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繼續拋售美債-中國再次拋售美債
美國國債是全球最大的債券市場,也是世界各國央行和投資者的主要避險資產。然而,在美國政府不斷增加財政赤字、提高債務上限、擴大貨幣刺激的背景下,美國國債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也在不斷增加。與此同時,中國作為美國最大的海外債權國之一,卻在持續減持美債,表現出對美元資產的不信任和不滿。這引發了一個重要問題:在中國拋售美債、美國發行新債的情況下,誰來接盤?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
- 中國為什么要減持美債?
- 美國為什么要增發美債?
- 其他國家和機構是否愿意接盤?
- 美債市場的前景如何?
## 中國為什么要減持美債?
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1,截至2023年5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為1.05萬億美元,較4月份減少了222億美元,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中國已經從2019年11月以來一直排名第二的海外債權國位置下滑至第三位,被日本和英國超越。
中國減持美債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 應對貿易戰和外部壓力。自2018年以來,中美之間爆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貿易戰,雙方互相征收高額關稅,并在科技、金融、人權等領域展開激烈競爭和對抗。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需要保持自身經濟穩定和金融安全,避免過度依賴于美元資產和匯率風險。通過減少對美國國債的持有量,中國可以釋放出更多的外匯儲備來支撐人民幣匯率、增加進口、擴大內需、促進經濟轉型等。
- 提高資產多樣化和配置效率。作為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管理者之一,中國需要考慮到資產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而隨著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通脹預期上升、信用風險加劇等因素的影響,美國國債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因此,中國有必要將部分外匯儲備投資于其他更具收益性和增長潛力的資產中,比如黃金、歐元、日元、人民幣等。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增持了58噸黃金,黃金總儲量上升到了2068噸2。
- 推動去美元化和國際化進程。在全球金融危機和美國單邊主義的沖擊下,中國意識到美元霸權的弊端和風險,開始積極推動去美元化和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通過減持美債,中國可以減少對美國經濟政策的依賴和受制,增強自身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同時,中國也在加快推進人民幣的跨境使用和清算,擴大人民幣在國際貿易、投資、儲備等領域的比重,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和作用。
## 美國為什么要增發美債?
與中國減持美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卻在不斷增發美債。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3,2023年7月份,美國政府計劃發行960億美元的新債券,其中包括580億美元的10年期國債和380億美元的30年期國債。這是繼6月份發行了將近7000億美元美債之后的又一次大規模發債行動。截至2023年6月底,美國聯邦政府總債務已經達到了32.5萬億美元,占GDP的146%。
美國增發美債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 應對財政赤字和債務上限。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以及拜登政府推出的數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計劃,美國政府的財政支出大幅增加,而財政收入卻沒有同步增長。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2023財年前8個月(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已經達到了2.24萬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0.3%。為了彌補財政赤字,美國政府不得不通過發行更多的國債來籌集資金。同時,由于之前暫時延長到2023年7月31日的債務上限即將到期,而且目前尚未達成新的協議,美國政府也需要盡快發行更多的短期債券來應對可能出現的違約風險。
- 應對經濟衰退和通脹壓力。盡管美國經濟在疫情后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復蘇,但仍然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和挑戰。比如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供應鏈受到干擾、消費者信心不足、企業投資疲軟等等。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和就業創造,美國政府需要通過發行更多的國債來提供更多的財政支出。同時,由于大規模的貨幣和財政刺激導致了貨幣供應過剩和需求過熱,美國通脹率已經達到了13年來的最高水平。為了抑制通脹預期和保護債券投資者的利益,美國政府需要通過提高國債的票面利率來吸引更多的買家。
## 其他國家和機構是否愿意接盤?
在中國減持美債、美國增發美債的情況下,其他國家和機構是否愿意接盤呢?答案是:有些愿意,有些不愿意,有些觀望。
- 有些愿意。比如日本、英國、瑞士等國家,他們都是美國的傳統盟友和貿易伙伴,對美元資產有較強的需求和信心。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23年5月底,日本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為1.28萬億美元,較4月份增加了12億美元,連續第四個月上升。日本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海外債權國。英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為1.09萬億美元,較4月份增加了44億美元,連續第三個月上升。英國已經超過中國成為美國第二大的海外債權國。瑞士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為3040億美元,較4月份增加了3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瑞士已經成為美國第六大的海外債權國。
- 有些不愿意。比如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等國家,他們都是美國的對手和敵人,對美元資產有較弱的需求和信心。由于受到美國的制裁和打壓,他們都在積極尋求擺脫對美元的依賴,轉向其他貨幣和資產。根據俄羅斯央行公布的數據,截至2023年3月底,俄羅斯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僅為4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90%。俄羅斯已經將其外匯儲備中的美元比重從2018年底的45.8%降低到2023年一季度的22.2%。伊朗和委內瑞拉也都在減少對美元的使用,并尋求與其他國家進行本幣結算或使用數字貨幣等方式來規避制裁。
- 有些觀望。比如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他們都是美國的友好合作伙伴,但也有自己的利益和立場。他們對美元資產既有需求也有擔憂,因此會根據市場情況和自身需要來調整對美債的持有量。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23年5月底,歐盟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為1.01萬億美元,較4月份減少了10億美元。歐盟已經從2019年12月以來一直排名第四的海外債權地區位置保持不變。加拿大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為440億美元,較4月份增加了10億美元。加拿大已經從2020年11月以來一直排名第十五的海外債權國位置保持不變。澳大利亞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為400億美元,較4月份減少了10億美元。澳大利亞已經從2020年12月以來一直排名第十六的海外債權國位置保持不變。
除了國家之外,還有一些國際機構和私人投資者也會參與到美債市場中。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金融機構,他們都會根據自身的資金需求和管理目標來購買或出售美債。比如對沖基金、保險公司、養老基金、銀行等私人投資者,他們都會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收益預期來調整對美債的配置。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23年5月底,其他國際機構和私人投資者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為7.28萬億美元,較4月份增加了140億美元。
## 美債市場的前景如何?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美債市場目前面臨著一些挑戰和不確定性,但也有一些支撐和機會。在中國減持美債、美國增發美債的情況下,美債市場的前景如何呢?這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
- 美國經濟和財政政策的走向。美國經濟是否能夠實現穩定和持續的復蘇,以及美國政府是否能夠有效地控制財政赤字和債務水平,是影響美債市場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美國經濟表現強勁,財政赤字和債務水平得到改善,那么美債市場將會受到積極的影響,美債的需求和信譽將會提高。如果美國經濟表現疲弱,財政赤字和債務水平惡化,那么美債市場將會受到消極的影響,美債的需求和信譽將會下降。
-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和信號。美聯儲是否能夠有效地應對通脹壓力和經濟波動,以及美聯儲是否能夠及時地傳遞清晰和可靠的貨幣政策信號,是影響美債市場的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如果美聯儲能夠適時地調整貨幣政策工具,維持適度的貨幣供應和利率水平,那么美債市場將會受到穩定的影響,美債的價格和收益率將會保持相對平穩。如果美聯儲不能夠及時地調整貨幣政策工具,導致貨幣供應過剩或過緊,利率水平過高或過低,那么美債市場將會受到動蕩的影響,美債的價格和收益率將會出現大幅波動。
- 全球政治和經濟形勢的變化。全球政治和經濟形勢是否能夠保持相對穩定和協調,以及全球各主要國家和地區之間是否能夠維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是影響美債市場的又一個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