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周學東_中國周學東簡介
澎湃新聞記者 蔣夢瑩
8月5日,澎湃新聞從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處獲悉,中國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周學東已正式到任國開行黨委委員。
目前,國家開發銀行的領導班子由董事長趙歡、行長歐陽衛民、副行長周清玉、副行長何興祥和紀檢監察組組長宋先平組成。已就任黨委委員的周學東,在完成相關程序后將出任國開行副行長。
隨著周學東到任,國開行在行長層面將構成“一正三副”格局。在國開行現任領導班子中,董事長趙歡、行長歐陽衛民和副行長何興祥均為1963年生,副行長周清玉和紀檢監察組組長宋先平均為1962年生。其中,行長歐陽衛民也有多年的央行工作經歷,曾任廣東省政府副省長,2019年出任國開行行長。董事長趙歡則于2018年9月自農行行長一職調任國開行。
國開行領導班子
公開資料顯示,周學東出生于1967年2月,寧夏平羅縣人,1988年6月加入中國,1990年參加工作。周學東歷任中國金融穩定局副局長,條法司司長,中國南京分行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江蘇省分局局長,營業管理部黨委書記、主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主任,中國金融穩定局局長等職務。2018年11月,周學東首次以中國辦公廳主任身份亮相新聞發布會。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5月24日,包商銀行因出現嚴重信用風險被依法接管,接管組由、銀會同有關方面組建,周學東任接管組組長。
近日,周學東于《中國金融》雜志發表《中小銀行金融風險主要源于公司治理失靈——從接管包商銀行看中小銀行公司治理的關鍵》一文,首次詳盡陳述了接管包商銀行始末及其風險成因。
周學東寫道:“這是中國金融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其中反映出的公司治理失敗的慘痛教訓值得警醒。諸多中小銀行的風險,其背后的根源在于公司治理失靈,以及與之相關的金融腐敗和違法犯罪。本文通過深入剖析接管包商銀行這個典型案例,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分析金融機構特別是中小銀行公司治理失范的突出表現,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完善中小銀行公司治理有效范式的幾點建議。”
國開行成立于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金融機構。2008年12月改制為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國開行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債券銀行。
去年7月,國家開發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懷邦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據央視新聞報道,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7月30日一審公開開庭審理國家開發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懷邦受賄一案。
據澎湃新聞了解,7月24日,國家開發銀行上半年經營形勢分析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堅決肅清胡懷邦案件惡劣影響,加大正風肅紀反腐力度。深化政治巡視,發揮巡視利劍作用。
公開信息顯示,國開行注冊資本4212.48億元,股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梧桐樹投資平臺有限公司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股比例分別為36.54%、34.68%、27.19%、1.59%。
官網信息顯示,截至2018年末,資產總額16.2萬億元,貸款余額11.68萬億元;凈利潤1121億元,資本充足率11.81%。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標準普爾等連續多年對國開行評級與中國主權評級保持一致。
據澎湃新聞了解,今年上半年國開行發放本外幣貸款1.87萬億元,境內人民幣貸款余額新增6824億元。發放疫情防控應急貸款295億元;發放貸款4385億元支持復工復產達產;發放“兩新一重”領域貸款1.03萬億元、制造業中長期貸款1473億元、長江大保護及綠色發展貸款2734億元、扶貧貸款1961億元;新增小微企業轉貸款930億元,余額增長90%以上;發放外匯貸款396億美元。
責任編輯:鄭景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