就如我們吃的大米和面粉一樣,應該科學、客觀看待。

    99%以上的客訴與奶粉質量無關,多些理解,少些誤解

    五、讓寶寶喝濃奶

    這個一般是擔心寶寶喝不飽,或者誤認為奶粉沖濃營養更好,或者沒有注意沖調方式和濃度。如果奶太濃,滲透壓力高,容易引起高滲性脫水,對腸道粘膜有損傷。長期喂養濃奶粉會增加引發血低鈣血癥、消化道梗阻的概率,嚴重者甚至影響維生素吸收,引起佝僂病和缺鐵性貧血等

    六、過早替代了奶粉等

    七、寶寶奶粉到底喝到多大呢?粉哥要說的是,嬰幼兒奶粉是專門為0-3歲的嬰幼兒定制的,根據0-6個月,6-12個月,1-3歲的寶寶身體發育特點和營養需求研發而來,這個階段寶寶腸胃脆弱,消化和吸收能力有限,對優質的營養如蛋白質、糖類、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等需求較高,容易受到添加劑、香精香料等的影響,造成不好吸收、腎臟負擔,營養不良、味蕾發育不好等,但有些家長為了省事,或者表面上看著省錢,而停掉了寶寶的奶粉,改喝兒童乳酸飲料、鮮牛奶等。這里建議寶寶在3歲以內最好喝嬰幼兒奶粉,不要喝乳酸飲料、鮮牛奶等,有條件的情況下,建議喝到6-7歲,3-7歲這個階段是有專門的兒童奶粉的

    分享十一奶粉沖調有氣泡是什么原因?

    奶粉沖調容易起泡泡,有些奶粉多,有些奶粉少,有時多,有時少,為何?

    一、奶粉沖調會起泡?!

    平時奶粉沖調有少許泡泡比較正常,但偶爾也可能會遇到泡泡較多的情形,其實奶粉有起泡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其原因主要有:

    1、由于奶粉的溶液表面張力與粘度的緣故,攪動或沖調時或多或少會產生泡沫。

    2、奶粉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營養成分——蛋白質,它活性越強,就越容易產生泡泡。

    3、奶粉沖調時,如果水的溫度太高,盛裝奶粉的容器不夠光潔、形狀不夠規則,攪拌或搖晃的力度太大、方向不對,以及奶嘴孔過大等,也會產生氣泡。

    二、脂肪可以抑制發泡?

    前面說到起泡的原因,第2條則跟奶粉本身有關。蛋白質是營養成份,活性越高,泡泡越多;其乳清蛋白能使寶寶體格強壯,它哪哪都好就有一毛病:沖調時易產生泡沫。我們平時在攪雞蛋的時候,也會攪出許多泡泡來,這也是因為富含乳清蛋白的關系。

    你可能會問,奶粉里不是還有脂肪嗎?脂肪不是能抑制發泡嗎?雖然奶粉里會有脂肪,但是在生產過程中,脂肪會被均質化,在經過均質化之后的脂肪球已經小于1微米,被周圍的蛋白質覆蓋后,抑制發泡的功能會大大降低。所以,脂肪抑制發泡是不大能指望得上。

    三、泡泡過多,多半是沖調原因

    奶粉中如果含有大量氣泡,寶寶喝了以后確實不好。雖然由于自然原因和奶粉成分的原因,泡泡不可避免地會被產生,但其實這些原因產生的泡泡其實并不多。你可千萬別干出一杯奶粉沖出半杯泡泡還洋洋得意以為是蛋白質很豐富的事兒啊!

    我們前面講到的第3方面的起泡原因,這些在操作過程中或是選錯了哺喂工具而產生的泡泡,是完全不應該產生的——事實上,也是可以避免產生的。

    四、如何減少奶粉沖調過程中人為產生的泡泡呢?

    1、合適的水溫

    請詳細看奶粉的沖調說明,上面說多少度就用多少度,別生怕水溫不高溶不了奶粉,端著開水就往里面倒。

    2、別用非主流的容器

    你可以直接在奶瓶里沖奶粉,關鍵是要夠光潔,別到處都是邊邊角角,沖調前洗干凈,你如果試試用什么毛玻璃材質的,估計會沖出半杯泡沫。建議用主流奶瓶就好。

    3、盡量不用筷子之類的物品攪拌

    別害怕奶粉溶不了,舉著筷子或勺子就往里伸。這些可能不夠100%干凈,比如自身帶了灰塵神馬的,就超容易起泡。

    4、搖晃溶解有講究

    正確的沖奶粉方式是,雙手手掌夾緊奶瓶來回滾搓,記得是水平方向,千萬別蓋緊奶瓶上下猛搖一通。滾搓奶瓶時,力度也別太大,溫柔一點,泡泡就少一點。

    5、哺喂工具

    寶寶的奶瓶開口建議別太大,有條件的話,最好選防脹氣奶嘴、奶瓶。

    沖奶粉是個技術活,奶粉沖好了,可以先放一會,讓奶粉自然產生的泡泡自然消去,再拿去喂寶寶

    分享十二、寶寶這些“腸”識,你知道多

    寶寶腸道健康很重要,關系到免疫力和消化吸收,尤其是秋冬季節,寶媽們需要具備一定的寶寶“腸”識噢

    寶寶從誕生的那天起,圍繞著寶寶腸道的各種問題就不斷地困擾著年輕的爸爸媽媽。隨著寶寶奶量的上升,以及各種輔食的添加,寶寶嬌弱的腸道就開始不堪重負了,出現了各種問題,腹瀉、便秘、口臭、過敏、感冒、發燒等……

    0-3歲是寶寶胃腸道發育的關鍵期,胃腸道會承擔寶寶90%以上營養吸收的任務,和70%以上的免疫功能。舒適的胃腸道能讓營養的吸收利用率更高,有利于寶寶身體各方面的發育和成長,喚醒小寶貝自身生長潛能。腸道同時也是寶寶免疫力最前線,7成以上免疫力來源于腸道。在我們的皮膚、消化道、呼吸道內有數以億計的細菌,大約有400多種,益生菌是對我們人體有益的活性菌群。

    一、菌群平衡,寶寶腸道棒棒噠!

    寶寶的胃腸道功能、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抗力較弱,特別容易發生消化吸收及感染方面的疾病。在嬰幼兒階段,腸道菌群的平衡對健康很重要。

    益生菌能增加腸道內雙歧桿菌的數量,改善腸道內的微生態環境,防止有害病原菌在腸道內生長繁殖,從而達到有益健康的作用。

    二、3大作用,非“菌”不可

    1、提高寶寶自身抵抗力

    寶寶腸道承載了70%以上的免疫功能,良好的腸道益生菌環境,是保持腸道正常運轉,行駛自身免疫的重要保障。

    2、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寶寶腸道是由有益菌和有害菌組成的,腸道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加就會讓寶寶出現不適應癥,有益菌的占比很重要,這個腸道菌群平衡就需要益生菌的攝入。

    3、促進營養物質吸收

    食物的營養必須經過腸胃道內各種酶的水解,成為小分子才能被吸收。但人體靠胃和小腸的作用,還不一定能完全消化這些食物。這些未被徹底消化的食物,進入大腸后有益菌就能幫助其進一步消化,使人得到充分的營養。

    此外,益生菌可促使寶寶腸內有益菌的生長繁殖,產生各種有助于消化的酶類,如乳酸菌具有蛋白質分解活力,使蛋白質分解為肽類或游離氨基酸。碳水化臺物中的乳糖經乳酸菌發酵,分解成乳酸和人體能吸收的糖。由于有益菌的作用,寶寶才能得到較為全面的氮源和碳源。益生菌還能合成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如煙酸、B屬維生素等。

    三、優質益生菌的秘密

    1、看菌種/菌株

    寶寶的益生菌菌種最好是選擇含有乳雙岐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羅伊氏乳桿菌、動物雙岐桿菌等被衛生部認可的菌種。菌株是決定益生菌品質的“核心武器”。好的菌株能耐受胃酸、膽汁的消化分解,使菌株活著直達腸道發揮作用。目前能夠被寶寶吸收利用的益生菌共7個菌種,9種菌株。

    2、看活性和含量

    活性益生菌的數量很重要,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在國內還沒有相關的數據,但國際上一般的推薦食用量是每天1億cfu-100億cfu,可以根據自身寶寶的情況進行選擇。益生菌的活性跟生產保護技術、出廠后保存條件、沖調時水溫等都有很大關系。益生菌是否存活可以在顯微鏡下檢測出來,在產品的檢測報道上也會顯示出活性益生菌含量,益生菌包裝上也會對活性益生菌含量進行標注,比如40億cfu,60億cfu,100億cfu等。

    四、使用小TIPS

    1、益生菌最佳食用方法

    益生菌怕“熱”,容易因高熱失效,所以沖調益生菌的水溫需要多加注意,沖調的水溫應在37℃左右。而且要注意隨吃隨沖,減少益生菌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以保證其活性。

    2、益生菌最佳食用時間

    在寶寶胃酸分泌最少的時候使用益生菌,可以減少胃酸對益生菌活性的影響。因此,建議在每天早上空腹食用

    寶寶健康從腸道開始!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www489tv.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领导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在线观看| 搞黄网站免费看|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真实乱子伦xxxx仙踪|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视频|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无套护士丝袜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北岛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 波多野结衣变态夫妻|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口述| 91香蕉视频直播|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 freexx性欧美另类hd偷拍|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么公的又大又深又硬想要|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美女脱下裤子让男人捅| 国产国语对白露脸|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孕妇| 在线免费看片a| √天堂中文www官网| 无遮挡呻吟娇喘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污视频网站在线免费看| 免费的涩涩视频在线播放| 色多多网站入口| 国产四虎免费精品视频| 被吃奶跟添下面视频| 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youjizz麻豆|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