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授權民營運營商名單_工信部授權的15大運營商
國家新型數據中心,“新”在哪里?新型數據中心作為數字經濟的“信息底座”,與傳統數據中心相比,新型數據中心具有“高技術、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的“四高”典型特征,更能有效支撐經濟社會數字轉型。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數據資源存儲、計算和應用需求大幅提升,傳統數據中心正加速向新型數據中心演進。
近日,工信部公示2022年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典型案例名單,33個新型數據中心入選,運營商共有19個。其中,中國移動有10個,占比超過一半,是絕對的主力軍,中國電信有5個,中國聯通有4個。
中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正在推動數據中心產業開啟它全新的階段。近年來,我國數據中心產業保持 30% 左右的快速增長態勢,大量企業和資本涌入,數據中心新建和擴建熱火朝天,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不斷涌現,機架規模逐年攀升。而運營商的數據中心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數字樞紐,在數字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也將不可替代。
中國移動積極落實國家“東數西算”工程部署,算力網絡布局持續優化,算網基礎設施保持領先。優化“4+N+31+X”集約化梯次布局,對外可用IDC機架達到46.7萬架,凈增6萬架;加強云網邊協同發展,推進多樣性算力資源能力規模快速提升,推動完善算網高速智聯,累計投產云服務器超71萬臺,凈增超23萬臺,算力規模達到8.0EFLOPS,凈增2.8EFLOPS。推進算力網絡體系化發展,推動算力網絡標準進入第一陣營,在國內外標準組織中牽頭97個立項,牽頭成立全球首個算力網絡開源社區;部署全國性算力網絡試驗網,發揮融通帶動作用,聯合30余家合作伙伴,圍繞十大技術方向,對30余個場景開展驗證,深入探索東數西算、超算智算、社會算力并網等典型場景,共建算力網絡領域科學裝置。
中國電信持續優化“2+4+31+X+O”算力布局,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區域中心節點,打造天翼云4.0自研多AZ能力,“一城一池”覆蓋超過240個城市,邊緣算力節點超過800個,為用戶提供高效集約、超低時延分布式云服務,2022年,新增天翼云算力1.7EFLOPS,算力總規模達3.8 EFLOPS,同比增長81%;建設覆蓋全國的“全網-區域-邊-端”四級AI算力,打造集約AI能力中臺,實現AI算力、算法、數據的統一調度,匯集5,000余個算法和上百個場景化解決方案。目前擁有700 多個數據中心和3,000多個邊緣DC, IDC機架達到51.3萬架,機架利用率超過70%。
中國聯通在算力精品網建設方面,持續完善“5+4+31+X”多級架構,逐步加強骨干網時延領先及多云聯接優勢,全年算力投資達到124億元。資源供給能力更加充沛,在170個城市實現“一市一池”,MEC節點超過400個;算力布局更加完善,IDC機架規模達到36.3萬架,千架數據中心覆蓋23個省;多云協同行業領先,骨干傳輸時延行業最低,內外部云池連接達到336個。
數據中心作為數據產生、匯聚、融合、傳輸的重要場所,是承載算力的物理實體,是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催化劑,是數字產業快速發展的動力引擎,是我國新基建的核心組成部分。隨著人類社會信息化、智能化的高速發展,數據中心已成為重要的算力基礎設施,現在及未來都將是新一代信息建設和數字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