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次還會買美債嗎,中國會繼續拋售美國國債
近日美國多名高級官員陸續訪華,無非是想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管控分歧,避免軍事沖突,二是在經貿金融問題尋求合作,緩解自身經濟壓力。
但是從此前的七國集團峰會到這次的北約峰會,美國在中國周邊的軍事存在越來越強,針對臺海和南海的挑釁行為也日益頻繁。
就連基辛格都親自出馬了,美國政府仍然在上,在這種情況下,中美兩軍關系很難重回正軌。
王毅(圖右)會見訪華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而在經濟問題上,美國財長耶倫的訪華并沒有取得什么實質性的成果,對美國而言,雖然勉強避免了債務違約,但國內仍面臨通脹高企和經濟衰退,債務壓力依然巨大,尤其需要中國這種級別的債權國出手相助。
但是中方的態度也很明確,美國必須首先停止損害中方利益,回應中方關切。說白了,在經濟層面上,只要美國停止對華經貿打壓、科技圍堵,尊重中國發展利益,那么在債務問題上中美雙方完全可以談。
問題是現在美國既要中國買美債,又要打壓遏制中國發展,但天下并沒有免費的午餐,就連一直討好美國的日本最近也開始拋售美債了,何況是被美國三番五次挑釁威脅的中國。
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最新一期國際資本流動報告,美債的三大債權國在5月均進行了減持,其中日本減持了304億美元,中國減持222億美元,英國減持141億美元。
雖然日本是美國的盟友和最大債權國,但實際上日本的減持幅度最大,原因也很簡單,相比起討好美國,現階段日本更看重如何自保。
隨著美聯儲多次加息,日元大幅度貶值,對于一個高度依賴進口的國家的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引發了日本社會嚴重的生活成本危機。
美聯儲加息收割全球
更令日本擔憂的是,這次美國險些遭遇債務違約,而且美國的財政赤字仍在不斷擴大,照這樣下去,日本手中的美債遲早會大幅度縮水,為了降低風險敞口,日本現在也顧不上美國的三令五申了。
中國作為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美債債權國,減持美債的理由比日本更加充分,除了考慮經濟因素以外,中美關系的影響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最近拜登政府一方面尋求與中方溝通,另一方面又放風稱“要進一步推動對華經貿投資限制”,既然如此,那么我們就先下手為強,在債務問題上向美方施壓,迫使美國在對華政策上有所收斂,同時也是給美國提了個醒。
美國財長耶倫
對于中美之間的經濟合作關系,美國財長耶倫近日表示,希望在中美建立有效溝通渠道的同時進一步緩解中美緊張關系,并強調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一定不能“脫鉤”。
與此同時,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最近也呼吁美國當局不要升級對華出口限制,這都反映出美國政府將經濟問題政治化的行為已經引起了務實派和工商界人士的廣泛不滿和抵制,如果執意破壞中美正常經濟往來,美國必遭反噬。
對耶倫而言,最擔心的就是中美雙方既不能展開正常的經貿往來,中方還要債務問題上向美國施加壓力。而且不只是中國,全球數十個國家都開始加速推動“去美元化”進程,其中還包括大量的產油國,這無疑會進一步削弱美元的霸權地位。
多國紛紛拋售美債
與全球興起的去美元化進程相對應的是,人民幣的流通率卻在不斷提高,最近連印度都開始使用人民幣結算來購買俄羅斯石油。
雖然印度對華出口不高,人民幣儲備較少,但作為全球第三大原油進口國,印度使用人民幣采購石油無疑會加速對美元的替代作用。
再加上俄羅斯和海灣國家紛紛實行“向東看”的國家發展戰略,石油人民幣期貨實際上已經成功替代了部分石油美元功能。大部分主要石油出口國都開始青睞人民幣結算,減少了對石油美元的依賴。
沙特王儲薩勒曼會見拜登
例如最大產油國沙特已經在部分石油交易中直接使用了人民幣,并明確表示會在未來終結石油美元協議。實際上,造成全球去美元化加速這一趨勢的其實并不是別人,恰恰是美國自己。
盡管耶倫仍然對美元保持自信,但她也多次就拋售美債的趨勢發出警告,中國、日本等國家的拋售行動,也加速了美債面臨歷史級別的大崩盤,這是美國財政部解決不了,所以耶倫才極力反對“經濟脫鉤”。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進出口貿易國,假設一旦清空美債,勢必導致人民幣等替代貨幣脫穎而出,極大加速全球“去美元化”進程,如此一來,美國的金融霸權也就搖搖欲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