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里需要走多久(七公里一般走多少分鐘)
當前較火的一句話:賽力斯買股票送車!哈哈,車友分享,9月12日問界新M7發布,攢夠33萬,其中5000用于大定,剩余的放入賽力斯股票,10月底提車交付時發現,車是送的、車是送的,哈哈。
自己也提車一年整,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技術重要還是滿足消費者需求重要?作為產品狂人的余總,可能會說,我們要用技術滿足消費者需求。
我自己是運營出身,雖然不同行業,相信管理是通的。一個產品的成功是需要一整套的閉環管理體系的,產品、質量、價格、政策、服務、營銷、運營、售后等各個關鍵要點共同組成消費者購物體驗圈,而在品牌成立初期,不可能所有的點都是完善的,每個企業都會選擇一兩個點作為主突破點。一些企業就開始投機取巧,把一些功能型、心理滿足型的偽需求無限放大覆蓋到整個面,讓消費者只關注被無情放大的這一兩個點,比如冰箱彩電,包括前段時間很多的歡樂儀表盤,能耗低標、速度高標、里程高標、性能高標,消費者看到“哇,這么大的車表顯能耗好低啊,好開心!”,注意是“表顯”,消費者開心了、為這些偽需求買單了、企業自然也就高興。當然,這只是暫時的,知道華為為什么讓人敬重嗎?很重要的一點是腳踏實地、有責任、有擔當,當全世界都在弄虛造假的時候,華為毅然決然的選擇最難走的一條路,以質量和口碑夯實基礎、持續深耕、產品為王。
我也算早早就實現了電子產品自由,從高中就開始用華為的產品,也斷斷續續使用Apple,最終還是回歸華為的懷抱(現在是Mate X5),但那時候認可的是“華為”本為,對余承東余總并不太感冒,甚至覺得余總高調的風格與華為格格不入,哈哈,別打我。直到央視有一期《遇見大咖》史小諾采訪老余的視頻,老余說遙遙領先的公開承諾,是為了有個目標來牽引大家,華為不存在個人英雄主義,都是團隊的共同努力。那個視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我看了幾十遍,第一遍、第二遍我都是哭著看完的,第三遍之后才稍稍平復了一下,前幾天又看了一遍,又是哭著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余總說,他吃不起幾分錢的菜;感同身受,我02年上初中,菜2毛、饅頭2毛、湯1毛,我也經常吃不起,一周10塊錢飯錢還要剩一兩塊攢著買書,農村人都是這么熬出來的。別人一直說灰總,你為什么永遠這么愛笑、永遠這么積極樂觀?真的如余總所說,活著、有飯吃,已經是很大的幸福了,我感恩現在所獲得的一切,我一個農村里出來的屌絲還能有老婆、有孩子、有家,還有臺這么優秀的車,每天做夢都是笑醒的,哈哈。
回想一下,華為運營商業務為什么在全球那么牛?因為客戶很專業,一眼就知道華為的產品很牛;華為終端為什么也這么牛?因為手機客戶不需要很專業,品控好、體驗好、產品好自然就會買單,發現新功能就更是驚喜(比如手表沒電了,無意放到手機后蓋,竟然發現在充電);那為什么華為智選車還在不斷破局?正是因為華為太專業了,大部分消費者還看不懂他的好,而懂專業的友商又深怕華為入局,為了黑而黑,才導致華為這么久砥礪前行。但我們要相信,好東西終會得到世人的認可、偽需求終會成為笑柄,我們拭目以待。問界新M7的逆勢翻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相信選擇問界的人、選擇華為智選車的人,總是藏著大智慧,知道在時代的長河里,誰才是可以長久托付的。安全,我選華為;品質,我選華為;體驗,我選華為;可靠性、可持續性,我更選華為(今天問界M7也要進行第7次大的OTA,老余真的把承諾的東西給兌現了)!
不像手機,買完之后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就幾近結束;汽車交付完,體驗周期才剛剛開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為什么說天下車友一家親?因為共同愛好、共同選擇了一個同樣優秀的大件產品,這輛車就是一個強有力的抓手,讓我們都是友人(車友親手給我畫的小熊,哈哈)。不管到哪里,都有車友相聚,哈哈,一起奔赴山海、一起相見于天涯,路上照面會個燈、車身的各地車標也是愛的印證。那些歡樂表的偽需求車,可能只能相聚于山腳下的所了,因為爬不了山,哈哈。
好的產品會說話、好的服務會說話、好的環境會說話!希望問界越來越好,作為老韭菜也甘為人先,正如在自己的群里所說,被調侃歌舞升平也好、洗腦也罷、韭菜更無所謂,自己花錢買的車、自己的選擇,如有被割我樂意、千金難買我開心。問界應該是唯一一個因為新車提升太大,導致眾人起哄的,哈哈。
一起向前看,向錢看、向厚看,加油搬磚一起換M9。一轉眼,提車時還在老婆肚子里的小寶,現在已經霸占了姐姐的安全座椅,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