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央行1月來首次凈拋售—海外央行是什么
5月2日,CME美聯儲觀察表明美聯儲在5月份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97.1%,美聯儲將在5月4日公布最新利率決議,隨后主席鮑威爾將在線下接受記者現場提問,市場認定屆時美聯儲將如期宣布加息50基點以抵制不斷飆升的通脹,同時,料將開啟縮表進程(從美債市場中每月拋售近千億資產),我們注意到,這是其20年以來首次大規模加息,也是其有史以來最快的政策轉變之一。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美國炙熱的通脹預期(連續6個月通脹高于6%),變得更加鷹派的美聯儲不再為美債買單(預期12個月內將撤出萬億美債規模),激進的利率上升預期,美債實際收益率為負值后使得投資者在購買美債時按月通脹計算會虧損以及全球努力去美元化等因素,減弱了美債相對于替代品的吸引力,提振所有期限的美債債券收益率,使得包括全球央行在內的投資者持續拋售美債,進而推動美債價格繼續下跌。
債券價格與收益率成反比關系,收益率上漲代表美債被市場拋售引發價格下跌,拋售潮洶涌,包括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在內的華爾街大行開始全線做空美債,最新的數據正在反饋這個變化。
5月2日,10年期通脹保值債券TIPS盈虧平衡通脹率創下自2004年10月該指標有記錄以來的新高至3.015%,而自4月以來已經累計上漲11.86個基點,這迫使美聯儲仍需要變得更鷹派。10年期基準國債收益率漲至2.93%(觸及三年高位,且遠超2.83%的阻力位),而自3月1日以來,已經累計大幅上漲112.5個基點,另外,2年期美債收益率自4月份以來也共上漲38.01個基點,錄得2009年1月以來最大月度漲幅(具體數據細節請參考下圖)。
這意味著自3月以來,美債拋售潮仍在繼續,這也使得美債基石級別的全球央行投資者很有可能會在接下去的兩個月內大幅削減20%左右的美債倉位,如果隨著俄烏沖突持續對美國通脹風險增加壓力,也存在清零美債可能,因為,美債的低收益可能會限制其對避險事件的應對能力,也可能會將黃金、石油等戰略資源視為一種可行的對沖高通脹和風險的選擇。
據彭博社5月2日跟蹤到的數據,自4月20日以來,總額高達80億的10年期美債期貨大宗交易訂單被持續做空和拋售(具體細節請參考下圖)。但事情到此并沒有結束。
我們注意到,美債的最大海外持有者日本仍在繼續從美債市場中撤退。就在幾天前(4月28日),日本財務省也宣布在過去的九周中有8周在凈賣出美國債券(約90億美元),數據還顯示,在過去的13周中,日本更是凈拋售了總額達到600億美元的美債,因日元對美元貶值至20年來的低點推高匯率對沖成本(日元自去年9月至今下跌16%,且跌勢仍未停止),降低了對日本央行對美債的吸引力。
不僅于此,歐洲央行轉向鷹派也推高了美債的對沖成本,迫使歐洲基石級別的機構遠離美債市場。與此同時,大量的新一批美債供應也削弱了市場對美債的避險需求,比如,正如下圖數據所示,4月28日,美國財政部拍賣的490億美元的5年期國債就出現滯銷,得標利率和投標倍數均很糟糕。
事實上,外國央行對美債的避險需求將會出現大幅下跌的這個分析在美國財政部4月份最新公布的數據上已經有了反饋。
據美國財政部在4月16日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美債官方持倉報告會有兩個月的延遲,今年2月,雖然私人投資者繼續買入美債以避險,但全球央行級別的美債主要買家卻凈拋售了總額高達160億美元的長期美債。
這需要注意的是,因美國官方美債持倉報告目前只公布到今年2月份,但隨著俄烏沖突持續以來,2月底時,十年期美債收益率為1.98%,但截至4月30日已經大幅升至2.9%左右,所以,我們料將會在接下去美財政部公布的3月和4月美債官方持債報告中會看到包括日本在內的全球央行會有更多的拋售,而日本財務省幾天前公布的數據就是最新證明。
其中,自去年12月以來,作為全球第二大海外美債持有者的中國連續三個月分別減持了53億、86億和122億美債,而從更長遠的時間范圍來看,截止今年2月的12個月內,持倉從1.1042萬億降至1.0548萬億,共計凈減持了494億美元的美債(具體數據細節請參考下圖)。
因為,隨著一輪又一輪的美國新債券供應量不斷出現,連續11個月超過5%的高通脹,已經使得美債貶值,實際收益率更是處在負值,導致吸引力下降,雖然,美聯儲已經開啟更快的加息進程,但仍無法使得2年期和10年期美債實際收益率轉化成為正值。
對此,世界黃金協會在4月27日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為我們做了最好的解釋稱,美元作為限制他國金融和商品交易結算的工具料將會使全球海外美債買家的購債動力降低,而此時黃金的避風港作用將在危機時期發揮戰略性價值。
世上最大實心金磚重達220公斤
該機構表示全球黃金需求在最近二個月再次開始飆升(具體數據細節請參考下圖),2022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34%至1234噸,創下自2018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高季度需求,更比5年平均水平高出19%,報告中還顯示,21%的全球央行將在2022年會繼續購買黃金,仍將作為國際儲備的關鍵組成部分,而2019年時該比例僅為9%。
與此同時,美國人也正在囤積黃金以對抗高通脹和美元購買力下降,據美國鑄幣局在4月28日數據,2022年開始至4月15日,該機構的金幣銷售量為107.36萬盎司,僅用四個多月的時間就達到2021全年銷量的90%,更遠超2020年的84.5萬盎司,另據IMI國際委員在4月25日公布的數據,截至4月10日的24個月內,以波蘭,匈牙利等為代表的22個位于歐洲東部的央行購買了英鎊危機以來最大數量的黃金。
美國人囤積購買金幣的部分數據細節
我們團隊還注意到,不僅歐美市場的黃金需要在增加,中國市場的黃金需求自2021年以來也非常火爆,據世界黃金協會和中國海關發布的最新數據統計,2022年1至2月,中國共進口180噸黃金,而2021年和2020年的全年進口量分別高達818噸和601噸,這也意味著從2020年初至2月,僅從官方渠道公布的數據就共有1599噸黃金運抵中國(進口黃金具體數據細節請參考下圖)。
數據還顯示,中國市場的需求是3月份全球黃金ETF的主要推動力(全球凈流入187.3噸),一季度中國金飾需求總量更是達到177.5噸,盡管中國黃金市場受到疫情短暫影響,但一季度的需求仍維持在其十年平均水平附近。
而BWC中文網團隊也在不同的場合強調,在重大金融市場和地區性沖突危機中,朋友們都需要有保持冷靜的頭腦和理智的心,黃金料將再次恢復支持貨幣、數字貨幣或特別提款權的錨定功能,作為建立與美元共同存在的另一個世界金融貨幣系統的基礎,這也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