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到建陽汽車時刻表(延平到建陽的汽車時刻表)
白茶在六大茶類中一直都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跟其他五大茶類相比,它不炒不揉,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葉最自然的狀態。
目前白茶的主要產地為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建陽,其中又以福鼎白茶、政和白茶最為代表。
作為白茶的主要生產地,福鼎與政和,一個憑海而居,一個依山而臥。那兩地的白茶究竟有什么區別,哪里的白茶品質更好呢?
歷史地位
據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研究,近代白茶最先起源于福鼎,后到建陽,再是政和,相距不過幾十年,均為清末年間。
據記載,清嘉慶初年(1796),福鼎用菜茶(有性群體)的壯芽為原料,創制白毫銀針。
約1857年,福鼎大白茶品種茶樹在福鼎縣選育繁殖成功,并于1885年起改用福鼎大白茶品種茶樹的壯芽為原料。
而政和縣在1880年才選育繁殖成功政和大白茶品種茶樹,并于1889年開始產制白毫銀針。
生長環境
雖然福鼎和政和兩地都在福建境內,但二者的地理環境卻有著明顯的差異。
福鼎屬于寧德地區(閩東),三面環山一面靠海,依山傍海,土壤以紅、黃壤為主,平均海拔600米。
氣候溫和濕潤,平均氣溫18.4℃,霧照時間長,使這里的茶獨具鮮爽甘甜之感。
政和屬于南平地區(閩北),為內陸地區,多為丘陵地貌,土壤以紅、黃壤為主,平均海拔800米,境內最高峰達到1597米。
所以政和是妥妥的高山白茶,具有高山獨特的山場氣息,茶葉口感濃醇鮮甜。
我們通常會說“高山云霧出好茶”,這是因為高山云霧環境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與內含物質的累積,所以政和白茶的原料品質就不言而喻了。
茶樹樹種
福鼎白茶的茶樹樹種主要以福鼎大白茶種(華茶1號)為主,其他還有諸如福鼎大毫茶(華茶2號)、福安大白茶、福云系列等,茶樹品種比較廣泛。
而政和白茶的茶樹樹種則以政和大白茶種(華茶5號)為主,此外還有福安大白茶(華茶3號)。
制作工藝
白茶的傳統制作工藝一般分為萎凋和干燥兩道工序,萎凋則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藝,所以不同的萎凋方式也造就了白茶不同的口感。
而福鼎白茶與政和白茶在制作工藝上最大的區別就在萎凋這一環節。
福鼎白茶由于采摘時間較早、春季晴天較多,所以主要采用日光萎凋的方式。
而經過日曬萎凋的福鼎白茶會具有獨特的日曬味,后期也會轉化出更加豐富的花香和果香。
政和白茶由于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加上雨季與茶季重疊,所以采用室內萎凋和室外萎凋結合的方式。
而經過室內自然萎凋的政和白茶,香氣會比較低沉,但口感會更加甜爽、柔滑,回甘也會更好。
茶葉感官
咱們以白毫銀針為例,福鼎銀針號稱“茶中美女”,外形比較肥壯,滿披白毫,顏色雪白,所以在顏值上更加出眾;
而政和銀針號稱“茶中才女”,芽頭較長,往往芽頭帶蒂,茶芽披毫,顏色灰白,所以二者還是非常容易辨認的。
沖泡后福鼎銀針湯色杏黃明亮,味清鮮爽口,香氣清淡;政和銀針湯色淺黃明亮,湯味醇厚,香氣清芬。
除了白毫銀針,白茶還可以分為白牡丹、壽眉、貢眉等種類,
總體來說福鼎白茶的湯色較淡,口感甜爽,滋味也比較平和;而政和白茶的湯色較濃,滋味更加醇厚,回甘也更為明顯。
轉化空間
福鼎白茶的轉化時間相對較快,而政和白茶轉化起來需要的時間就更久一些,但是味道要強于福鼎白茶。
市場價格
近幾年,福鼎政府對白茶產業的推廣力度及投入非常大,大家在市面上購買到的也是以福鼎白茶居多,所以價格上福鼎白茶自然會比政和白茶高上一些。
而有一些投機茶商為了提高售價,則會將政和白茶標成福鼎白茶出售,所以大家在購買時還是需要注意一下。
其實總的來說福鼎和政和兩地的白茶各有特色:
如果您喜歡清淡口感,可以選擇福鼎白茶;相反,如果您喜歡濃厚口感,就可選擇政和白茶。
喝茶嘛,最終還是要講究適口而珍,各位茶友您說是吧!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