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時代意義、《-

    首頁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時代意義、《-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時代意義、《-

    健康中國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引起了世界對衛生和健康問題的深切關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2016年10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布,2019年7月,《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發布。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

    今年3月,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健康中國行動2023年工作要點》,6月,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舉辦“2023健康中國傳播大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等部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日前聯合發布了《衛生健康藍皮書:中國衛生健康發展評價報告(2022)》,嘗試為我國的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原文:共同繪制健康中國精彩畫卷

    作者 | 本報記者 田 川

    圖片 | 網絡

    中國衛生健康事業穩步向好

    健康是人類永恒的追求,連著千家萬戶的幸福,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醫師數量已達到428.7萬人,千人口醫師數達到3.04人,數量接近發達國家醫師配置水平;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升,從10年前的8.8%提高到2021年的25.4%;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2歲,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0.3億人,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數增加到13.6億人,并建立起基本與國際接軌的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監管制度。我國批準上市新藥的數量占全球比例達到了15%,其中,本土生物醫藥企業在研新藥管線占全球的33%,數量位居全球第二。

    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根本目的,共建共享是建設健康中國的基本路徑。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指出,健康中國建設的主要任務包含了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和發展健康產業。落實健康中國行動,要圍繞三大任務,包括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素、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以及防控重大疾病。在取得疫情防控勝利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建立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和人民健康的基礎性防控體系,完善衛生健康體系建設,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與衛生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張勇談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已從“能看病”發展到“少得病”、“不得病”,從“治已病”轉向“治未病”,這不僅對政府的衛生健康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凸顯出公眾和個人在衛生健康發展中的作用。

    我國在衛生健康領域不斷發力。2013~2020年,我國衛生健康總體發展狀況不斷優化,衛生健康資源、衛生健康環境、衛生健康投入、衛生健康管理、衛生健康水平五大方面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從總指標數據來看,2013~2020年,我國衛生健康總指標穩步改善,2020年指標值為89.3,較2013年的49.6增幅達80.04%。從增速來看,歷年總指標增速均保持在5%以上,2015年增速最高,達14.3%;2020年增速次之,為10.52%,較上一年度增速提升2.64個百分點。衛生健康資源、衛生健康環境和衛生健康水平三個一級指標在8年間的總體變化趨勢與衛生健康發展總指標相近,呈逐年遞增態勢,且均在2020年達到峰值。

    省級地區衛生健康發展總排名。對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進行測算,得到省級地區衛生健康發展總排名,排在前10名的是北京、上海、浙江、內蒙古、江蘇、吉林、四川、陜西、湖南和廣東。需要說明的是,每項指標分數為標準化計算后用以橫向比較的分數,只體現排名和相對差距,不體現該指標的絕對發展水平。從省級地區看,衛生健康發展水平呈現一定區域化特征。從四大板塊總體平均分來看:東部地區得分最高,大部分省級地區衛生健康發展水平較高;西部地區平均發展水平最低;東北地區和中部地區處于中間層次。

    戰略性產業服務健康中國

    各地衛生健康發展各有亮點,但仍然任重道遠,需下大力氣做好補短板工作,推動公共衛生服務供給水平與需求相匹配。當前,我國在衛生健康發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體現于,以藥養醫體制機制在造成社會資源浪費的同時,也增加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量;創新藥進入醫保報銷目錄的價格談判,與鼓勵創新存在一些矛盾,等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應該從戰略的高度鼓勵創新。

    多年來,我國組織實施了“重大新藥創制”和“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兩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獲批上市一類新藥達80個,是專項實施前的16倍,有力推動我國新藥研發由仿到創、醫藥產業由大到強的跨越式發展。生物醫藥是最有可能讓中國的創新技術和產品走向世界、服務全人類的產業,是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

    “中國發展生物醫藥有人口多、市場規模大、臨床試驗成本低、選擇受試者相對容易的優勢,但也存在基礎研究薄弱、居民收入水平低、市場承受能力有限等劣勢。”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畢井泉強調,我們應當充分認識中國創新藥的商業模式和穩定市場預期的重要性,從戰略的高度支持創新、鼓勵創新,推動高質量和高效率的監管,建設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加強各國科學家、產業和監管部門的合作。

    加快現代藥品流通體系建設,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供產業支撐,意義重大。近年來,藥品流通企業快速發展壯大,但由于推行“集中帶量采購,量價掛鉤,招采合一”政策,藥品物流的利益空間大幅壓縮。普遍存在的醫療機構拖欠藥款的現象,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使藥品流通企業處于價值鏈弱勢地位的矛盾凸顯。

    從藥品流通行業發展潛力及總趨勢看,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產業分工進一步細化,產業滲透發展、融合發展、跨界發展將開拓新價值空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張大衛告訴本報,藥品流通企業需調整戰略資源配置,重視規模化經營和專業化協作的關系,擴大增值服務,深耕區域市場,重視業態創新,向產業鏈的上游和下游延伸業務,減少管理層級,與金融部門合作,建立適用的供應鏈金融平臺,提升自己的市場議價能力。

    健康中國建設也離不開中醫藥學,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中醫中藥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南陽市規劃,到2025年,建設優質、高產艾草種植基地10個,全市艾草種植面積增至35萬畝,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200家、億元以上企業有15家,全行業綜合產值由110億元增至300億元。通過用科學手段來培育中藥種植,并推廣種苗繁育的標準規范制定,從而塑造了“南陽艾”品牌。

    此外,還要盡快補齊基層短板,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市縣一體、縣鄉一體、鄉村一體。在城市加強城市醫療集團網格化布局,健全醫保總額付費、結余留用激勵機制,實現提標擴能,為居民提供預防、治療、康復等接續性醫療服務。建設更多人財物統一管理、醫保基金打包支付、覆蓋轄區內所有鄉鎮衛生院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

    探索未來衛生健康發展方向

    下一步,構建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至關重要。要對包括疫情防控、應急保障、醫療救治、慢病管理、健康服務、健康環境、產業體系、人才培養、國際合作體系等進行系統設計。依托各等級的中心城市(鎮),構建不同的公共衛生網絡節點,形成合理的圈層結構,為周邊特別是農村地區提供公共衛生保障。

    優化衛生健康資源布局。應加快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加強區縣社區和基層衛生院與配套資源建設,促進城市區縣衛生機構和資源形成合理結構,推進城區內優質醫療資源向社區下沉,促進城鄉之間衛生醫療資源平衡發展。要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和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推進“一老一小”健康服務領域項目建設,實現“老有康養”“幼有優育”。

    例如,上海市創建了“醫院—社區一體化糖尿病管理模式”。將城市社區作為糖尿病防控的主戰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糖尿病管理小屋”,建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檔案管理,在開展基本診療的同時進行患者個體化咨詢、糖尿病并發癥篩查和醫院轉診。實施結果顯示,通過糖尿病管理,社區居民血糖達標率由8.9%上升至31.8%。

    強化衛生健康管理。慢性病也是基層醫療工作的重點關注對象。隨著慢性病成為主要疾病負擔,居民慢病管理的健康需求持續增加,應提升基層慢病防治水平和醫療管理能力。“到2030年,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告訴記者,慢性病防治通過綜合施策,取得了顯著成效,2015-2022年,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降幅達17.8%。

    目前,浙江省寧波云醫院引入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對輔助診斷、鑒別診斷、檢驗項目推薦、檢查項目推薦、用藥方案、手術方案做出提醒,提高基層臨床診療能力。山東省平陰縣建立了全縣慢病診療機器人系統,提升醫生診療能力。安徽省實施“智醫助理”民生工程項目,運用醫學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包括慢病管理在內的基層衛生健康服務。

    加大衛生健康投入。推動醫藥工業創新發展,鼓勵新藥研發創新和使用,加快臨床急需重大疾病治療藥物的研發和產業化,支持優質仿制藥研發。健康照護消費新市場的激活必然增加就業創業空間。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公認的標準,每3個失能半失能老人需要1個合格健康照護人員陪護,僅我國4700萬名失能半失能老人就需要1500多萬名健康照護人員提供服務。要加強職業衛生復合型人才培養、藥師隊伍建設和配備使用。

    全面提升傳染病防控能力建設。針對公共衛生突發傳染病,建立呼吸疾病三級預防體系,提升呼吸疑難病癥診治能力,建設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PCCM)醫師培訓體系,建設國家呼吸臨床研究平臺、推進PCCM規范化和呼吸專科醫聯體等建設。積極構建平急結合的醫療救治體系,適當增加重癥監護治療病房(ICU)床位、120急救等力量,健全突發傳染病情況下分工管理體系,建立梯度收治病人機制和雙向轉診機制,加強多學科救治機制和能力建設,有序開展基礎疾病重癥患者和傳染病重癥患者等收治工作。

    文章為社會科學報“思想工坊”融媒體原創出品,原載于社會科學報第1866期第1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本期責編:宋獻琪

    拓展閱讀

    對策 | 健康中國視域下如何減少兒童屏幕暴露

    時評 | “健康中國”夯實現代化強國之基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www489tv.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免费h成人黄漫画嘿咻破解版| 99re国产精品视频首页|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 激情五月综合网| 国产免费无遮挡精品视频| 91免费国产精品| 尤物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男女啪啪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丰满麻豆videossexhd| 1024在线播放| 女子初尝黑人巨嗷嗷叫|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欧美日韩亚洲另类| 免费高清日本中文| 葫芦里不卖药葫芦娃app|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jizz黄色片| 扒开两腿猛进入爽爽视频| 久久青草91免费观看|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yellow字幕网在线播放不了|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在线| 亚洲伦理一二三四| 波多野结衣bt| 免费观看的a级毛片的网站| 色网站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69视频免费观看l| 天天操2018| 三级国产女主播在线观看| 日本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久草视频在线资源| 欧美性白人极品hd|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男人操女人视频网站| 十七岁免费观看高清| 老司机成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