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氣能源汽車_氫氣能源汽車安全嗎
氫氣隨加隨用,燒一燒它變成水了,這才是真正的零排放。
謹慎實驗,小心明火很多朋友覺得,用電這種只能是算過渡,氫能源才是未來。
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電車有的問題,氫能源一樣也不少。
首先,現在的氫能源汽車,也是靠電驅動的。
它靠的是“燃料電池”把氫氣轉化成電能。
簡單理解,就是現在的氫能源車,它都是所謂的“增程式”的,只不過油變成氫氣了。
國內目前在售的氫能源轎車是有2臺的,深藍SL03和豐田的Mirai,都是和增程式電動車一樣,裝著電池的。
深藍SL03電池大一點,有28度,不加氫氣也可以充當電車來用。
豐田電池就比較小了,只有0.81千瓦時,1度都還沒到,它更像是“增程和輕混”的結合體,不能充電,氫氣隨燒隨用。
所以說,這氫能源車其實和電車一樣,還是要用到電池本身的。
如果你說電車的電池有污染,它不環保。按照這個邏輯,氫能源車子它也不能算是一點污染都沒有,至少不是0。
第2方面,雖然燃燒氫氣不會產生尾氣污染,但是生產氫氣的過程,它也會產生碳排放的。
2020年全球的氫氣,59%是靠天然氣制造的,19%用的是煤炭,基本上還是在靠“舊能源”。
我國目前的制氫方式,是以煤炭(63.54%)為主,天然氣(14%)為輔的。
所以把氫氣造出來,本身還是要依賴煤炭、石油這些不可再生資源的。
那為什么不用“電解水”呢?
學校里不是學過的嗎,電解水可以產生氫氣和氧氣。
先不說我們為什么不直接用電驅動汽車,電解水來制氫,它本身也需要用到大量的電,而且成本是相當的高的。
電解水生產的氫氣在國內只占到1%。
如果用的電是靠煤炭發出來的,綜合碳排放算一算,可能比直接用煤炭制氫還要高了。
所以說,氫能源總歸也是有碳排放的,并不是很多人說的“零排放”。
參考中國氫能聯盟的推測,可能到2060年,氫氣才能真的算得上是比較“環保”。
第3個方面就是:氫能源車用起來的時候,還有很多電車沒有的問題,比如說儲存和運輸問題。
先說儲存好了,氫氣它是屬于易燃氣體,壓縮之后非常危險。
要保證安全性,汽車上面這個氫氣瓶就比較復雜了。
參考這篇論文:
氫氣瓶是氫能源車上除了燃料電池,第2貴的部件。
不光尺寸特別大,造價還特別貴。
由于氫氣儲存困難,所以運輸也很成問題,很難做到長距離運輸,普及難度就高了。
而且,轉化氫氣的這個所謂“燃料電池”,也就是氫能源汽車的“發動機”,目前的技術它不算特別成熟,轉化效率比較低,價格還相當貴。
前面剛才講到的那2臺車子,價格都要快接近70萬了。
不光買起來貴,用起來成本也不低。
目前氫氣的價格有補貼,補貼后普遍是1kg60塊錢左右,正常氫能源百公里消耗是0.8kg,算下來每公里5毛錢。
更重要的是,氫氣加起來,也沒有想象中那么方便。
打開地圖,我在杭州就沒有找到加氫站。
打了電話問了上海的一家加氫站,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只給有合作的公司加氫氣。他是對公的,我們私人去加,是不給加的。
目前主要在使用氫氣的,只有一些有補貼的商用車。
想要在私家車上面普及,顯然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氫能源普及比較困難,現在還有一種新能源:人造汽油。它是直接用二氧化碳合成造出來的,正常的燃油車都可以直接用。
這種人造汽油靠不靠譜?什么時候能用上?
這個內容我之前已經做好了,現成就能看,感興趣的朋友關注我進我主頁,翻一翻找一找就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