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峰會舉辦在即 全語種+專人對接保障代表團高效入境
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這是中國第五次主辦上合組織峰會,也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為充分保障峰會期間各國政要以及代表團能夠在天津機場口岸通關順暢,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新建入境查驗場地已于昨天(25日)深夜驗收完畢,明天(27日)投入使用。
記者從天津邊檢總站了解到,新建成的入境查驗場地面積約2150平方米,較舊場地面積增加了1倍多,邊檢查驗通道由原來的17條增加至22條,其中包括4條上合峰會專用通道,8條快捷通道,整體通關效率提升近30%。除了場地、設備的煥然一新外,一系列科技裝備的應用,也讓口岸通關再提速。
天津機場邊檢站執勤三隊隊長 傅姝禎:我們在執勤現場配備了智能巡檢機器人,它能夠提供前臺引導和政策咨詢等服務。特別是能夠通過英語、俄語、阿拉伯語來對一些常見的邊檢咨詢問題提供解答。
此外,為便利兒童、行動不便老人和乘坐輪椅旅客等特殊群體順暢通關,查驗現場還配備了集智能翻譯、自動升降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驗放設備,全方位提升不同類型旅客的通關體驗。
全語種+專人對接 保障代表團高效入境
隨著上合峰會的臨近,各國政要和代表團也將陸續抵達天津。為保障上合代表團高效入境,目前,天津機場口岸確定了“上合”專門方案。
記者了解到,為保障上合代表團高效入境,目前天津機場口岸邊檢部門與外辦、航空公司等單位緊密對接,建立“一機一專人”“一機一通報”機制,確保與會嘉賓和代表團“下機即離”“即來即走”。
天津機場邊檢站邊防檢查處處長邢艄杰:我們提前掌握航班動態和旅客信息,提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同時通過“一機一方案”多種的措施,不斷優化我們執勤現場的工作流程,為參會代表團和人員提供通關便利。
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天津機場口岸不同區域均設置了上合峰會專用通道,其中,要客查驗專區設置了4條專用通道和4個備用工位,入境查驗場地設置了4條峰會專用通道。這些通道協同配合,共同完成峰會來賓的出入境邊防檢查手續辦理工作,即使在峰會代表團集中入境時,也能避免峰會嘉賓與普通客運航班旅客動線交叉。
此外,針對上合峰會成員國特點,天津機場邊檢站還組建了上合相關國家全語種服務保障團隊,確保為每一個代表團提供“母語+英語”的雙語服務,實現“交流有溫度”“溝通無障礙”。
天津機場邊檢站執勤三隊民警 李岳:從基礎會話到專業邊檢術語,再到跨文化溝通與突發情形應對。同時,針對上合峰會國家特點,整理編印了26個與會國家人文地理知識、宗教風俗習慣等背景資料手冊、外語會話手冊,確保讓參會嘉賓真切感受到貼心周到的雙語服務。
天津與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總額超533億元
作為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的建設標桿,天津港不僅擁有全球首個 “智慧零碳”碼頭,更在服務上合國家經貿往來中展現強勁實力。今年前7個月,天津與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總額達533.7億元,同比增長5.2%。
8月24日上午7點30分,馬耳他籍“以星上海”輪緩緩駛離天津港集裝箱碼頭37段泊位,該輪停靠期間,共裝載1600余集裝箱家用電器、電子元件、鋼材、化工產品等貨物,后續航程將沿著印巴航線,駛往印度那瓦舍瓦等港口。得益于口岸實施的“三零舉措”“速審直推”等邊檢管理服務舉措,該輪停靠時間壓縮一小時,節省了船舶停靠各項成本近萬元。
天津東港邊檢站執勤二隊副隊長 高巍:我們目前實現了港口邊檢行政許可全天候受理、無紙化簽發、電子化查驗,全部港口邊檢業務事項均可網上辦理,年均為航運企業和辦事群眾節省辦理時間近4萬小時,創造經濟效益近3億元。
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公司操作部值班經理 李陽:以梯口智能查驗終端為代表的一系列設備投入應用,現在刷臉3秒即可完成身份與證件智能核驗、人員信息、登輪許可等數據自動比對。這種“數據跑路代替人工跑腿”的模式,讓登離輪真正實現“無感通行”。
近幾年,天津港一直在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2021年10月17日,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便在天津港投入運營。今年4月,天津港以329箱/小時的在泊船時效率和416箱/小時的峰值船時效率,創出了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歷史最高生產效率。今年前7個月,天津與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總額達533.7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出口417.2億元,同比增長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