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極限戰”

    首頁 > 資訊 > 國際 > 正文

    俄烏“極限戰”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曹然

      發于2025.2.24總第1176期《中國新聞周刊》雜志

      三年了……傷亡,是士兵每天要拆解的盲盒。

      廣闊的田野和錯落的廢墟間,奔跑的醫療隊時刻都有被無人機發現而陣亡的危險。士兵們只能祈禱,負傷時能趕上惡劣的雨雪天氣。因為氣象條件越差,敵軍無人機飛得越少,傷員才有被安全轉移的機會。

      他們一旦陣亡,則只能寄希望于戰友在敵軍無人機的盯梢中拖回遺體。最好不要死在交火線上,因為雙方都會在“摸得著”的對方士兵遺體上布置誘雷,以期擊殺死者的戰友。對于烏克蘭士兵來說,他們最不想被俄方的“滑翔炸彈”瞄準:這種炸彈威力巨大,被擊中的人“不會留下任何尸骨”。一旦沒有物理上的“陣亡”證據,被記錄為“失蹤”而非“陣亡”,家屬能拿到的撫恤金將大幅減少。

      從2022年2月24日俄軍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開始,俄烏沖突已歷三年。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RUSI)總結稱,戰爭第一年,雙方都展開了機動性很強的攻擊與反擊;第二年,戰線逐漸穩固,戰事進入僵局;第三年,戰爭進入了單純的消耗階段,“重點是對敵方造成最大傷害,而不是自己取得突破”。

      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學術主任安德烈·科爾圖諾夫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迄今為止,俄烏雙方依然都認為戰場上“優勢在我”,期待通過進一步軍事行動,占據政治談判的有利位置。這也意味著,戰爭最殘酷的階段仍在進行中。而戰線兩端,無論是部隊的士氣還是戰斗的殘酷性,都已經逼近極限。

      是“無人戰爭”,也是最原始的戰爭

      空中,無人機進行遠程偵察;地上,無人車掃除前進路線上的地雷。緊接著,無人車和攻擊型無人機共同打擊敵方目標。長相類似全地形車的4×4小型無人車,10車為一組,目標是敵人的指揮中樞,“被摧毀一輛,另一輛立刻跟上”。整個行動調動了數十個無人設備,但沒有人類士兵出現在前線。

      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烏克蘭戰場上的真實一幕。2025年1月,在國際裝甲車輛(IAV)會議的一次閉門會中,烏克蘭官員披露了烏軍在2024年年底于哈爾科夫附近展開的這次行動。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第一次“全無人地空協同攻擊”。其中使用的攻擊型無人車,是2024年剛剛研發的新品。

      無人武器的使用,在俄烏戰場已不是新鮮事。2022年以來,烏軍使用無人艇攻擊克里米亞大橋,用蘇聯時代的老式無人機深入俄羅斯內陸,甚至攻擊到莫斯科的目標,一度引發全球震動。在前線,無處不在的FPV無人機(帶攝像頭的無人機)讓戰場變得透明。2025年2月,歐洲軍工企業Helsing宣布,烏克蘭政府又向該公司追加了6000架攻擊型無人機的訂單。

      不過,戰事進入2024年,俄軍士兵發現,他們在戰場上最常遭遇到的無人機,不是從蘇聯倉庫中翻出的舊貨,也不是歐美制造的先進武器。一線烏軍使用的無人機越來越多來自“小作坊”。2024年,烏克蘭國防部和數字化轉型部成立了一個聯合資助平臺,為各種小型公司提供每家數萬美元的小額資助,以此保證前線無人機的生產供應。

      新的“家庭作坊”軍工體系基于一個判斷:這場戰爭中的無人機對抗,“數量就是質量”。烏克蘭軍方統計稱,60%到80%的烏軍無人機在沒有取得任何戰果時就已被擊落,雙方每月損失無人機各超過萬架;但與此同時,俄軍在戰場上損失的人員裝備,60%到70%都是烏軍小型無人機造成的。

      這場“機海大戰”,反制方式也很簡單粗暴。有烏軍指揮官披露,2024年初,俄軍在每個陣地部署的無人機信號干擾器最多為6個,它們共同向烏軍無人機發送偏差的衛星信號。烏軍因此將無人機設定為:不使用來自少于7個衛星信號的導航數據。

      但到2024年底,單個陣地上俄軍部署的干擾器已增加到15個。有前線記者注意到,從哈爾科夫到赫爾松,前線附近的任何GPS信號都非常不可靠,常常因為電子干擾而偏離數公里。

      蘭德公司(RAND)高級分析師、美國海軍退役軍官尼古拉斯·約翰遜指出,通常來說,電子干擾戰對于技術程度較高的部隊產生的負面影響更大,但俄烏戰場“向我們展示了比以往更多的信號”。這給雙方都帶來了巨大挑戰。在此背景下,操控最簡易的小型無人機,在陣地前3公里的范圍內尋找和擊殺目標,比深入敵方陣地的“遠程”打擊要有效得多。

      對烏軍而言,這種回歸簡單、原始的無人機使用方式,是最有效的防御。據烏克蘭國防戰略中心觀察,到2024年夏季之后,面對漫天的無人機,俄軍步兵已經很難在坦克和裝甲車的掩護下抵近烏軍陣地。

      一些俄軍部隊開始改用全地形車和摩托車,試圖以更靈活機動的方式突破無人機的追殺。但這只是權宜之計,很多時候依然無法避免被無人機火力攔截。

      俄軍的推進效率由此受到了極大影響。2023年10月到2024年2月,俄軍歷經5個月鏖戰,取得阿夫杰耶夫卡之戰勝利。2024年7月,俄軍試圖以同樣或更高的效率,占領頓涅茨克重鎮波克羅夫斯克,至8月時推進到距城市僅10公里處。但激戰5個多月之后,俄軍才于2025年1月6日宣布占領了波克羅夫斯克的“南大門”庫拉霍夫。截至本文發稿時,雙方仍在波克羅夫斯克近郊對峙。

      然而,俄軍緩慢但成功的推進,也意味著,使用無人機并未在根本上改變烏克蘭軍隊在戰場上的不利地位。首先,除了“家庭作坊”的廉價貨外,烏軍的先進無人武器和先進戰斗機、主戰坦克一樣,因數量稀缺而無法影響戰局。以剛剛“驚艷亮相”的全地形攻擊型無人車為例,它們需要10輛編組以發揮戰斗效能。但美國軍事媒體《防務前線》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到2025年年底,烏軍能裝備的此類無人車總數,也只有200輛。

      至于“機海戰術”下的小型無人機,雖然能遲滯俄軍進攻,但只有和炮兵、步兵協同行動,才能實現整體防御的目標。目前,烏軍大多數旅都配備了無人機連或營,二線還有專門的無人機部隊負責分段支援40至70公里寬的戰線,但配套的炮兵卻并未跟上。

      2024年11月到2025年1月,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的團隊訪問了頓涅茨克和哈爾科夫前線的5個烏軍旅前線陣地。他們記錄了指揮官的抱怨:想用小型無人機“制服”1輛俄軍坦克要花費好幾個小時、損耗好幾架無人機,而無人機引導下的兩分鐘炮火覆蓋,一次就可以直接摧毀四五輛坦克。

      “然而,當我通過無線電向炮兵報告敵人的位置時,經常聽到的回答是:‘我們的彈藥用完了。’天啊,早上10點就沒彈藥了?”一位烏軍指揮官說。烏克蘭歐洲盟友的工業能力已達到極限,烏軍在2023年收到155毫米炮彈約160萬枚,2024年則為150萬枚。進入2025年新年,前線的炮彈供應被進一步減少,上級給出的理由是“儲存彈藥,對沖未來政治談判期間供應中斷的風險”。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前線,俄軍的炮火覆蓋從未停止。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統計稱,2024年俄軍損失了約1400輛主戰坦克,但在年內制造和翻新了1500多輛主戰坦克。雖然翻新庫存戰車的質量不如2022年2月戰事開始時的那些新裝備,但這顯示出俄軍的裝備供應沒有出現短缺。

      俄軍還用各種老舊炸彈改裝成滑翔炸彈。這是一種通過自主導航滑行進行遠程精準打擊的制導炸彈,能從遠離前線的后方發出,摧毀絕大多數敵方的防御工事。烏軍至今沒有找到有效的應對措施。由于行之有效,俄羅斯正在將滑翔炸彈的產量從2024年的4萬枚提升到2025年的7萬枚。

      過去一年,遠程導彈、F-16戰斗機、洲際彈道導彈等先進武器投入戰場。相比之下,烏克蘭的“家庭作坊無人機”與俄羅斯的“土制滑翔炸彈”都顯得簡陋,都曾被對方嘲諷為“敵軍已陷入絕望”才使用的武器。但現在,正是這些最廉價的武器,成為俄烏雙方在當前消耗戰中取得主動權的關鍵。

      從庫爾斯克到頓涅茨克,幾乎每天清晨,俄軍組成8人左右的小隊,走過3公里在無人機覆蓋下“完全透明的前線”,接近烏軍陣地,吸引火力,從而讓指揮部確認滑翔炸彈和火炮的打擊方位。烏軍士兵則躲在戰壕里,操縱著無人機試圖發現并擊殺俄軍。如果先被俄軍鎖定位置,他們很快會成為“失蹤名單”上的一個新增數字。

      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明白,“無人戰爭秀”背后,依然是一場最原始的血腥戰爭。

      鏟子、逃兵與主帥

      2025年1月底,烏克蘭安全部門和檢察官逮捕了三名涉嫌在2024年5月的哈爾科夫戰線沃夫昌斯克戰役中“臨陣脫逃”的高級軍官,包括年近六旬的烏軍125特戰旅旅長阿圖爾·霍爾本科中將。霍爾本科表示不服。接受烏克蘭媒體采訪時,他披露了當時的戰場情況:

      遭受俄軍進攻時,霍爾本科能指揮的只有原屬于125旅的兩個營以及屬于另外兩個旅的兩個營,其中一個營剛在殘酷的巴赫穆特戰役中遭到重創,缺員過半,另一個營則剛剛組建,從無戰斗經驗。烏克蘭國防戰略中心評估認為,該旅實際戰斗能力不到一個滿員旅的25%,但他們要防御27公里沿線的縱深陣地,比滿員旅的正常能力范圍多出幾乎一倍。

      四個營總共擁有5門大口徑火炮和3輛坦克,有的營“連一門迫擊炮都沒有”。這在烏克蘭軍隊中并不奇怪。125旅現有的迫擊炮還是霍爾本科和官兵們自己“眾籌”來的。裝備匱乏甚至讓這支部隊無法修筑工事,因為“工兵連只有一人一把鏟子”。

      看起來,烏軍的問題出在裝備不足上。和歐洲盟友開會時,烏克蘭官員也一再宣稱:“如果烏克蘭士兵是乘坐歐美先進裝甲車參戰,就能保持士氣。”

      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在法國受訓的烏軍第155旅是烏克蘭軍隊的“旗艦項目”,由澤連斯基親自批準組建,法國總統馬克龍授軍旗,使用全套北約援助武器。但2025年1月6日,烏軍地面部隊司令德拉帕蒂在記者會上承認,該旅軍紀極差,2024年11月部署到前線后,5000多人的部隊發生士兵臨陣脫逃案件1800余起。

      在新征招部隊中,155旅的逃兵問題算是“輕微”的。英國《泰晤士報》援引烏克蘭總檢察長辦公室的內部數據稱,僅2024年1月至9月,新提起訴訟的逃兵案件就超過5萬起。而在戰爭的第一年和第二年,逃兵案件數分別只有0.9萬起和2.2萬起。

      顯然,戰爭前兩年的巨大損失,讓俄烏雙方部隊開始出現“真正的兵源危機”。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學術主任科爾圖諾夫坦言,雙方都在曠日持久的殘酷戰爭中失去了一些最有能力,也最有戰斗意志的人才。

      俄軍最大的損失之一是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大西洋理事會高級顧問、原北約盟軍司令官高級顧問委員會委員哈蘭·烏爾曼(Harlan Ullman)對《中國新聞周刊》透露,有美軍飛行員對他說,目前俄羅斯空天軍的大多數飛行員,“按美軍標準看都是不夠專業的”。

      2024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除了參與少數不成功的戰略空襲之外,俄羅斯空天軍僅僅作為陸軍的輔助力量,為一線提供火力支援和防空。但這種協同亦被一些俄羅斯軍事博主認為效率不佳,特別是未能阻止烏克蘭無人機一再深入俄羅斯。

      不過,在地面行動中,俄軍的士兵損失總體能通過人員征召來彌補。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指出,無論各方如何計算俄軍的傷亡人數,可預計的是,俄羅斯會在2025年減少征兵數量,且其征召人員總數仍能覆蓋損失。

      相比之下,烏克蘭的人口更少,兵源危機也更加嚴峻。為了彌補龐大的人員缺口,烏政府已在2024年將征兵年齡從27歲降至25歲,但遭遇了巨大阻力。除了逃兵增多,針對征兵部門的暴力襲擊也愈演愈烈。烏克蘭安全部門稱這都是俄羅斯特工滲透的結果,但早在2024年初,烏克蘭研究機構Info Sapiens進行的一次全國性民調就顯示,尚未參軍的烏克蘭男性中,近一半人表示不愿意參軍。

      民調顯示,造成烏克蘭民眾不愿當兵的首要原因,既不是不愿“保家衛國”,也不是害怕西方援助不足、裝備短缺,而是擔心無法得到充分的軍事訓練,并被糟糕的上層指揮所拖累。霍爾本科等“老將”被捕,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情緒:當125旅在俄軍優勢兵力的攻擊下放棄陣地時,附近的烏軍第42機械化旅并未支援。但現在,責任都被歸咎到一線官兵身上,而非上級的協同指揮。

      戰事進行三年之際,俄烏戰場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戰斗經驗越豐富的部隊,其人員和裝備配置越因戰損而不完整,且得不到休整機會,從一個戰場趕往下一個戰場;而新組建的部隊獲得了最先進的裝備,卻只有最無戰斗意志的人員,經常出現逃兵。最后,新兵逃亡越來越多,老兵也越來越疲憊。雙方指揮官都因此飽受詬病。

      在烏克蘭,人們越來越懷念前最高指揮官扎盧日內。2024年2月,澤連斯基用陸軍總司令西爾斯基取代了這位帶領烏軍征戰兩年的老將。一些民調顯示,如果烏克蘭2025年舉行總統選舉,扎盧日內的支持率可能斷崖式領先。而指揮烏軍實現了“突襲庫爾斯克勝利”的西爾斯基,卻因將不情不愿的老兵、新兵一次次推向絕望的戰場,而身背“屠夫”惡名,在烏軍內部飽受非議。

      2024年,俄羅斯軍隊高層將領的變動也很頻繁。國防部長紹伊古于2024年5月被更換,他任內的多位副部長也陸續被調整職務,副防長伊萬諾夫更因受賄被捕。此前,在2023年震動世界的“瓦格納叛亂”中,戰斗在前線的俄羅斯私營軍事實體瓦格納領導人普里戈任,曾經強烈指責紹伊古“不顧一線性命”的錯誤領導。

      2025年2月,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總統令,剝離各大軍區對空天軍的作戰指揮關系,這標志著備受爭議的俄軍多軍種協同作戰體系也開始進行“從頭再來”的改革。

      在最后時刻進入戰壕?

      2025年2月14日凌晨1時50分許,駐守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國際原子能機構人員突然聽到爆炸聲。濃煙和火光隨即升起。據烏克蘭方面通報,一架無人機擊中了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反應堆的外保護罩。這一天,正是2025年慕尼黑安全會議(幕安會)的開幕日。

      和以往發生的許多爭議性事件一樣,俄烏雙方第一時間指責對方是威脅核安全的罪魁禍首。可以確定的是,幕安會期間,俄烏都未降級己方的無人機行動。

      2月16日,俄羅斯無人機襲擊烏克蘭尼古拉耶夫州發電廠,導致當地超過10萬居民的供暖中斷。第二天,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一家大型煉油廠發生大火,這是烏軍無人機一周內第二次襲擊俄羅斯關鍵能源設施。

      顯然,只要停火協議還沒有達成,戰爭就要繼續。科爾圖諾夫指出,未來一個時期,雙方可能的降級措施或許是減少針對敵方腹地的無人機縱深打擊,以及暫停破壞性的敵后襲擊行動。不過,這些行動雖然嚴重影響了平民生活,卻從未改變戰局走向,只是進一步提高了對方的內部凝聚力。

      地面軍事行動則將繼續進行。相比一年前,俄軍的首要目標從占領頓涅茨克變成了“收復庫爾斯克+占領頓涅茨克”。2024年8月,烏克蘭軍隊對庫爾斯克展開地面行動,攻取邊境重鎮蘇賈及多個居民點。

      俄羅斯軍隊隨即開始反攻,至2025年1月收復半數失地,從東北、東南兩個方向逼近蘇賈。如今,俄烏前線約58萬俄軍中的7萬余人,都集中在狹小的蘇賈戰場。在特朗普的和平計劃中,如果俄軍未能收回這片領土,俄方將需要用其占領的烏克蘭領土進行“交易”。這顯然不為俄方所接受。

      另一邊,美國蘭德公司認為,烏克蘭需要加強在頓涅茨克州及鄰近第聶伯羅州的防御縱深,必要時應“結束庫爾斯克的攻勢”。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預測,俄軍在2025年春季還可能向位于頓涅茨克戰線南端的烏軍重鎮科斯蒂安季尼夫卡用兵。這可以調動起駐守在南線戰場的14萬俄軍,并和波克羅夫斯克前線一樣,威脅第聶伯羅州。

      《基輔獨立報》援引多名一線軍官的分析稱,第聶伯羅州并未構筑好防線,更不像頓涅茨克擁有眾多經營多年的軍事化城鎮。正因為如此,烏軍即使消耗寶貴的有生力量,也要死守波克羅夫斯克,盡可能在停火前牽制俄軍。

      此外,頓涅茨克所屬的頓巴斯地區,是2014年沖突的開端,也是2022年2月俄軍“特別軍事行動”開始時普京明確提出的占領目標,以及被俄羅斯正式宣告“并入”的地區。這片烏克蘭最重要的能源和工業區,擁有該國 50% 以上的煤炭儲量、20% 的天然氣田以及對可再生能源技術至關重要的大量關鍵礦藏。

      如今,頓巴斯地區的盧甘斯克州已完全被俄軍控制,頓涅茨克州僅存的少數據點,每一處都是烏克蘭對東部地區及地下資源的主權象征。

      然而,烏軍同樣不能放棄庫爾斯克戰場。如果烏克蘭撤出庫爾斯克“突出部”,聚集于此的俄軍很可能直接南移,再次威脅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對澤連斯基來說,即便俄軍沒有能力再戰哈爾科夫,在美俄已經開始和平談判的背景下丟下手中最大的“領土籌碼”, 也將嚴重影響烏克蘭在談判桌上的話語權。

      對澤連斯基和他的總司令西爾斯基而言,如何在參與和平進程的同時,調動足夠的資源應對俄軍在停火來臨前的“最后進攻”,至關重要。戰場外的烏克蘭適齡民眾,未必能夠幸免于在最后時刻進入戰壕。

      2025年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公開表示,澤連斯基應當將征兵動員年齡下調至18歲。這意味著,在“烏克蘭必須動員年輕人保衛自己”的問題上,特朗普政府和上一屆拜登政府的立場保持了一致。

      《中國新聞周刊》2025年第6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www489tv.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娇bbbb搡bbbb|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 国产一级免费片| 538在线视频观看| 成品网站nike源码1688免费| 亚洲制服在线观看| 男生肌肌捅女生肌肌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99re6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手机在线色视频| 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波多野结衣同性系列698|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观看| 国色天香网在线|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aa级国产女人毛片水真多|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中国一级淫片aaa毛片毛片| 日韩欧美亚洲另类|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男男动漫全程肉无删减有什么|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看|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本簧片在线观看| 亚洲va国产va天堂va久久| 永久免费无内鬼放心开车| 免费看岛国视频在线观看| 色吊丝永久性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 | 天天狠狠色噜噜| 三年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完整版中文| 日本高清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