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區是幾環;北京市石景山區是幾環內
縱觀北京的歷史,北京的區位是不斷外擴的。
從明清時期的紫禁城到四九城,從建國后的城六區到六環,最終發展到今天的大北京。北京的區位不斷的在擴大,北京各區的區位優勢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先來說說四九城,也就是東城西城崇文宣武,也就是現在的東西城,二環里,是北京最最核心的區位,也是國家名副其實的政治中心。但是正是這個政治中心,限制了四九城的區域地位。東西城承接的更多的是首都功能,首都功能重要的是政治和國際交往,無法對接產業,導致二環內失去了經濟優勢。雖然東西城仍然是房價的天花板,但是隨著新城的崛起以及老破小逐漸喪失金融屬性,東西城的區位優勢正在越來越弱化。
朝陽和海淀是北京的時尚中心和教育中心。朝陽區如其名,充滿了朝氣和活力,海淀是全國教育的領頭羊。這兩個區位也是北京目前的核心區位。朝陽的建設更加現代化,居住屬性更強,海淀的中小學教育和高等教育受到所有人的青睞。今年北京的前兩次供地,海淀一騎絕塵,樹村的學府壹號院開盤即售罄。二次土拍的北沙灘也是北京土地供給的王炸。馬上進行的第三次土地供應,朝陽接棒海淀帶來新的王炸,太陽宮地塊成為各大開發商爭奪的熱點。
朝陽海淀可開發的土地已經不多,資源和人口將會繼續外溢。豐臺和石景山是城六區中最后的兩個區,分別承接了東西朝海的人口外溢。石景山面積小,沒有產業布局,無法吸引過多勞動人口。豐臺可供給土地多,且豐臺直接與東西朝海相連。麗澤商務區的建成以及南城推進的實施,豐臺將接過朝陽和海淀的接力棒,成為新的區位中心。
六環內的昌平、順義、大興、通州、房山也在大量吸引城六區外溢的產業,尤其是亦莊開發區和未來科學城,將大量高新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囊入其中。近十年,大興、昌平和順義是北京人口增長最快的區域。
對于區位優勢,短期看政策,中期看產業,長期看規劃。
政策方面(短期):目前海淀絕對是區位優勢的天花板。海淀的區位優勢就是他的學校資源。海淀除了有清華北大,更有大量的優質中小學。所有家長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即便海淀的基建差,海淀的交通亂,購房者依然對海淀青眼相加。但是,海淀的學區得益的是政策紅利,政策和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學區房有誕生之日,就有消亡之時,沒有任何事物是可以永遠存在下去的。學區房目前已經成為過街老鼠,教育的改革也是勢在必行,海淀的學區優勢相信在10年之內將終結。
產業方面(中期):產業即人口,有了產業就有了人口,有了人口就有了區位紅利。目前北京產業集中在朝陽和海淀,現在逐漸外溢至豐臺、昌平、大興。豐臺、昌平和大興將是十年后產業紅利的收割者。尤其是昌平,目前已經收割了海淀十幾所高等院校,隨著未來科學城的建成,昌平南部地區將會同時享有政策和產業紅利。
規劃方面(長期):北京早期是先建設再規劃,老房子拆不了,新房子沒地兒建,導致新舊交替,無法有序規劃。對于新城,北京采取先規劃后建設的思路,典型的區域有大興、通州,這些區域規劃完善,道路寬闊,配套齊全,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地區將會吃盡長期的規劃紅利,但是這個時間可能需要二十年或者以上。
對于購房者,短期考慮海淀,中期考慮昌平,遠期考慮通州和大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