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吉利汽車(新能源吉利汽車圖片)
“我現在十分有信心,吉利汽車會在將來重新回到自主車企第一。”3月20日,在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汽車”,0175.HK)于香港舉辦2023年業績發布會上,吉利汽車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表示。
根據吉利汽車發布的業績報告,2023年超額完成了銷量目標,全年累計銷量168.7萬輛,其中新能源銷量48.7萬輛,全年總銷量與新能源銷量同步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吉利品牌、領克品牌、極氪品牌均表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
在汽車銷量增長的帶動下,吉利汽車在2023年取得了業績“大豐收”: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792億元,同比增長21%,創歷史新高;實現歸母凈利潤達53.08億元,對比2022年撇除一次性議價收購后的歸母凈利潤35.11億元,同比大漲51%;凈現金水平同比增長46%至人民幣284億元。
吉利汽車認為,與兩三年前相比,目前已經階段性實現了新能源的成功轉型,接下來只待更大的增長勢頭到來。與此同時,吉利汽車在智能化、生態領域多年來的布局積累,也從投入期來到了收獲期,一批新科技的落地不僅大大提升了產品競爭力,還幫助吉利汽車鍛造了足以反超其他友商的真正的長板。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表示,2024年吉利汽車集團新能源滲透率實現進一步提升是肯定的。他同時用“產業鏈、生態、全球化、協同”四大方面、10個字,總結了公司新能源轉型的戰略思考,其核心觀點之一是“汽車競爭不是靠單方面的技術,而是靠產業鏈和體系化來競爭”。
放眼整個汽車行業,在新能源智能化轉型過程中,保持盈利始終是對整車企業提出的巨大考驗。吉利汽車堅持在盈利的前提下推動轉型,成為更被看好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如今業績不斷提升,吉利汽車有了更多“后發制人”的實力,這也是其能在此刻發出“重回第一”宣言的重要原因。
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在吉利汽車2023年業績報表中的主要指標里,凈利潤指標最具代表性。去年,吉利實現歸母凈利潤53.08億元,同比大漲51%,這是在2022年撇除一次性議價收購收益后的歸母凈利潤的基礎上算出來的同比增長率,顯示了更真實的盈利能力提升程度。
吉利汽車集團副CFO戴永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吉利汽車在行業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沉淀是強大推動力,充分發揮規模優勢和體系化效應,在確保產品服務質量的同時,依托強大的議價能力有效推動降本增效,采購協同降本和供應鏈協同對各個品牌受益,這些都是吉利汽車保持良好盈利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支撐因素。此外,產品價值持續提升及業務多元化發展促進2023年核心盈利能力明顯提升。
吉利汽車的營收和利潤目前主要來自整車業務,在1792億元的總收入中,整車業務收入為1496億元,同比增長21.9%,另有其他業務收入295.8億元,同比增長17.5%。收入結構和利潤的多元化,是吉利汽車有別于同行業其他企業的一大特色。
吉致汽車金融就是一項非整車業務,該業務在2023年實現凈利潤12.13億元,貸款余額544.7億元。截至2023年末,活躍合同超141萬,位居汽車金融行業前列。
另外,投資收益也成為吉利汽車利潤趨向多元化的重要體現。因持有雷諾韓國34.02%的股權,按股比確認投資收益1.69億元,2023年吉利汽車收到股息1.8億元;因持有寶騰汽車49.9%的股份,按2023年5月份開始確認凈利潤2.9億元,吉利汽車獲得投資收益1.16億元。
毛利率方面,由于產品結構優化、成本下降及規模效應,毛利狀況改善,毛利總額同比提升31%至274億,毛利率由2022年14.1%提升至2023年15.3%。
從全行業來看,2023年的銷量、營收和凈利潤等核心業績指標均顯示,吉利汽車仍舊保持在自主車企的頭部行列。但保持頭部位置并非目的,吉利汽車要做回第一。吉利汽車十分重視健康可持續發展,這是公司管理層反復強調的一點。
“2024年各品牌將會推出更多針對性措施,在規模化基礎上力爭盈利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戴永表示。
新能源轉型階段性成功
新能源的較量,已經是當前各大頭部車企競爭的核心領域,新能源轉型是否順利和成功,關乎一家車企能否掌握未來競爭的主動權。
為此,吉利汽車成立了高端智能電動車極氪品牌,吉利品牌也打造了吉利銀河中高端新能源車系列,領克品牌也在新能源方面不斷加碼。
從2023年的發展結果看,吉利汽車終于迎來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全年新能源滲透率達到29%,單月滲透率最高達40%以上。在2023年全行業新能源增長有所放緩的情況下,吉利汽車實現48%新能源增長率,可謂表現優異。
在吉利汽車的新能源品牌矩陣中,吉利品牌中的吉利銀河、領克品牌、極氪品牌在2023年里都有了可喜的斬獲。其中,吉利銀河系列在10萬—20萬元區間,上市9個月即實現累計銷量突破11萬輛;領克品牌旗下的領克08 EM-P成為同級別最暢銷的高端插混SUV;極氪品牌全年實現交付11.9萬臺,同比增長65%。
值得一提的是,定位高端純電動的極氪品牌的盈利能力變得越來越強。據安聰慧透露,極氪在2023年的整車毛利達到了15%,在銷量提升、毛率上漲的前提下,力爭在2024年實現扭虧為盈(按香港財務報告準則)。
科技生態開花結果
與新能源轉型同步進行的是智能化轉型,這是車企競爭的又一個高地。為此,吉利汽車在2021年發布了“智能吉利2025”戰略,旨在以創新科技引領,構建在新能源、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智能座艙等核心技術領域的全棧自研生態體系。此次發布會上,吉利控股集團CEO、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及執行董事李東輝再次強調,吉利汽車堅持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戰略方向毫不動搖。
經過多年的發展,吉利汽車的科技生態已經從初具雛形走到了開花結果的階段。當前,浩瀚架構、雷神動力、Flyme Auto智能操作系統、銀河 N OS、神盾電池、“龍鷹一號”芯片、衛星通信等,都成為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吉利科技的代名詞。
比起其他車企,吉利在科技生態方面的規劃是全盤性的,是維度更高的“天地一體化”生態體系,隨著布局的不斷完善,該體系將幫助吉利在未來拉大與其他企業的差距。
比如在算力方面,2023年2月,吉利星睿智算中心上線,使得整體研發效率提升20%,邁入造車“智算時代”。今年1月,吉利星睿AI大模型發布,這是全球首個汽車行業全棧自研全場景AI大模型,實現眾多原生應用行業首發。
在三電技術、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領域,吉利汽車注重打造全棧自研能力。在能源路線上,吉利汽車注重多路線的均衡發展,雷神電混熱效率、性能、智能全面領先,領克EM-P超級增程電動方案推動智能混動體系全面升級,極氪布局了全球唯一的800伏全生態解決方案。
從長期主義的角度,構建完備的體系力是企業實現持續競爭力的基礎。安聰慧指出,產業鏈方面,吉利汽車已形成新能源時代的產業鏈垂直整合能力,在電動化、智能化、低碳化方面的成果已經逐漸顯現。生態方面,新能源的競爭講究全鏈路、全場景、全生命周期,公司目前已經形成了全面布局。全球化方面,公司國際市場業務發展、能力均在持續提升,今年也將繼續快速增長。協同方面,組織架構、績效評價體系等建設為轉型提供了良好保障,公司在品牌、技術、產品等維度均做了清晰規劃,以應對不同細分市場。未來,平臺化、規模化效益將帶動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
2024年繼續發力新能源和出海
向海外要市場,是當前中國汽車迎來的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在這方面,吉利汽車是名副其實的行業標桿。吉利汽車早從十多年前就開始布局全球,如今已經在70多個國家布局533個銷售及服務網點,在歐洲、非洲、拉美、中東、亞太全球五大區域都展開了業務。
銷量方面,2023年吉利汽車實現整車出口27.4萬輛,同比增長超38%。在出海模式上,吉利汽車打造了技術出海、生態出海的行業樣本。
在亞太地區的寶騰汽車,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自2017年被吉利控股收購股權后,寶騰汽車在2023年又被計入吉利汽車上市公司報表內。得益于寶騰汽車在東南亞市場占有率的增長,吉利汽車不僅實現了在東南亞市場的市場覆蓋,還因此獲得了更多的投資收益。
領克品牌在2023年重點向亞太、歐洲發展,在亞太、中東等地區的銷量增長150%,將來還將加入開拓東南亞、拉美等市場。極氪品牌也在2023年開啟全球化,先后進入歐洲、中東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一向注重“出海”的吉利汽車,在ESG方面走在了汽車行業前列,這將助推其在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建設過程中提供幫助,并形成領先于同行的全新“護城河”。據了解,吉利汽車2023年單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較2020年下降12%,并榮獲多項ESG評選榜單成就,包括年內首次獲選為“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成份股;MSCI ESG評級提升到AA級;成為標普全球《可持續發展年鑒2023(中國版)》入選企業,標普ESG評分位列中國汽車制造行業第一名等等。
面向2024年,吉利將在新能源領域持續深入,吉利品牌、領克品牌、極氪品牌都分別推出三款新能源產品,進入更多的細分市場。2024年,吉利新能源目標較2023年所實現的總銷量增長66%以上。同時,吉利堅持多種能源形式車型均衡發展,全年整體銷量目標是190萬輛,將同比增長13%。
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表示,進入2024年,中國汽車行業競爭更為激烈,淘汰賽全面開始,行業將進入整合期,重新洗牌。吉利汽車堅持打基礎練內功和長期主義,長期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第一,同時充分發揮規模化優勢、體系化效能和創新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和實現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