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指標有哪些,反映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指標有哪些方面
我們在觀察國家和全球宏觀經濟運行狀況,以及一些經濟金融事件的時候,首先要了解各種指標的含義,才能夠讀懂財經和金融評論。
我們可以關注一些宏觀經濟學家的微信公眾號: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中國金融雜志、 金融街混子、澤平宏觀、高善文經濟觀察、國宏高端智庫、宏觀經濟研學會等,通過日積月累的閱讀,我們的金融知識將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逐步培養起金融素養。
我國的官方統計部門和非官方的機構發布了各類統計數據。國家統計局是編制和發布統計數據的主要政府部門,央行、財政部、海關、外管局等部門分別負責金融、財政、貿易、國際收支等領域統計數據的編制和發布,政府管轄的各個交易所提供各類金融產品的交易數據。
我國主要統計指標分為七方面內容,分別是經濟活動、收入、對外經濟、政府部門、貨幣金融、價格、以及人口與就業。
第一部分經濟活動指標包括生產、投資、消費、存貨等支 出指標,以及經濟中最重要的房地產部門,此外,PMI和新公布的服務業指數也包括在其中。
第二部分收入指標包括企業、居民和政府部門的收入及相關指標,分別對應企業利潤,居民工資和收入,以及財政收入。財政支出、政府部門存款和債務也包含在這一部分。
第三部分 對外經濟指標包括對外貿易和投資,國際收支平衡表和國際投資頭寸表,以及外匯和外債等 指標。
第四部分政府部門介紹了政府的財政情況。
第五部分貨幣金融指標既包括貨幣、信貸等數量指標,也包括利率、匯率等價格指標,并且討論了主要貨幣政策工具。
第六部分包括 通脹和房價等價格指標。
第七部分包括人口和就業指標。
經濟活動
一、生產
(一) 國內生產總值(GDP)GDP是本國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衡量國內生產活動最全面的指標,也是中國宏觀經濟最重要的指標。
GDP有三種統計方法: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角度反映GDP總量及其構成。我國年度GDP核算是生產法和收入法兩種方法綜合的結果,并且以收入法為主, 農業等個別行業采用生產法統計。國家統計局單獨發布支出法GDP總量和結構。
GDP三種核算方法如下:1)生產法從生產過程中創造的貨物和服務價值中剔除中間貨物和服務價值得到增加值。
2)收入法從生產過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對生產活動成果進行核算。收入法核算將增加值分為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余四個組成部分。
3)支出法從生產活動成果最終使用的角度計算GDP。最終使用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以及貨物和服務凈出口三部分。
在貨幣金融學中,我們一般認為GDP用Y表示,Y=C+I+G+NX,C為居民消費,I為企業投資,G為政府購買,NX為凈出口。
(二)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工業增加值工業企業創造的增加值,月度統計只包括以上工業企業,主業 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國家統計局公布規模以上工業加信道,一定 時期工業企業生產物量增長速度,
由于加全面的GDP數據按度發布,工業增加值是觀察月度經行## 指標,盡管過去幾年工業占經濟比重有所下降,工業增加值仍然占GDP的三分之一左右。
工業包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天然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三個門類,下分# 大行業,規模以上工業統計采用全面調查的方法,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報;#模以下工 業企業采用樣調查的方法
(三) 服務業生產指數服務業生產指數是指除價格因素后,反映服務業報告期相對于基期的產出變化,#務 業生產指數在反映短期服務業企業市場經濟活動的勢變化,而現行GDP核算中服務業 加值則是反映服務業季度的變化情況,第一個能夠及時反映服務業經濟活動度月度變化的綜合性指標。
二、采購經理指數(PMI)(一) 官方PMI
采購經理指數(PMI):是通過向企業采購經理發布調查問卷,根據調查結果匯總、編制 而成的指數,涵蓋企業采購、生產、流通等環節,是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PMI指數是擴散指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高于50%反映經濟擴張,低于50%反映經濟收縮。
官方PMI由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發布,包括制造業和非制造業PMI 指數。官方PMI指數過去是在下一個月的1日發布,從2017年4月起提前至當月最后一天發 布。PMI是每個月最先發布的月度經濟數據,具有較強的時效性。
制造業PMI指數比非制造業PMI受到更高關注,因為制造業和經濟周期關聯度高,并且制造業作為可貿易部門,對全球經濟影響更大。但是隨著服務業占經濟比重增加,非制造業PMI的重要性也在提升。
(二) 財新PMI財新PMI由財新傳媒和Markit公司聯合發布,該指標曾冠名“里昂證券PMI”和“匯 豐PMI”,2015年8月起更名為“財新PMI”。財新PMI和官方PMI概念類似,主要區別 是調查企業樣本不同。財新制造業PMI調查覆蓋500多家制造業廠商,財新服務業PMI調 查覆蓋400多家私營服務業公司。Markit除了發布制造業PMI指數和服務業PMI指數之外,還發布同時包含制造業和服 務業的綜合PMI指數。
三、投資(一) 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也叫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在一定時期內完成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和相關費用的總規模。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度統計數據包括計劃總投資額在500萬元及以上的固定資產項目投資,全部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和農村住戶固定資產投資;月度統計數據不包括農村住戶固 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對于長期和短期經濟增長都有重大影響。從長期看,固定資產投資積累后形成資本存量,提升長期經濟增長潛力;從短期看,固定資產投資構成總需求的拉動因素之 一,影響短期經濟波動。
(二)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支出法GDP)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指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固定資產減去處置的固定資產的價值總額。固定資產指通過生產活動生產出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的資產,不包括自然資產、耐用消費品、小型工器具。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分為有形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和無形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有形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包括住宅、其他建筑和構筑物、機器和設備、培育性生物資源。無形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包括研發支出、礦藏勘探、計算機軟件等知識產權產品的價值獲得減去處置。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是支出法GDP的組成部分。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在固定資產投資的基礎上做了調整,由于固定資產投資存在高估,因此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更接近中國的投資總量的真實水平。
四、消費
(一)最終消費支出(支出法GDP)最終消費支出指常住單位為滿足物質、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從本國和國外購買貨物和服務的支出,但是不包括非常住單位在本國的消費支出。最終消費支出分為居民消費支出和政府消費支出:
居民消費支出指常住住戶在一定時期內對于貨物和服務的全部最終消費支出。居民消費支出除了直接以貨幣形式購買的貨物和服務消費支出外,還包括以其他方式獲得的貨物和服務消費支出,即所謂的虛擬消費支出。居民虛擬消費支出主要包括:單位以實物報酬和實物轉移的形式提供給勞動者的貨物和服務;住戶生產并由本住戶消費了的貨物和服務,虛擬服務消費支出指住戶的自有住房服務和付酬的家庭雇員提供的家庭和個人服務;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務。
政府消費支出包括政府部門為全社會提供的公共服務的消費支出,以及免費或以較低價格向居民住戶提供的貨物和服務的凈支出。最終消費支出是支出法GDP核算衡量消費的指標,反映中國總體消費情況。
(二)居民消費支出(住戶調查)住戶調查中的居民消費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滿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費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現金消費支出,也包括實物消費支出。
住戶調查數據按季度發布,比支出法GDP核算中的最終消費和居民消費發布頻率更高。 國家統計局公布居民消費支出的同時,也公布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費支出的構成。消費支出統計分成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務八大類。
(三)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指企業或單位通過交易銷售給個人和社會集團的非生產、非經營用的實物商品金額,以及提供餐飲服務所取得的收入金額。個人包括城鄉居民和入境人員, 社會集團包括機關、社會團體、部隊、學校、企事業單位、居委會和村委會等。
五、存貨(一) 存貨變動(支出法GDP)存貨變動指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擁有的存貨實物量的變動的市場價值,即期末價值減期初價值的差額,再扣除當期由于價格變動而產生的持有收益。存貨變動是短期經濟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支出法GDP中的存貨變動統計較為全面。
(二)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是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報告期末已經加工生產并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可以對外銷售的制成產品。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和支出法GDP中的存貨變動指標的概念不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是存量指標,而GDP存貨變動是流量指標。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是GDP存貨統計的一部分,與支出法GDP存貨變動之間具有較高的相關性。GDP存貨變動按年度公布,并且較晚發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按月發布,可以更加及時地觀察存貨的變化。
六、房地產(一) 房地產開發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報告期內完成的全部用于房屋建設工程、土地開發工程的投資額以及公益性建筑和土地購置費等的投資。
房地產開發投資是固定資產投資中重要的組成部分,2018年房地產開發投資約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18.9%,GDP的13.4%。除了對GDP的直接拉動外,房地產投資對鋼鐵、水泥等上游行業有很大影響。
(二) 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商品房銷售面積指報告期內出售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總面積(即雙方簽署的正式買賣合同中所確認的建筑面積)。
商品房銷售額指報告期內出售新建商品房屋的合同總價款(即雙方簽署的正式買賣合同中所確認的合同總價)。
利用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可以計算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商品房銷售收入是房地產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對房屋新開工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具有領先作用。
房地產銷售對上下游行業(如鋼鐵、水泥、家具、裝修等)有一定的領先作用。居民購房資金除了一定比例的首付款之外,其余資金來自銀行貸款,因此商品房銷售對信貸也有較大影響。
(三) 房屋新開工面積房屋新開工面積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報告期內新開工建設的房屋面積,以單位工程為核算對象。房屋新開工面積不包括上期開工并且跨入本期繼續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積以及上期停建和緩建而在本期復工的建筑面積。房屋的開工以房屋正式開始破土刨槽(地基處理或打永久樁)的日期為準。
房屋新開工面積對于房地產開發投資具有一定的領先作用。
(四) 土地購置面積和成交價款土地購置面積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報告期內通過各種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面積。土地成交價款指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土地使用權交易活動的最終金額。在土地一級市場上,土地成交價款是指土地最后的劃款、“招拍掛”價格和出讓價;在土地二級市場上, 土地成交價款是指土地轉讓、出租、抵押等最后確定的合同價格。
土地成交價款和土地購置面積同口徑,兩個指標相除可以計算土地平均購置價格。土地購置面積反映開發商對于未來房地產市場的判斷,同時也受到政府土地政策的影響。土地購置面積對于房地產市場的供給有一定的領先作用。
七、工業產能利用率產能利用率是指實際產出與生產能力(均以價值量計量)的比率。其中,實際產出為工業總產值;生產能力是指在勞動力、原材料、燃料、運輸等保證供給的情況下,生產設備(機械)保持正常運行,企業可實現的、并能長期維持的產品產出。
產能利用率可以衡量工業及各行業的景氣程度,對判斷經濟周期有參考價值。
收入
一、企業收入(營業盈余(收入法GDP)營業盈余指常住單位創造的增加值扣除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和固定資產折舊后的余額。它相當于企業的營業利潤加上生產補貼,但是要扣除從利潤中開支的工資和福利等。營業盈余衡量資本要素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獲得的收入。
(二)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的經營成果,是生產經營獲得的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耗費后的盈余,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盈虧總額。
工業企業利潤和企業部門總體盈利狀況有較高的相關性。由于工業企業利潤按月發布, 可以更為及時地觀察企業盈利情況的變化。
(三)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利潤總額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利潤總額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指標概念類似,但統計范圍 不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利潤總額反映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實現的盈虧總額。
該項統計所包含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指中央管理企業、中央部門和單位所屬企業以及 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但不含國有金融類企業。
財政部公布的國有企業利潤數據不包括金融機構,但是包括工業以外的其他行業,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互為補充。
(四)上市公司利潤上市公司生產經營獲得的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耗費后的盈余。
二、居民收入(一) 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指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在報告期內人均工資所得額。工資收入是城鎮居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同時也是企業部門的成本。
城鎮單位就業工資統計為全面調查,統計范圍為城鎮非私營單位,具體包括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經濟、港澳臺投資經濟等單位,不包括私營和個體單位。
(二) 農民工月均收入農民工月均收入指戶籍在農村,在本地從事非農產業或外出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勞動者的月均收入。
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沒有覆蓋全部城鎮就業。農民工調查提供了補充信息,有助于更全面地掌握城鎮居民的工資水平。
(三)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包括現金收入和實物收入, 統計局公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按收入來源可分為工資性收入、經營性凈收入、財產性凈收入和轉移性凈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平均工資更全面地反映了居民的綜合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