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一買就虧3%、港股通的股票有哪些
滬港通開通首日,外資搶籌瘋狂,內資謹慎。午市交易時段,開盤近1小時,滬股通130億額度即用盡,也就是說,外資今日僅花了3個半小時就將打光。漲幅居前的個股包括大秦鐵路、晉車西軸、唐山港等“一帶一路”相關個股。
南向方面,港股通額度目前為8979萬元,還剩85%的單日額度,人和商業、波司登、雨潤食品等消費類股領漲。
對于今日內資買入港股通遇冷,有傳言稱一大重要原因是港元和人民幣匯差提升交易成本造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內地投資者買賣港股通股票,以港幣報價成交,而實際支付或收取人民幣。因此,需將成交貨幣按貨幣匯率換算為人民幣。每日交易開始前,中國結算受到港股通結算銀行提供的當日交易參考匯率后,通過上交所官網公布。
而根據上交所今日公布港股通的參考匯率,每港元兌人民幣買賣價分別為0.7671及0.8145。根據中登與港股通結算銀行的安排,換匯行是根據“T-1”(即上周五)下午5時半,由金融數據供應商提供的CNH買入和賣出平均價為中間價,并以該CNH中間價上落3%波幅為港股通投資者的換匯參考價,今日港股通交易的換匯定價將在波幅之內。
記者據此做了一個簡單的計算,投資者花費50萬元買入港股標的,以0.8145換匯價計算,港股資產變為61.38萬港元,一旦投資者執行賣出,換回人民幣后,原始金額縮減為47.09萬元,也就是說,即便所買港股通標的沒有漲跌,由于匯率原因,一買一賣就已經虧損2.9萬元,虧損幅度為5.82%。
對于上述分析,券商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情況確實存在,是今日港股通遇冷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