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海軍利用自己的小發明、小創造為電網設備“保駕護航”。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陽泉供電公司供圖
連日來,2025年春檢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變壓器作為變電站的中樞設備,電流在其中“奔騰不息”,牽動著整個電網的神經。充分掌握變壓器運行情況,為設備檢修、調試提出合理性指導意見,是春檢工作的首要任務。
在220千伏海落灣變電站2號主變檢修工作現場,檢修專業工作人員正站在絕緣墊上,熟練操作著一個“小箱子”,對變壓器各項性能進行試驗。
“小箱子”全名是變壓器試驗轉接箱,是將復雜的試驗接線集成到一個多功能的測試箱中,試驗人員只需在試驗開始時進行一次接線,后續的改線操作便可通過測試箱便捷完成,不僅提高接線的準確度,還大大減少了工作人員的體力消耗,將測試人員上下變壓器的次數從64次減到2次,有效避免了因頻繁操作可能導致的安全失誤。
“有一次變壓器試驗,我看到同事在變壓器上反復上下,累得滿頭大汗,我就想能不能做個東西讓大家省省力。”回想起2018年發明變壓器試驗轉接箱的初衷時,靳海軍說:“發明創新就是來源于實際工作生活中,目的是安全、省力、省錢。”
便于攜帶的伸縮魚竿式絕緣桿、配有4種不同接頭的高空接線鉗、接地電阻試驗樁快速拔起器……像這樣的小發明、小創造,靳海軍還有很多,都是他將工作實際和生活靈感相結合的產物。
2012年,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陽泉供電公司為鼓勵靳海軍搞研究,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靳海軍試驗技能專家工作室”。
有了公司打造的“主戰場”,靳海軍工作起來更有信心了。走進工作室,桌子上、地上密密麻麻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工具。一有想法,靳海軍就在工作室連夜繪制圖紙,自己去找加工廠制作,后來干脆學習了焊接、拋磨等簡單機械加工,十多年的時間中,這里已然成了他“第二個家”。
多年來,在靳海軍的帶領下,團隊成員不斷探索新技術、新工藝。2015至2019年,由靳海軍帶領著12名團隊成員研發了絕緣毯輔助裝置、絕緣包封材料耐壓試驗臺、電抗器搬運車等6個實用性強的裝置,獲得專利8項。這些裝置用于實際生產省時、省力,能有效減少設備停電時間,提高現場工作效率,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憑借點點滴滴的積累和對工作的執著,十多年中,靳海軍及其團隊的各類發明,累計為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陽泉供電公司節約生產成本78萬元,創造經濟效益620萬元。
“認真細致、敢想敢干”是單位同事對靳海軍中肯的評價,“專業精湛、教導有方”是徒弟們對靳海軍真實的評價。
靳海軍始終堅持“身教重于言傳”,把設備說明書當教材,把工作現場當課堂。多年來,通過“師帶徒”培養鍛煉一大批適用性強、技能結構新、創新能力強的技術人才。
“師父常說‘要想適應電氣試驗工作的需要,必須堅持不斷地深入學習,提升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技能,舍此別無他途’,我也要像師父那樣,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年紀最小的徒弟段傳續每當說起他的師父,格外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