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政治教育授課創新(部隊政治教育課)
原標題:第72集團軍某旅某營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人人當教員 處處是課堂
“各位戰友,大家好!我的正前方是抗日英雄黃驊的雕像,黃驊市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1月上旬,正在家里休假的第72集團軍某旅某營戰士石雙印來到河北省黃驊市博物館,當起“網上教員”,一邊參觀一邊為營隊官兵直播講解。
這是該營創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縮影。他們依托旅隊信息化平臺搭建“云課堂”系統,邀請回家休假的官兵,以視頻直播形式,講述家鄉紅色故事、介紹家鄉新風新貌,官兵們不僅可以實時看到直播畫面,還能通過彈幕與“主播”留言互動。這樣的教育形式,受到大家好評。
“讓受教育者擔任教育者,既調動了官兵參與積極性,又提升了教育課堂親和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談到讓休假官兵擔任“網上教員”的初衷,該營教導員講起一件往事——
有一段時間,他在為全營官兵上教育課時發現,個別戰士無精打采,無論是PPT演示,還是視頻回放,都難有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那天,正在江西老家休假的干部賴裕打來電話,說他剛參觀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特別是重走先輩們的革命足跡,讓他深受教育、感慨良多。
掛掉電話,一個念頭在教導員腦海中閃過:每名官兵的家鄉都有不同的歷史文化資源,何不依托休假官兵,將這些鮮活素材搬上教育課堂?
說做就做。他邀請賴裕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帶領全營官兵“登上井岡山,重走紅軍路”,重溫那段烽火歲月。休假返營后,賴裕又將他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的見聞和感受制作成短視頻,為連隊官兵上了一堂教育課。“讓身邊人講身邊事充滿吸引力,我們更愛聽。”該連一名戰士說。
人人當教員,處處是課堂。“直播+短視頻”的授課模式成為該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亮點,受到旅領導肯定。據了解,雖然休假官兵參與熱情很高,但該旅還是對這一創新做法作出規范,避免相互攀比,減少對官兵休假的干擾。(陳 凱 桂方青)
(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