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和乙酰螺旋霉素片的區別,阿莫西林和乙酰螺旋霉素哪個消炎好
阿莫西林屬于青霉素類抗菌藥物,這類藥物作用于細菌的細胞壁,抑制細胞壁的合成發揮殺菌作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是由阿莫西林和克拉維酸組成的復方制劑,克拉維酸雖然也屬于廣譜抗生素,但是抗菌作用很弱,藥物穩定性差,通常不作為抗菌藥物使用,但是它可以抑制細菌產生的β內酰胺酶,細菌產生β內酰胺酶是導致細菌耐藥的重要原因,該酶可以水解青霉素類藥物化學結構中的β內酰胺環,β內酰胺環是青霉素類藥物發揮殺菌作用的必備化學結構,若該環破裂則青霉素類藥物就會失去抗菌活性,因此,克拉維酸又被稱為酶抑制劑,與阿莫西林一起制成復方制劑,可以保障阿莫西林不被產生β內酰胺酶的細菌水解失效,從而破解細菌耐藥問題,提高感染性疾病治療的成功率。
雖然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可以抑制細菌耐藥,但是細菌耐藥的機制并非只有產酶一條途徑,還有其他機制,如藥物發揮作用所需的細菌青霉素結合蛋白的基因突變等,因此,阿莫西林克拉維酸與阿莫西林比較,在對付因產酶機制耐藥的細菌感染方面有優勢,但是對非產酶機制耐藥的細菌感染并不比阿莫西林優秀。
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中,兩種藥物主要存在如下區別
呼吸道感染
細菌性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主要為溶血性鏈球菌,這是一種革蘭陽性球菌,很少產生β內酰胺酶,因此這類細菌對阿莫西林非常敏感,不會產生耐藥,阿莫西林是治療這類感染的首選藥物,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并沒有優勢。但是在治療由流感嗜血桿菌參與的中耳炎,鼻竇炎等感染時,由于流感嗜血桿菌對阿莫西林的耐藥率高,因此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的抗菌效果優于阿莫西林。
消化道感染
阿莫西林在消化道感染治療中最重要的地位是根除幽門螺桿菌,是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方案4聯用藥(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兩種抗菌藥物)中首屈一指的抗菌藥物品種,幽門螺桿菌對阿莫西林非常敏感,耐藥率小于5%,,幽門螺桿菌耐藥機制也并非產酶,因此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與阿莫西林比較并無優勢。
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常見的致病菌為大腸埃希菌,這是一種革蘭陰性桿菌,非常容易產生β內酰胺酶而耐藥,因此,在治療泌尿道感染 如膀胱炎,尿道炎方面,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的地位和效果要優于阿莫西林。
腹腔盆腔感染
腹腔盆腔感染致病菌比較復雜,大多數為大腸埃希菌以及克雷伯菌屬等腸桿菌科細菌,還有脆弱擬桿菌等厭氧菌以及腸球菌的參與,腸桿菌科細菌容易產生β內酰胺酶而耐藥,且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對厭氧菌以及腸桿菌科細菌的的抗菌活性優于阿莫西林,因此在腹腔盆腔感染的治療中,阿莫西林克拉維酸與阿莫西林的PK,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勝出。
不良反應
阿莫西林等青霉素類藥物最嚴重的不良反應是過敏性休克,因此青霉素類藥物都要求做皮試,皮試陽性者禁用,相比于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最受關注的就是肝毒性,可引起膽汁淤積性黃疸和肝炎,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應避免與具有肝毒性的其他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等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