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臺風多嗎—十月份臺風多嗎
9月5日,中國氣象局召開9月新聞發布會。南方+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9號臺風(蘇拉)、11號臺風(海葵)分別于9月2日、9月3日先后登陸我國,預計9月后期還可能有1個臺風登陸或明顯影響我國。臺風活動路徑復雜,以西行和西北行為主,主要影響我國東南和華南沿海地區,對我國沿海造成風雨影響。
“最近臺風比較活躍,大家可能感覺今年臺風怎么這么多。其實據我們統計,截至5日上午8時,今年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海域共有12個臺風生成,生成個數比歷史要偏少2個,其中有4個臺風登陸我國,比歷史同期偏少1個。”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章建成表示。
章建成提到,雖然今年生成和登陸的臺風個數偏少,但它的特點非常明顯。一是強度偏強,二是路徑復雜,三是影響范圍廣,四是致災風險高。
“當前在東南沿海還有11號臺風‘海葵’,它在9月3日,今天早晨5時20分和6時45分前后又分別登陸福建和廣東,我們預計‘海葵’及其減弱后的殘留將橫穿廣東和廣西,在上述地區持續到4日,而8日前后才減弱向上,也將給福建、廣東、廣西帶來暴雨和大暴雨。”章建成介紹,9月仍是臺風的活躍季節,預計未來10天還將有臺風生成和發展,因此在秋季還是要高度關注臺風的防御工作。
國家氣候中心:今年夏天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高
雖然受臺風“杜蘇芮”殘余環流北上影響,7月底至8月初,京津冀魯豫晉出現暴雨到大暴雨,但從2023年夏季的維度來看,我國氣候總體呈“雨少溫高”的特點的。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在5日中國氣象局召開的9月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夏季,全國平均降水量320.2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3.5%,主要多雨區在我國東北和華北地區,中東部降水總體呈“北多南少”分布。
今年夏季,全國共有220個國家氣象站日降水量達到極端事件監測標準,其中江蘇灌云、廣東英德等43個站日降水量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全國平均氣溫22.0℃,較常年同期偏高0.8℃,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高,僅低于2022年同期。
賈小龍提到,今年夏季高溫日數多、極端性強,全國共352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極端事件監測標準,其中69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
9月要留意!華南地區需防范暴雨大風、高溫熱浪
在5日中國氣象局召開的9月新聞發布會上,根據9月氣候趨勢預測,賈小龍提示了幾個需要留意的要點。
據介紹,9月仍是暴雨和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多發月份,東北地區北部、華南東部、華東地區東南部、西南地區西部、新疆大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上述地區需要注意防范強降水、強對流及次生災害。
賈小龍表示,還要防范華東、華南等地高溫的不利影響。華東南部、華南東部、新疆等地高溫(≥35℃)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出現階段性高溫熱浪風險較高。“建議做好防暑降溫、電力調度、戶外施工安全保障等應對措施,防范高溫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繼續做好能源保供準備工作。”
此外,華南和東南沿海要注意防范熱帶氣旋的不利影響。賈小龍說,預計9月后期,還可能有1個熱帶氣旋登陸或明顯影響我國華南或東南沿海,需要關注臺風帶來的暴雨、大風、風暴潮可能造成的危害,警惕風暴潮疊加天文潮對沿海港口、海堤及相關設施造成的影響,做好防臺各項應對措施。
南方+記者 劉長欣
【作者】 劉長欣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